【灵璧记忆】闲话 耩子“耩地”
闲话 耩子“耩地”
文 / 晏金宝
耩子,一种农业生产用具,主要功能是播种,在淮北地区俗称“耩地”。
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蔚赵过所发明的,其使用方法和作用就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成书于北魏年间的《齐民要术》记载:“锄得五遍,已上下不烦耩。”
由此推断,耩子是极其古老传统的农具。
在没有普及机械化播种以前。黄淮地区播种都是点播、撒播和耩播(耩地)。点播,费时费力。撒播,容易造成浪费和苗距不均的弱点,另外还有它的局限性。耩播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耩播是优选。
据说,以前耩子全是木制。后来发展至耩铧为铁制。记的小时候,我和二伯两家的农活不分彼此、共同劳作。还“合资”拥有一个耩子,高至成人臀部,三条腿,主体部分为铁制,买于集市。从上往下依次是:摇把、连接杆、耩耧、定板、耧门、引线、耩播、耩腿、耩铧等组成。
另加耩杆(类似辕木)一双,属于自制。耩杆为圆木制作,碗口粗细,长约两米。每杆后头各钻两孔,可与主体分合。使用时,合起固定;播种结束,拆卸分离,便于收藏。
耩子摇把被抚摸的光滑透亮。耩耧接近方形,底小上口大,可容五六公斤种子。耩耧下方有一小口,俗称“耧门”。上方有可以活动的定板,耧门的大小,由定板上下移动来调整,从而来决定播种量。
从耩耧里经过耧门有一细线引出来系于连接杆上,称为“引线”,在引线上系一个废旧的螺丝帽或核桃仁大小的石头,俗称“耩播儿”,垂于耧门下方五公分处,这两物件虽不起眼,千万不能小瞧,它可是耩子秘密机关所在。引线随着耩子均匀摇晃把种子鱼贯雁行地“请”出来。耩播儿也跟着而左右摆动,有节奏地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把种子均匀分入三条腿中。耩腿中空,是种子的通道,下面耩铧入地,耩铧裹着耩腿,后下方有小口。耩铧底部较尖,呈弧形伸向前方,入地约七八公分。耩耧播下来的种子顺着耩腿经过耩铧开道源源不断地入土孕育。
“耩地”在农业生产中,属于精细活,讲究技术,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的“老把式”来操作,俗称“掌耧”又称“摇耧”。二伯就是个“掌耧”高手,不仅我们两家“耩地”非他莫属,还不乏邀请之人。
“耩地”之前,“掌耧”人首先根据要求移动定板调整耧门。俗称“定耧”。再者,还要视天气情况,因种子在晴天和阴天的流速不一样,这都是“掌耧”人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掌耧的人要稳,掌握好力度,保证耩沟不深不浅,又要有节奏地摇晃耩子使种子均匀落下去。还要时刻观察种子的流速及通道是否畅通,因种子里有杂质难免会堵塞通道。
拉耩子要三至五人,居中驾辕的人,俗称“领耩”,要稳重、年富力强男子,不仅步履匀称,还要尽量保证耩垄的笔直和垄距均匀。两边帮拉偏绳子的人员不限,妇人、年少者均可,要主动配合“领耩”人,默契度越好,就越省时省力。后来,条件好的家庭则用牛拉耩子,老牛最佳。一般不用骡、马等烈性牲口。
我少年、青年时代拉耩子是常事,从开始的拉偏绳到后来的“领耩”。拉耩子不仅磨炼了自己的意志,也从中深深感受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缕一丝,恒念物力维艰”的真谛。
每年农种结束,耩子则被洗刷干干净净,束之高阁。我想,这是农民对耩子“功高不赏”的一种敬畏之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今,传承了千年播种文明的耩子在广袤的原野上消失了。而我的脑海里仍会时常浮现耩子——播种希望的生动画面。
低调做人,原名晏金宝,字居正,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喜欢在文字中寻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