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正面与背面

催眠实质
催眠理解为一种平静而恍惚的意识状态,是一种人为的介于觉醒与睡眠之间的心理状态,催眠者的暗示诱导使被催眠意识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使潜意识中的大量信息被重新组合,提取并与催眠者的意识发生连通产生的反应。
催眠原理
是利用人类思考的两个不同层面:意识和潜意识。
人本身平时在清醒状态下,意识是占主导地位,催眠原理就是让人的意识专注于某一件事情,这个时候潜意识就不会被意识压制住,于是潜意识被激发,进入一种潜意识和意识都同时开放的状态,这个时候就可以跟潜意识做沟通,催眠就是越过意识直接跟潜意识沟通。
从科学角度来看,催眠原理是透过一套有效引导与暗示的方法,引领被催眠者放松,使其脑波频率来到α波(每秒8-12Hz)或θ波(每秒4-7Hz)的范围。平常当我们心情平和轻松,或是刚睡醒时,所处的正是α波状态;当我们处于较浅的睡眠状态,或是静坐、禅定、进入气功状态时,我们的脑波便是处于θ波。因此,人处在催眠中,自然会感到一种清醒的放松。同理,透过催眠放松引导,也是可使人的脑波处于θ波。研究人员发现催眠的确能够引发幻视、幻听等认知扭曲,通过研究其背后的脑神经机制,将催眠用于心理疾病和临床疼痛的治疗,或许能更好地造福于人。
催眠不同于睡眠。研究指出,催眠是处于睡眠和清醒之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是与其他形式的意识交替的一种状态。催眠在许多方面都和睡眠的状态不同,譬如脑部血管血流的变化,基础新陈代谢以及快速眼动(REM,睡眠的两个重要阶段之一)。被催眠的人,并不是睡着了。有趣的是,由于被试者在催眠过程中可以自如地与催眠师交流、并对周围环境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催眠状态可能与自然清醒状态更为相似。
日常生活中也有“被催眠”的状态。催眠也可以简单地被理解为身体保持放松、而精神进入高度集中的一种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也经常会进入到这种类似于催眠的情境中去。当我们感到无聊或无法全心投入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再比如说,当我们遭受了身体或者心理上的创伤,我们也常常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缓解伤痛。这完全是由自我保护机制而引发的自然现象。不管是哪种方式,我们都可以短暂地从周遭环境中脱离出来,转移思维,放松精神,来改变所处的状况。催眠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放大了的这种自然的能力。
被催眠=绝对服从?我们在清醒的时候意识会不停地工作,帮助我们认识自身和周围的环境。其实在睡觉、做梦甚至被催眠的时候,我们也是完全具有意识的,但后者所处的意识状态和清醒时的状态不尽相同。与我们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催眠不同,虽然人在被催眠的时候更容易接受外界给予的暗示,但其实并不会因为被催眠而失去对自身行为的掌控能力。也就是说催眠并不能让人做完全不符合其主观意愿的事。像《催眠·裁决》里,催眠评审团,通过诱导其回忆起难过的事情,在此倾向下做出符合他们内心逻辑的判断,是可以做到的。但通过话术就能够远程催眠绑匪,使其以为自己溺水这样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则是难以实现的。
催眠的魔力何在?催眠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治疗方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答案是:选择性注意。催眠并不能在生理层面上让我们感受不到痛苦,但在被催眠的状态下我们能够在各种暗示下不去注意到疼痛感,这实际上是一种主动的心理暗示。在正规、合法的临床催眠治疗中,医生能够通过让患者自愿进入意识分离状态来给予积极的暗示帮助患者康复。也就是说,催眠是通过让人主动地进入意识分离的状态,在那个状态下完成治疗的,因此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包括精神焦虑、慢性疼痛等。一般来说,只要不过度依赖催眠,反复地进入意识分离的状态,对人的精神健康是没有损害的。
催眠与潜意识密不可分。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思想过程有着清晰的意识。我们有意识地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做出决定,有意识地处理身边的各种事情。然而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因素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内容,更大程度上是我们的潜意识。潜意识是隐藏在意识之下的巨大的信息储备,它帮助我们把一些想法推送到意识的层面上去。当我们凭空出现一些想法,那是因为潜意识下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思想过程。同时,潜意识也是我们记忆的储备库。在催眠的过程中,催眠师的暗示会越过我们的意识,从而直接与我们的潜意识进行交流。当由意识带来的外在信息被屏蔽之后,这些暗示会触发我们最原本最真实的想法和感情。
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吗?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的。催眠的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接受催眠的那个人本身的特质。因为催眠治疗中,归根结底客户要接受催眠师的暗示那些人格特质中,比较容易被人、或者被自己暗示的人,比较容易被催眠。催眠,通过对客户受暗示性的利用,把客户引入到不同程度的催眠性“恍惚”状态。浅层催眠(light trance)能控制个体的肌肉活动;中层催眠(medium trance) 可以影响个体的感官和知觉;深层催眠(deep trance) 则可以进一步控制个体的思想和意识。催眠的程度越深,对个体的影响越强。由于不同的人接受暗示的程度不同,催眠在个体之间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有关资料表明,能进入浅层催眠的人约有95%,中层催眠的人约有75%,只有30% ~ 45%的人能够被深层催眠。另外,催眠的发生与人们的意愿密不可分。不愿意接受催眠的人是无法被催眠的,而愿意接受催眠的人也将更容易的进入催眠状态。专注程度和智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易被催眠的人特征,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想象力丰富;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一般来说,个体在上述几方面的倾向越强,越容易被催眠。
催眠的分类
  • 从发展阶段关系来看,可分为权威式、标准式和互动式催眠;

