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先生谈老戏《辛安驿》
《辛安驿》原系梆子传统戏,我十一、二岁学梆子时即开始演出,可说是我走上艺坛最早的演出剧目之一,唱做方面曾得我太老师十三旦侯俊山先生亲自指点教导。然而那时只自赵美蓉、罗雁主仆“落店”开始,到洞房识破罗雁女扮男装止。周凤英头场即带红胡子持刀上,故事始末不清。
老十三旦 侯俊山
但此戏情节颇具风趣,自成一格,不落窠臼,而且表演动人,后来我改演京剧时,就把它从梆子移植改编,并就原本增添首尾:前面增加赵景龙庐山入伙,赵氏全家遭陷,赵美蓉主仆脱难,神赐罗雁金钟罩法宝和周凤英母女辛安驿开店等场;后面补充周凤英、赵美蓉等同上庐山聚义,周凤英二次洞房与赵景龙成婚等大团圆情节。此改编本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三日在上海大新舞台首次演出。我自饰周凤英,马富禄饰李氏,金仲仁饰赵景龙,高秋颦饰赵美蓉,王芸芳饰罗雁。演出效果颇佳,此后数十年,一直如此上演,未作更动。
【京剧】辛安驿 音乐: 荀慧生 - 京剧大师 荀慧生老唱片全集
解放后,重新整理演出本,发觉此戏主题思想不甚明朗,周凤英母女性格模糊,使人爱憎难明。罗雁得金钟罩一节又富于神话色彩,与全剧格调不相统一。从全剧情节看来,识破罗雁乔装一场的“洞房”已是高潮,此后接连再演同上庐山,二次洞房,实属蛇足,因而有意加工整理。惟限于时间,为能及时完成。一九六一年七月,南下巡回演出,在上海看到弟子李玉茹的演出本,重又引动改编意念,乃于巡回演出途中抽暇构思。到南京时,复得江苏省京剧院冯玉琤同志协助,参考上海京剧院改本,动手加工整理,并就地给江苏省京剧院青年排演。
戴绮霞《辛安驿》剧照
回京之后,又经重新改编。此次改编尽量保存原本菁华,压缩开头赵氏遇害等情节,全部用暗场处理,只用一场简单交待故事缘由。删去洞房以后同上庐山、二次洞房等场,吸取其中情节融合于“洞房”一场中,当场结束,使重点集中,高潮更加推进一步。改编中给戏赋予忠奸斗争的因素,借以突出主题,使其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周凤英母女开设的不再为黑店。
明确交待出她们也是被奸臣陷害的官家眷属,因母女各有武艺,乃借开店锄强扶弱,为民诛奸,如此母女二人便真正成为正面人物,形象可爱,从而为周凤英与赵景龙结亲奠定基础。此外,还把丫鬟罗雁改成小妹雁蓉,姐妹避难寻兄。
戏中唱做等也重新设计:周凤英头场的“思春”,由于考虑到她是年已长成、而未出闺阁的少女,所以表演中以向往鼓乐喧天、花轿迎娶等来描摹未婚少女闺思心情,而不沿用一般戏中习见的少妇的思春手法。“杀店”、“洞房”等场也适当增加舞蹈身段,以烘托气氛。尤其“洞房”一场,周凤英与赵雁蓉彼此心情矛盾,感情交流,全用身段动作来表示。从剧本上看,似乎情节简单,但场上表演起来却十分复杂,戏剧性很强,充分发挥哑剧效果。结尾为周凤英增加一段“西皮二六”,唱腔上也突破原有的程式。
剧本于一九六一年十月改编完成,曾经先后给天津河北省梆子剧院跃进剧团、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辽宁省下属几个市的剧团、辽宁省戏校和荀剧团的青年演员排演。值得提到的是河北省梆子剧院跃进剧团改用梆子形式排练,使得这出戏最初从梆子中来,半个世纪以后又重归梆子队伍,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剧本于一九六一年十月改编完成,曾经先后给天津河北省梆子剧院跃进剧团、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辽宁省下属几个市的剧团、辽宁省戏校和荀剧团的青年演员排演。值得提到的是河北省梆子剧院跃进剧团改用梆子形式排练,使得这出戏最初从梆子中来,半个世纪以后又重归梆子队伍,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荀慧生演出剧本选集》文章转自戏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