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的钱转进孩子微信 不会使用健康码……银发族VS数字鸿沟,我们能做什么
街头卖菜的老人
□策划融媒体编辑中心杜一格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宁田甜文图
在郑州街头,你是否留意过寒风中摆地摊、沿街叫卖蔬菜、粽子和烤红薯的老人?
他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收款 ,能出示的二维码一般都是子女的。你买他们的菜时,是扫码还是直接给现金?扫码付过去的钱,老人真的就能为自己所用吗?
老人不会使用二维码,但卖菜却不得不主要靠二维码收款。
其实,在手机智能化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拿着一部手机即可走天下。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因为手机不智能或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也许要吃很多“闭门羹”。
目前,社会各方能提供给老年人的人性化服务有哪些?老年人与社会之间的“数字鸿沟”如何化解?
走访丨卖菜的钱都给了子女?
11月11日上午10时许,在郑州市金达路和银通路交叉口西北角。“粽子,热粽子。”一位老阿姨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
问起如何付款,“哎呀,扫码的多,付现金的少。我不会用手机收钱,收钱的二维码是和儿子的手机连着的。不过,孩子不要我的钱,都给我了。”阿姨笑着说。
再往西的定点地摊处。一位70岁、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摊上,南瓜、菠菜、丝瓜瓤……各种蔬菜虽然数量不多,但也丰富。
“丝瓜瓤咋卖?”
“大的3块,小的按1块给你。”老太太忙回答。这位居民买了3个丝瓜瓤。
“这钱是扫到我手机上了,不过我也不会弄。儿子会把它倒到他手机上,然后再取现金给我。”老太太说。
老人用二维码收款,如何辨别对方真的已付款?采访中,卖菜等做小生意的老人们告诉记者,因为付款码和子女的手机相连,顾客付款时他们一般会要求对方出示一下付款页面。不过,也发生过出示假付款页面骗人的手法。
还有老人曾遭遇挣了辛苦钱,儿女却不给他们的情况。
“我就遇到过老人挣的钱转到孩子那去了,老人要时,小心翼翼的。”郑州一市民说。
在此,有市民呼吁大家,出门时带上些零钱,遇到卖菜、卖东西的老人,尽量付现金。这样,也能让老人的劳动成果有更直观的体现。
延伸丨智能手机时代,老人总遇尴尬吃“闭门羹”?
不会使用 健康码 、不会使用自助挂号机、不知道怎样扫码点餐……数字化快速融入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传统生活方式带来冲击,尤其是不少老年人正面临跨越“数字鸿沟”的难题。
60岁的郑州市民申女士有智能手机,但不怎么会用。前不久,外孙生病,她和老伴准备陪女儿带外孙去医院看病,结果一想到医院要扫健康码,就制止了老伴,“你别去了,你去了不会扫码也进不去”。
老伴没去,而她的健康登记还是女儿帮忙手写的。
今年夏天,老两口准备去开封散心游玩,结果到汽车站时,要求必须扫健康码进站,但老两口手机没流量,也不会操作,被卡在了站外。
和申女士一样,其实有很多老年人遭遇办事难。
今年4月初,郑州很多老年人遇到老年卡年审的尴尬。很多老人需要找人帮忙在手机上操作才行。
调查丨公共场所提供给老人的方便服务情况咋样?
郑州公交因为便宜方便,成为很多老年人的出行首选交通工具。
记者了解到,虽然郑州公交现在基本上以手机扫码、银联支付、刷卡为主要支付方式,但依然保留着人工投币的传统方式,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一些没有老年卡或不会使用手机扫码的乘客。
郑州地铁也是,虽然有自助网上购票机,但仍设有人工服务窗口,老年乘客可经人工窗口买票进站。
大河报记者搜索河南博物院查询如何参观,网页上提示现在实行实名制网上预约。而参观时还需出示预约二维码和身份证。而爱心服务方面,只针对医务和防疫工作者开辟有绿色通道,并没有针对老人的绿色通道。11月12日,记者致电河南博物院,值班人员称,该院规定是70岁以上老人,可在大门口东侧人工窗口换票进入。
新开馆的郑州美术馆新馆,16天吸引了3万多观众。疫情期间,因人流限制,需线上预约方式入馆。现场预约可凭身份证取票入场,每个身份证可携带一名同伴。市民杜先生上周末带着80多岁的外婆到新馆参观,凭身份证现场登记后,通过特殊人群通道入馆参观。
声音丨别让老人被“卡”在智能设备之外
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金水区中心敬老院院长高红云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近二十年。谈及智能时代对老人的影响,她深有感触。但这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他们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已被社会所淘汰,会觉得很无用无价值,“看个病可能也要子女陪伴才行”。
针对这种现象,高红云建议,社会还需要多一些对老年人的关照,比如可以多设一些社区服务中心和老年大学等,开办一些智能手机课堂,引导义工和志愿者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子女也应该多一些耐心,教会父母找到使用智能手机的乐趣,找到存在感,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建议社会还是要走得慢一点,等一等老人。不要一刀切地关闭人工窗口等,尤其一些公共场合,建议多为老年群体考虑一下。”高红云说。
如何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是一个新考题。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有专家表示,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需要加强数字化能力提升的培训;与此同时,在需要进行扫码、挂号和智能支付的场景,加大对老年人引导和协助的力度;以及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帮助有需求的老人。
据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46.3%的中老年人从未用过手机支付功能,36.4%的中老年人偶尔用,只有17.4%的中老年人经常用此功能。
一些专家更多地聚焦于家庭“数字反哺”,通过家庭内的信息共享和代际互动,让老人融入数字化生活。
7年前,刚退休的吴桂兰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并想借此丰富业余生活,可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使用起来较为吃力。于是,孙子便成为了她“智能生活的启蒙老师”。
一些子女往往由于工作等原因,缺乏“反哺”老人的时间和精力。那么,社会上的培训班也是一种补充手段。10月23日,郑州的甲院社区老年大学再次开班,教老年人如何在网上抢鸡蛋、买五花肉等。讲课老师说:“让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数字生活的红利,他们也要乘风破浪。”南京一老年大学推出智能手机培训课程,教授老年人扫码付款、网上挂号、使用健康码以及防范诈骗等。据相关媒体报道,该课程甚至出现了一“座”难求的情况。该老年大学校长叶庆桃表示,“科技发展不该忽略老年人”。
而对于那些完全不能使用电子产品的老人,也应该为他们保留电话服务、人工服务等老人们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的渠道。公共服务要做好,不仅需要技术和效率,更需要用心和用情,要善于沟通交流,考虑到公众的特殊需求。保留实体咨询、现场指引、人工服务等项目,不仅可以维护老年人的权益,也是公共服务更加全面、更加精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