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性罕见病—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

一、疾病概述

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lysosomal acid lipase dificiency)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它是由位于10q23. 31染色体上的溶酶体酸性脂肪酶基因(lysosomal acid lipase gene,LIPA,MIM613497)突变造成所编码的溶酶体酸性脂肪酶(lysosomal acid lipase,LAL)缺乏或丧失,细胞内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水解障碍,进而在各组织细胞内积聚,引起肝脏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

LIPA基因定位于l0q23. 2—23.3,由36 kb核苷酸序列、10个外显子组成,至今已发现50余种突变类型。LIPA基因缺失、插入和无义突变都会导致LAL活性缺失或非常低下,而常见的局限于第10外显子的错义和缺失突变引起LAL蛋白羧基端小缺失,LAL尚存部分活性。根据酶缺乏程度和临床表现不同,溶酶体酸性脂肪酸酶缺乏症分为两种临床表型:Wolman病(Wolman disease)和胆固醇酯贮积病( cholesteryl ester storage disease,CESD)。Wolman痫由于LAL严重或完全缺乏,常在婴幼儿期起病,进展迅速,为重型,由Wolman等1956年首次报道[1]。该发病率约1:100 000活产婴,以犹太人多见,目前文献报道仅见30余例,其中,国内共4例[2-5]。CESD由于残存部分LAL活性,故起病较晚,进展缓慢,症状较轻,表现多样,其发生率约1:40 000,仅见20余例文献报道,国内尚无相关报道。

二、临床特征

Wolman病常在出生后2个月内起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脂肪泻、喂养困难,生长迟缓、腹胀、进行性肝脾肿大,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多在3~6个月因营养不良、肝衰竭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死亡。胎儿期Wolman病可有肾上腺坏死、胎儿腹水等表现。黄瘤样改变发生于肝脏、肾上腺、脾脏、淋巴结、骨髓、小肠、肺及胸腺,皮肤、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可见轻型改变。骨髓活检可见泡沫样细胞。双侧肾上腺点状钙化为其特征性改变。

CESD多儿童期起病,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包括:吸收不良(呕吐、腹泻、脂肪泻、腹胀)、肝脏疾病(肝功能异常、黄疸、脂肪变、纤维化、肝硬化和食管静脉曲张并发症,肝衰竭)、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贪血、血小板减少)、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脑卒中)。轻者可不影响寿命,其预后主要取决于疾病严重性。

三、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如婴儿期起病,有呕吐、脂肪泻、喂养困难,生长迟缓、腹胀、肝脾肿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表现应警惕Wolman病。实验室检查显示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肝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血脂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骨髓活检或肝活检可见泡沫样细胞。腹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肾上腺坏死或钙化。对于临床上肝大、肝功能异常、血脂异常的患者应警惕CESD。两者诊断主要依靠LIPA基因测序及外周血白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或滤纸片LAL酶活性检测[6]

四、鉴别诊断

1.尼曼匹克病A/B型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病,由于溶酶体鞘磷脂酶基因突变导致鞘磷脂贮积。患儿表现为腹部膨隆、肝脾大,A型患者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计数减少、肝功能异常及高血脂。骨髓涂片可见泡沫样细胞,高碘酸一希夫(PAS)染色呈弱阳性。酶学检测示酸性鞘磷脂酶活性减低,SMPDl为其致病基因[7]

2.戈谢病( (Gauchcr disease, GD)

是由于酸性8一葡萄糖苷酶基因突变导致溶酶体葡萄糖脑苷脂贮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分非神经病变型(I型)、神经病变型(Ⅱ和Ⅲ型)、围产期致死性和心血管型。患儿袁现为肝脾大、全血细胞计数减少和凝血障碍、骨痛或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涂片可见戈谢细胞,PAs染色强阳性,酶学检测示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明显降低,通常不存在肾上腺皮质钙化和血脂水平异常[8]。GBA突变为其致病基因。

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familial hyrxrcht}lesterllIemia.FH)

是儿童期常见的高脂血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儿表现为皮肤及跟腱黄色瘤、早发心血管疾病等。实验室检查示血胆固醇升高,无肝脾大表现,LDLR、APOB和PCSK9基因突变可以解释60%~80%的病例[9]

五、治疗

目前的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酶缺乏的病因学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酶替代和基因治疗)。

Wolman病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低脂或无脂配方奶喂养、胃肠外营养、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替代等。早期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防止肝功能衰竭和死亡[10]。2000年,美国首次报道l例Wolman病患儿骨髓移植成功案例[11]。2007年,以色列学者报道1例Wolman病患儿经脐带血成功移植[12]。有报道个别患儿生存年龄可至11岁[11].但移植成功率不高。CESD病可通过服用他汀类、考来烯胺、低脂饮食以降低胆固醇水平。2015年12月,FDA批准Kanuma( sebelipase alfa)为首个治疗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的药物[13]。基因治疗尚在研究之中。

六、典型病例

患儿,男,生后16天,因“呕吐、腹泻、腹胀、体重不增10天”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就诊,怀疑肠梗阻收住新生儿科,拟行剖腹探查手术。患儿为第4胎第2产足月出生,出生体重3.5 kg,出生时未见异常。出生后1周出现呕吐、腹胀,大便为黄色稀烂便,体重小增。家族史:其兄长曾有类似病史,表现为腹胀、呕吐、肠梗阻、肝脾大,出生后2个月死亡。父母汉族人,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母亲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各1次。

