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采桑葚
采桑葚
文/谦卑
谈到摘桑葚,咱先说说桑树的历史及产地。
桑树属桑科桑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矮的1-3米不均,富含乳浆,树枝褐色,叶呈卵形,叶端尖,边缘有粗锯齿。叶面光滑、叶背脉上有疏毛。雌雄异株,五月开花,果成熟期6-7月份。果有白色、黑色、红色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寒耐湿力极强。大部分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各地。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各种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材料,桑葚可供食用、酿酒、入药、保健品等。如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桑葚,不仅能食用,而且还传承着很多历史典故。传说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徐州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急匆匆躲进一个阴暗的山洞里,才避免了项羽的追杀。虽躲过了这一劫,但回营后,头疼头晕的毛病常犯以致头痛欲裂,天旋地转。随即腰酸腿软,连大便也不能排出,痛苦不堪。好在附近的黄桑峪有桑林密布,所结桑葚盖压枝头。为渡难关,刘邦只好渴饮清泉,饥食桑葚。没出几日,以上疼痛的毛病不知不觉的痊愈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后来刘邦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仍念念不忘桑葚的救命之恩。所以说,桑及桑葚,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文化内涵,历史悠久,流传至今。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思绪随着雨声,把我拉回了童年时期,追溯到七十年代初期,那时我12岁,家里姐妹五人,经济条件不好,一天三顿饭能吃饱就不错了,吃零食就更是一种奢望。当时,生活所迫,家里养了一头母猪,一只母羊。星期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割草喂猪喂羊,也是我们寻找零食的好机会。比如:摘桑葚、拔毛根草、偷摘瓜桃梨枣,甚至几个小伙伴在一起扒人家的红薯烧着吃......真是无忧无虑,快乐无比。
摘桑葚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比我小两岁的妹妹和往常一样,一人背一个篮子,手拿镰刀,高兴的朝着庄外西北方向的“磨坊”走去。“磨坊”前是一条南北的水渠,泉水常流不断,渠道两旁长满了绿茵茵的青草。到了地方,我和妹妹各自拿出镰刀,很快就割满了各自的篮子。到水渠边洗好手,看天还早,我心生一念:不如趁天色还早去摘桑葚!于是我开口问妹妹:“你想不想吃桑葚?”妹妹用舌头舔舔嘴唇直点头,高兴的手舞足蹈,屁颠屁颠的跟在我的身后。来到“磨坊”后面一看,哇!我们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
站在小河边,微风拂面,野花飘香,柳枝飘逸,翠绿的桑叶下挂满了沉甸甸的桑葚,青的、红的、淡黄和紫黑色的,五彩缤纷,直教人垂涎欲滴。我和妹妹扑向桑树林,一颗颗成熟的桑葚,就像晶莹饱满的玛瑙。我们一边吃,一边摘下装进各自的衣袋里。那种一咬酸里透着甜的味道,滋润着牙齿,流进了肚子,真叫一个爽!
很快眼前能摘的都摘了,换个地方再摘,相互对视,看着满手满嘴都是紫黑色的,都哈哈大笑起来!妹妹指着河旁的一个桑枝说:“姐姐,你看,下面那一枝有很多黑色的!”立马就要下去摘,我急忙拉住她,说:“你在上面等着,下面水深危险,我去摘!”妹妹很听话的在上面等着。我屏住气,顺势抓住一个桑条,小心翼翼的滑下去,踮着脚尖,抓住那硕果累累的桑枝,还没来得及品尝,只听“咔嚓”一声!桑枝和我坠落水中,我吓得抓着桑枝拼命喊“救命”!妹妹吓坏了,在河边使劲的哭。好在水不深,我被水流冲了几米远,幸亏桑枝挂在了河道窄的地方才停下来,我顺势站了起来,爬上了岸。我吓得面目全非,就像落汤鸡一样。妹妹看我平安无事,还把她手里摘的桑葚朝我嘴里填,我吃着桑葚,定了定神,还得意的说:“没事,有惊无险,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回到家里,天色已经暗淡,我蹑手蹑脚地打开大门正想进去,正巧被迎面走来的母亲撞到。她惊讶的问我:“怎么搞的?掉水里了?”我正想着怎样编谎言骗过母亲,可多嘴的妹妹却道出了实情。母亲又气又恨地摸起了门后的扫把就要打我,好在父亲及时拦住了母亲的扫把:“看她已经这样了,你还下得了手?”母亲说:“叫你好好割草,带好妹妹,你却去摘桑葚,看你今天多危险,万一要有三长两短怎么办?......”母亲责备之余,把我拉进屋里,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随后给熬了一大碗姜汤喝了,蒙头一睡,第二天醒来什么事也没有了。我和妹妹,迎着朝阳,迈着矫健的步伐,又踏进了学校的大门。
光阴荏苒,谁也阻止不了岁月的脚步,转瞬间,半个世纪已过,过往的点点滴滴,恰如逝水,俱往矣,不可追。但童年的快乐时光,仍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本文作者董锡琼,笔名谦卑,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新晋写手。酷爱文学、诗词,空闲之余写点民俗风情,曾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