  • 从对象来看,可分为个别、集体和自我催眠;

  • 从形式来看,可分为言语和非言语催眠(如音乐、抚摸、药物等)、直接和间接催眠等。

关于催眠的科学研究
早前,已有科学家发现,进入催眠状态的大脑或许存在独特的活跃模式 。2011年,在 PLoS ONE 期刊上登载的一份眼动追踪研究,进一步昭示了催眠状态存在的可能性  。与清醒的控制组相比,进入催眠状态的被试显示出独特的眼动轨迹和瞳孔反应  。在这种被称为恍惚凝视 的情况下,被试的眼动模式表现为眨眼频率下降、瞳孔缩小,以及在实验任务中明显缩短的眼动距离。有趣的是,清醒状态的控制组被试无法模仿这一模式。虽然我们无法确切得知催眠的具体感受,但可以肯定被催眠者处在一种独特的意识状态中。
左侧为没有催眠状态下的被试,右侧为被试在催眠状态下的恍惚凝视。
近两年,陆续还有实验显示,在催眠状态下的被试或许可以对时间、色彩、视觉、痛觉等方面的感知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脑成像利用脑电图 (EEG) 、功能性磁共振 (MRI) 、断层扫描 (PET) 等方法,对催眠状态下的大脑活动取得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肯定 。
具体地说,较之清醒的控制组,被试对时间的感知会明显缩短,也就是说,对于被催眠者,主观时间流逝感觉更快;同样的客观时间片段,对于清醒者而言更长 。这或许意味着在催眠的状态下,“山中只一日,世上已千年”并非不可能。在《盗梦空间》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设定,即越深的梦境中时间主观流失得越慢,这也就意味着主角一行人达成任务的时间越有限。
2013年Koivisto等人进行的个案研究表明,在快速连续视觉呈现任务中,催眠暗示能够改变某些被试所见到的目标图案颜色 (例如,“所有三角形都是蓝色的”) ;这一改变伴随着脑电波中显著提升的贝塔波振荡;当实验人员要求被试在清醒时模仿这一行为时,脑电波没有出现相应的高频振荡。此外,被试并不记得暗示的内容,这或许可以排除被试刻意按照实验人员暗示来反应的可能性 。类似的研究还包括视觉改变。在一项研究) 中,催眠状态下的被试被告知面前的屏幕被一块木板所覆盖。当然,他们仍然能够清晰地看见屏幕 。同时,他们被要求完成一项视觉畸变任务 。
被试接受催眠后完成视觉认知任务。
在这项任务中,被试需要累加正方形图案出现的次数 (占所有图像出现次数的10%) ,并在任务结束时报告这个数字。与清醒状态下的表现相比,被试在催眠状态下的正确率减少了20%。同时,脑电图显示,P3b信号,也就是当看见占少数比例图像出现时的大脑活动指标减弱时,被试正确率下降;减弱幅度最大的人群计算正确率的下降的幅度也最大。有趣的是,初级视觉处理的脑区活动并没有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催眠下的暗示确实改变了人们的高级认知处理。值得一提的是,Schmidt等人的实验再次肯定了Kallio团队的发现,即在催眠状态下,眨眼频率显著减少。催眠是一种极有可能存在的意识状态。催眠对于痛觉知觉的影响,是同类研究中时间较长、临床影响较大的一个主题  。
痛觉与催眠暗示。早在2004年,Derbyshire团队就发现,催眠能够在没有相应外在刺激的情况下促发痛觉。这个实验中,功能性磁共振用于呈现被试大脑中的痛觉矩阵,即与痛觉相关的各个脑区组成的神经网络。结果发现,在催眠暗示下,痛觉矩阵的活跃程度比当被试想象某种疼痛时更强烈。反过来,催眠暗示也能够减轻痛觉感知,其生理机制是通过激活大脑前扣带回 (ACC) 和右侧纹状体外皮层活动来实现。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已经在临床上有所应用,包括减轻幻肢疼痛 (Mack et al., 2013) 、慢性癌痛 (Sohl et al., 2010) 以及手术过程中缓解疼痛等。
催眠的正反面
