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和辛弃疾暮年白首相见,为北伐空欢喜一场,留下遗憾各自离世

在南宋文坛,有两颗绝对的巨星,分别领袖着诗坛和词坛,而且他们都有着一颗共同的爱国心,这就是陆游和辛弃疾。然而,天意弄人,两个本应肝胆相照的人却只在英雄暮年相交,还留下了些许污点。

陆游比辛弃疾年长15岁,他第一次注意到辛弃疾是在1162年。那一年,22岁的辛弃疾于敌营中生擒叛将张安国,冲过烽火战场策马南归,其少年英雄形象深深印在了陆游的脑海。

孝宗即位后,37岁的陆游开始意气风发地协助张浚策划北伐,他大胆地向朝廷提议:应该纠正重南轻北的偏向,尤其要重用流亡江南的北方英贤,以使朝廷更有向心力,使部队更具战斗力。

可惜的是,陆游的真知灼见并未被采纳,而随着北伐的失败他本人也被罢免下放。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就像此起彼落的参商二星,只是互相关注着对方,惺惺相惜。

谁能料到,命运将他们连接在一起的却是韩侂胄虎头蛇尾的北伐闹剧。韩侂胄虽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他提出的北伐主张还是吸引了不少爱国志士,也包括陆游和辛弃疾。

其实,陆游的此次出山遭到了不多人非议,包括他的好友杨万里。当时,杨万里隐居江西,陆游生活在浙江,他们已有六年多没有音信往来,杨万里特意寄信给他进行责备:“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大意是说,你重新出山仔细考虑过没有,切不可因攀龙附凤、贪图富贵,做出些不切实际的事来,北伐比不得写诗,事关千家万户的性命与利益,不可不慎。我们都已是白发老人,你怎么还能做出这样轻率的事来?

这一年,陆游已经78岁,辛弃疾63岁。辛弃疾尚能亲赴前线贡献最后的余热,而陆游却只能留在后方摇旗呐喊。临行前,陆游赶写了一首长诗为辛弃疾送行,盛赞他才高过人,将他比做管仲萧何一样的人才,相信他一定可以成就伟大功业。

没过多久,由于与韩侂胄急于进兵的思路不相吻合,辛弃疾最终被撤换。那时辛弃疾的情绪降到了冰点,这是他最后一次实现收复失地的机会,可是一切都已付诸东流。

陆游和辛弃疾就这样在他们的晚年为北伐空欢喜了一场,清流士子痛恨韩侂胄轻率误国,由此也讥讽陆游和辛弃疾,但他们哪里懂得陆游和辛弃疾的赤子之心?即使希望渺茫,也要奋力一搏。

1207年秋,在留下了临终绝笔“洞仙歌”之后,辛弃疾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他的去世让有志之士恢复中原的信念彻底破灭,南宋末年的谢枋得曾说:“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

在辛弃疾辞世后不到三年,1210年春天,85岁的诗人陆游也含恨而去,留下了不朽的千古绝唱:“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