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忆 | 难忘的小山路
作者简介:檀艾筠,男,54岁,五台县台城镇东龙泉村人。
难忘的小山路
文/檀艾筠
我的故乡位据五台县城东北方向的一个小山村----东龙泉村,小时候居住在一进村中央山坡的东侧高地平房里,与村里的水平线住户落差较大,村里便称呼我们仅有的一排四户人家为“山上家”。
记得上小学时,我每日里要从家向西侧沿着山坡下山到山脚下的小学校去念书,为防我们跌倒,在前期我总是母亲及姐姐护送下上学的,后来自己就能独自爬山了,虽然几十步的小山路,但不知不觉中,我便如当时背诵“九九表”一般如履平地了,不过须熟练地绕过那几个尖尖的,怪石嶙峋般的小石坎,有时还总觉得脚下怪怪的那么一点不尽舒服的感觉,但在久别故乡后偶尔走一回儿时走过的小山路,或闭目回想一下,却觉得倍感亲切,忽而又生再想重温的愿望。
难忘的是,上了初中,要去邻村南面的古城中学里就读,又开始走村中央的山坡,也是我们唯一的路线,自然的山路,村里人上山到“大脑山”后耕作必经之路,虽没有经过修理,因为是土山的缘故吧,但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一条山路,也和西边上小学的那路相似,坡长了但稍微平缓了一些,虽不崎岖但总有几个尖尖的镶嵌在土石里露在外面的石芽,脚下也仍是那难受的感觉。我学会与姐姐弟弟两人一前一后抬水上山的时候,则又感觉那一根木棍穿着一只盛满水的铁皮水桶,一路压在肩上的压力感,以及当我位于后面抬水位置时感觉那水桶向下倾斜的危机感,也总那样难忘-------虽然我们也会在中途半山腰的一块小平地上放下来歇歇,也曾因抬水不平衡的缘故溢水洒湿了衣襟、鞋子,但心里盘算着还有几十步即可抬回家的希望,我们一路挺了过来。后来我能独立担水了,用了扁担挑两只桶去抬水,起初是小桶,后来使用父亲用的大桶---自然少跑了回趟数,感觉那就是我们的义务。我用水桶挑水上山下山十几年吧,期间兼挑别的,如父亲买回烧火用的煤等,改用箩筐等工具挑,虽然吃力也挺过来了,也许气力也一年比一年增长了吧,却也锻炼了我的体质,增长了我的毅力,每走一步仿佛都是那脚下的石头给了我反作用的毅力,遇到哪块石头用多大的劲自然也就如大人们所说的品住了。山坡上高居也就习以为常,甚至以此为乐了。正应了那句古言,住惯的山坡不嫌陡。因此每当亲朋好友来家拜访总要感叹一番,住在山上太不方便了,特别是我家在原址拆旧翻新第二次盖房的时候,从山下往山上调料,石子,沙子、砖瓦、木料、水等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我们却如往常一样,觉得接受这种挑战是理所应当的了。
而今挑水上山的梦一直有的,想回去重新体验走一回的念头也是有的。
去年金秋回老家给姑姑过“三年满”,再次踏上故乡旧居的小山路,仍旧原来的山,原来的石,但道路硬化了,平整了许多,新时代公路村村通户户通,石坡山上也开辟了一米多宽的水泥路,村里人修整时肯定也进行了艰巨的凿山劳动吧,两边种的松柏也如亭亭玉立的哨兵排成了行,夹道欢迎回乡的人儿似的,房前屋后村亲们所种桃李杏榆柏正茁壮,微风过处,轻轻点头,似向我招手致意,好像说,“久别了,亲人”,半山坡的老邻居的后代更是别出心裁开辟了山坡蔬菜试验田,青菜绿油油的可鉴可赏,山上居住也别有一番味道,现在居然露天凿出一片平地来,筑石围成田,种菜种花,平添了几多的风光,我忍不住驻足逗留审视一番,倍感欣慰之际,忽的,高音喇叭传来吆喝声,“未取体检单的老人们---出来取单了”,政策暖人心,医疗扶贫见真功,真好。山下老梧桐仍在倔强斜挺着,好在有人工用巨石支撑着半腰根,更加苍茫,与山上可爱的松柏映衬着,显得那么和谐。(2019年己亥仲春)
文/檀艾筠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原创投稿,其他公众号如需转载,
请联系小编加白名单,严禁洗稿盗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