相对于认知科学方面的研究,催眠在心理学和医学的临床应用上有着更长的历史,涵盖了早期的催眠疗法,到现代行为认知疗法,以及以上所提到的临床疼痛纾缓。催眠作用下,人们对外在暗示更敏感,也更容易接受,由此为积极的行为和认知改变提供了基础。2005年Bryant等人进行了一项对照试验,将患有急性压力症候的被试者分为三组,一组进行行为认知疗法,一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催眠干预,另一组则只参加支持性心理咨询。结果显示,结合催眠的一组在干预后六个月内,更少地重历病发时的症状,也恢复得更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相当多文献描述了催眠在犯罪现场 (记忆) 重建、法庭证词等方面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这一做法的可靠性正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质疑。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人群对于催眠的敏感性不同,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接受催眠。对于催眠抱有较强认可度和积极态度的人群更容易接受催眠。通常,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哈佛催眠敏感性群组量表来寻找和确定对催眠较为敏感的人群。这样的人群对催眠有较为正面的态度和吸收能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催眠更加敏感的人群也具有某些独特的脑区活动,譬如左额外侧和前扣带回结构的强连接 。
易受催眠影响(右)和不易受催眠影响(左)被试的大脑活动在基线(A)和催眠(B)时的区别。
综上,催眠是一种有较大概率确实存在的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受到催眠的人呈现出独特的大脑活动和感官认知体验,某些脑区较清醒状态下更为活跃,而部分大脑活动则受到抑制。临床验证表示,催眠对于病人的疼痛管理有较为可靠的效果。也许有一天,催眠能够作为一种常规干预手段舒缓人们的身心疾患。
一个真人实验纪录片,只要条件合适,你会作恶,会伤人,甚至会在72分钟内,变成杀人犯。演员们会一步一步地,按照原定节奏走,让克里斯在72分钟内杀人。因为被催眠的前提,就是只接受一种信息。原来我们离杀人犯,只有一步之遥,它的恐怖之处不在于血淋淋的场面,不在于阴风阵阵、危机四伏的环境,也不在于恶人的凶残,和孩子的哭喊,女人的尖叫。而在于它把一个人轻易被操控的事实,推到你面前。

你以为自己很聪明?
不。只要别人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你洗脑,你一定会干出大蠢事。而且是主动为之。

你以为自己善良,友好,只愿世界和平?
不。只要条件合适,你会作恶,会伤人,甚至会在72分钟内,变成杀人犯。
不信?
好,我们来看这个实验。
被试验的人,名叫克里斯金斯顿
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他之外,其余人都是演员。
演员们会一步一步地,按照原定节奏走,让克里斯在72分钟内杀人。
克里斯是一个29岁的单身汉。
科技男。
身居要职,是一家印刷与设计公司的联合总监。
对生活很满意。
注意他的角色——
他不蠢。科技极客,说明智商高;
他不穷。说明他不是因为匮乏而被操控;
他对生活很满意,这就说明,他没有反社会人格。
实验开始前
汤姆找到克里斯,说自己手上有一个大项目。

项目名叫“都市社会幸福”,自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如此一来,两人就相识了。
汤姆正式邀请克里斯来参加慈善晚会,并暗示,这对于他非常重要。
慈善晚会,就是实验进行的现场。
第一步:拿走克里斯的手机