体检:体重3.1 kg,皮肤轻度黄染,皮下脂肪少,心肺无异常,腹胀,肝右肋下4 cm,质中,脾左肋下3 cm,质中,肠鸣音存在,四肢活动自如,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8.5×109/L,血红蛋白122 g/L,血小板计数239×109/L,外周血白细胞形态正常。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检查提示脂肪球(+++)。丙氨酸转氨酶21 U/L,总胆红素118.1 t,-mol/L,直接胆红素18.3 Vmol/L,胆固醇3.03 mmol/L(3.4~5.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 45 mmol/L(O. 88~1. 8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2 mmol/L(2. 7~3.1),三酰甘油1.44 mmol/L(0. 23~1. 70),载脂蛋白A1 0.39 g/L(O. 96~1. 61),载脂蛋白B O.62 g/L(O. 39~1. 05),载脂蛋白E95 mg/L(27~53)。血气分析pH 7.41,HC03  16.0 mmol/L,BE -6.8 mmol/L,血浆电解质、血糖、乳酸正常。凝血酶原时间14.7 s(10. 4~14.O),凝血酶时间17.6s(9.0~14.0),部分凝血酶原时间36.45s(23.0~38.0),纤维蛋白原1.14 g/L(2.0~4.0)。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5.79 pmol/L(2. 2—10.2)、血清皮质醇632 nmol/L(173—770)。血浆酰基肉碱谱分析、尿GC/MS有机酸分析均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术前腹部X线平片检查提示肾上腺钙化影及肠功能紊乱(见图中①)。腹部CT扫描证实双侧肾上腺肿大、皮质钙化,外观基本正常(见图中②、③);肝脏肿大,密度普遍减低,提示肝脏脂肪浸润(见图中④);增强扫描提示部分肠管积液增多,肠壁增厚(见图中⑤)。

手术及预后情况:入院第2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患儿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质地硬,表面可见黄色沉积物(见图中⑥).肠管充血肿胀、僵硬(见图中⑦),腹膜后触及硬性包块。术中取肝、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因怀疑为遗传代谢性疾病,未做特殊手术治疗,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仍呕吐、腹胀,肝脾进行性肿大,黄疸消退,术后10 d患儿父母要求自动出院,放弃治疗,于生后1个月余死亡。

病理检查:组织活检镜下示肝细胞肿大,胞质内含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脂质窄泡,胞质呈泡沫样变,肝窦内见多量吞噬脂质的组织细胞义称泡沫细胞浸润(见图中⑧、⑨);淋巴结活检镜下示淋巴结皮质区淋巴滤泡广泛增生,淋巴窦及副皮质区见多量泡沫样细胞散在或灶性分布(见图中⑩),镜下改变符合先天性脂质代谢性疾病所致的内脏器官黄色瘤性改变。

酶学分析:术后第2天取外周血进行溶酶体贮积病相关酶学分析。患儿白细胞溶酶体酸性酯酶3.5 nmol(mg.h)[35. 5~105.8 nmol/(mg.h)],提示溶酶体酸性酯酶缺乏。患儿父、母亲白细胞溶酶体酸性酯酶活性分别为80.3和50.9 nmol/(mg.h)。

基因突变分析:患儿LIPA基因第4外显子上c.318 ins T插入突变的纯合子,在第4外显子编码区内第106位密码子产生一新的移码突变,c.318 ins T,p.Phel06fsX4。其父母均为该突变的杂合子。

(0)

相关推荐

  •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 遗传性疾病:单基因遗传疾病

    单基因遗传疾病 概述 单基因遗传病 ·       常染色体显性 ·       常染色体隐性 ·       X连锁显性 ·       X连锁隐性 ·       Y连锁 ·       Y连锁 ...

  • Alexion连获2张优先审评券,开发孤儿药也很赚啊!

    Alexion公司12月8日宣布FDA批准其酶替代疗法Kanuma(sebelipasealfa),用于治疗溶酶体酸性脂肪酶(LAL)缺乏,欧盟在今年9月份也批准了该药.溶酶体酸性脂肪酶(LAL)缺乏 ...

  • 可治性罕见病—重症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

    一.疾病概述 重症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severe congenital neutropenia,SCN),是由瑞典儿科医师Kostmann于1956年首次报道,又名Kostmann综合征.SCN是一 ...

  • 可治性罕见病—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一.疾病概述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系X染色体鸟氨酌  量甲酰基转移酶(ornithine carbamoy ...

  • 可治性罕见病—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

    一.疾病概述 全羧化酶合成酶( 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 deficiency,HLCS)缺乏症是导致多种羧化酶缺乏(MCD)的病因之一.日本曾报道HLCS缺乏症的发病率约1 ...

  • 可治性罕见病—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

    一.疾病概述 炎症性肠病(l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为遗传易感宿主对共生或致病微生物免疫反应失调所致,表现为消化道慢性炎症,可见于任何年龄'1].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

  • 可治性罕见病—儿童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一.疾病概述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消化道蛋白丢失性疾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小肠淋巴管阻塞扩张,使富含蛋白质.淋巴细胞.脂肪的淋 ...

  • 可治性罕见病—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

    一.疾病概述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 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FOP),或称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 Myositis ossificans p ...

  • 可治性罕见病—石骨症

    一.疾病概述 石骨症叉称大理石骨.原发性脆性骨硬化.硬化性增生性骨病和粉笔样骨.是一种少见的骨发育障碍性疾病.本病特征性表现为破骨细胞不能发挥骨吸收及骨重塑作用,引起广泛的骨质硬化,重者髓腔封闭,造成 ...

  • 可治性罕见病—高 IgE综合征

    一.疾病概述 高IgE综合征(hyper IgE syndrome,HIES)又称Job综合征,由Davis等于1966年首次报道[1].HIES是一组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 ...

  • 可治性罕见病—原发性红斑肢痛症

    一.疾病概述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primary erythromelalgia,PEM)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可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发病率分别为1.11100 000[1],其中多见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