实验一开始,克里斯的手机就被人借故拿走了。
为什么要拿走手机?
因为被催眠的前提,就是只接受一种信息。
你呆在那个场景中,无法求助,无法得到新的信息。于是,洗脑就很容易完成。
如此一来,克里斯获取信息的渠道,便只剩下眼前的派对了。
他便更专注。
更专注,就更容易被催眠。
第二步:让克里斯感到低人一等


因为自觉低人一等,自己融入不了这个场景,他就会讨好,更加想顺从他人的意志。尤其是集体中的权威人士的意志。
第三步:强调他人的权威,和对克里斯的重要性

当集体中的某个人,他人都对他俯首称臣,你也会生出敬意。
生出敬意,就很容易丧失自我,隐藏自己的判断,听从他的声音。
后来,克里斯就自然而然地,为托尼拎包、端香槟、递食物。
而这些,都不是克里斯的工作。
第四步:让克里斯服从第一种荒谬的指令

当时,演员们设置了一个场景:时间紧急,汤姆急需帮助。
克里斯容不得多思考。
当汤姆急轰轰地让他把“素食”的标志性旗子,插在香肠卷上。
他轻易就服从命令。
哪怕他明知香肠卷不是素食。
他觉得,既然是帮忙,那就听别人的吧。
可是,他帮了别人一个不合理的小忙,就一定会帮别人一个不合理的大忙。
第五步:设置危险,让克里斯陷入慌乱之中,又一次屈从他人意志

接下来,克里斯被设置着,知道了托尼喜欢坐在楼顶的栏杆外抽烟。
被设置着,知道了托尼的演讲内容。
然后,托尼突然心脏病发作,死了。
这时候,克里斯极度慌乱。
汤姆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此时,汤姆让他打开箱子,把“尸体”放进去。
这么不明智的事情,克里斯依然做了。
做了,离事件升级,就不远了。

第六步:让克里斯假扮他人

至此,克里斯已经非常焦虑了。
他完全在朝着他人设置的方向走。
他在拍卖会上,用巨资拍下一口箱子。
甚至假扮托尼,在台上演讲。
演讲之后,又将“尸体”移至他处。
克里斯越来越恐惧,意志越来越不由自主。
第七步:杀人

伯尼的妻子此时出现。
她说,伯尼有一种昏睡病,一旦发作,看上去和死了一样。
这时,克里斯如获大赦,他把情况告诉了“慈善会”的其他成员。
大家一起去找托尼的尸体。
没找到。
此时,楼顶传来托尼的骂声。
他说:“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们,我录了音,我要让你们坐牢......”
情绪激动的他,像几十分钟前看到的一样,拿了一根烟,坐在楼顶栏杆上抽。
这时,慈善会的人开始商量:现在,我们要么去坐牢,一分钱都拿不到,要么把托尼推下去。

谁去推托尼?
大家选中了克里斯。
克里斯会将托尼推下楼去么?
这个实验,一共有4个对象。
3个实验对象,都下了杀手。
只有克里斯没有杀人。
实验终结。
所有人都惊悚不已。
原来我们离杀人犯,只有一步之遥。
看完后,可能每个人都会本能地反思:
如果是我,我会被洗脑吗?在集体意志和权威意志下,我自己的意志会被偷走吗?我会将一个无辜的人推下高楼吗?
你可能无法回答。
但我告诉你,很多人都会。
如果不信,我们再来看一个小测验。
请看下图中的abc三根线条,你认为,哪一根最长?
如果你是独自一人,一定会说b。
可是,心理学家用实验告诉我们,当房间里有9人都说c最长,你一定也会说c。
当房间里其他人都说a,你也会说a。
哪怕你内心不认可,也会服从当时的群体。
这就是我们对集体的盲从。
同理,当群体中所有人都在做奇怪的动作,说奇怪的话,做出违背道德与法理的事情,只要他们给你的是强暗示,你也不会阻止,甚至会跟从。
部分资料来源
blog.sina.com.cn/s/blog_49d235cf01000736.html
baike.baidu.com/item/%E5%82%AC%E7%9C%A0/13441?fr=aladdin
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e3617676282c276b0d084021&lemmaId=13441&fromLemmaModule=pcBottom
Barrett, D. (2006). Hypnosis in film and television.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49(1), 13-30.
Braid, J. (2008).The Discovery of Hypnosis: The Complete Writings of James Braid, the Father of Hypnotherapy. UKCHH Ltd.
Bryant, R. A., Moulds, M. L., Guthrie, R. M., & Nixon, R. D. (2005). The additive benefit of hypnosis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n treating acute stress disorder.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73(2), 334.
Derbyshire S. W., Whalley M. G., Stenger V. A., Oakley D. A. (2004).Cerebral activation during hypnotically induced and imagined pain.Neuroimage23392–401 10.1016/j.neuroimage.2004.04.033
Dienes, Z., & Hutton, S. (2013). Understanding hypnosis metacognitively: rTMS applied to left DLPFC increases hypnotic suggestibility.Cortex,49(2), 386-392.
Dywan, J., & Bowers, K. (1983). The use of hypnosis to enhance recall.Science,222, 184-186.
Facco E., Pasquali S., Zanette G., Casiglia E. (2013).Hypnosis as sole anaesthesia for skin tumour removal in a patient with 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Anaesthesia68961–965 10.1111/anae.12251
Faymonville M. E., Laureys S., Degueldre C., DelFiore G., Luxen A., Franck G., et al. (2000).Neural mechanisms of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hypnosis.Anesthesiology921257–1267 10.1097/00000542-200005000-00013
Fingelkurts, A. A., Fingelkurts, A. A., Kallio, S., & Revonsuo, A. (2007). Hypnosis induces a changed composition of brain oscillations in EEG: A case study.Contemporary Hypnosis,24(1), 3-18.
Jamieson, G. A., & Sheehan, P. W. (2002).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ed attentional abilities an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Contemporary Hypnosis,19(2), 62-74.
Jensen, M. P., & Patterson, D. R. (2014). Hypnotic approaches for chronic pain management: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American Psychologist,69(2), 167.
Kallio, S., Hy02n01, J., Revonsuo, A., Sikka, P., & Nummenmaa, L. (2011). The existence of a hypnotic state revealed by eye movements.PLoS One,6(10), e26374.
Koivisto, M., Kirjanen, S., Revonsuo, A., & Kallio, S. (2013). A preconscious neural mechanism of hypnotically altered colors: a double case study.PloS one,8(8), e70900.
Lanfranco, R. C., Canales-Johnson, A., & Huepe, D. (2014). Hypnoanalgesia and the study of pain experience: from Cajal to modern neuroscience.Frontiers in psychology,5.
Mack P., Yam A. K., Chin A. Y. (2013).Hypnotherapy: a forgotten modality in managing chronic post-traumatic upper limb pain.Ann. Acad. Med. Singapore42361–362
Mazzoni, G., & Lynn, S. J. (2007). Using hypnosis in eyewitness memory: Past and current issues.
Montgomery, G. H., Bovbjerg, D. H., Schnur, J. B., David, D., Goldfarb, A., Weltz, C. R., ... & Silverstein, J. H. (2007).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a brief hypnosis intervention to control side effects in breast surgery patients.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99(17), 1304-1312.
Noreika, V., Falter, C. M., Arstila, V., Wearden, J. H., & Kallio, S. (2012). Perception of short time scale intervals in a hypnotic virtuos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60(3), 318-337.
Rosén, G., Willoch, F., Bartenstein, P., Berner, N., & R64 sj64 a, S. (2001). Neur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phantom limb pain experience and the use of hypnosis in its clinical management: an intensive examination of two pati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49(1), 38-55.
Schacter, D. L., Gilbert, D. T., & Wegner, D. M. (2009).Introducing psychology. Macmillan.
Arnaudo, A. (2000). Hypnosis: Are you really getting sleepy? 2000 Third Web Report.
Barabasz, A. F. , Olness, K., Boland, R., & Kahn, S. (2010). Medical Hypnosis Primer: Clinical and Research Evidence. New York, NY 10016.
Harris, T. (year unknown). How Hypnosis Works. Internet source.
James, U. (2010). Clinical Hypnosis Textbook. Oxford. United Kingdom.
Kouguell, M. (year unknown). Brookside Center for Counseling and Hypnotherapy: Possible Dangers and Complications.
Li, J. W. (2010). The Nature and Definition of Hypnosis.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Humanistic & Social Medicine Edition), 31(9).
Riley, K. (year unknown). Who can be hypnotized? Internet source.
Ye, B. (1998). Can Hypnosis be used as a universal cure?Internet sourc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