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横扫关节炎的方子!治关节发热、肿胀、疼痛,及时雨【一点资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实用中医外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风湿性关节炎。
这种病,我以前见得很多。
当初,我跟师学习的时候,常见他老人家治疗风湿、类风湿。他治此类病,有一些心得。
所以,他没事儿的时候,就跟我聊这方面的话题。
有一次,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医案故事。医家,是河南中医大家李振华。我老师对这位先生非常推崇,建议我没事儿就多读李振华的医案。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0岁,姓刘。
这个人,从大概两年前开始,就感觉到左侧髋骨部位疼痛,而且痛势日益加剧。
当时,年纪尚轻的患者没有在意。都是庄稼人,疼就疼点呗,谁干活多了,能不疼?
后来,她这个疼痛就逐渐让人受不了了。不仅腰部疼,四肢大关节也跟着疼。而且,那个疼,火烧火燎的,热乎乎地疼,关节随之肿胀、发热。
到后来,这个人就基本不能走了,卧床不起,连翻身都困难。
要知道,当时患者还不到31岁啊。这样下去,瘫在床上,这对家庭来说是多大的打击。
于是,这个患者就四处找人看。在某医院,针灸和中药轮番上,光汤药就喝了二百多付,不好使。
患者当时欲哭无泪,几乎对治疗失去了信心。她甚至表示,如果自己真的不能好起来,就服毒自杀,绝不给家里添累赘。她甚至动了和丈夫离婚的念头,鼓励丈夫再找一个。
家里人一看,十分紧张,把农药什么的都藏起来,剪刀菜刀也都收起来,生怕出个意外。
后来,患者辗转就找到了当时的李振华老师。
李师仔细一看,患者脉象滑数,舌苔黄腻,舌质红,浑身上下大关节灼热肿胀。只要一摸上去,患者就喊疼。
当时,李师就说了,这是典型的湿热痹症,属于风湿病。
接着,他书方一首,但见:
知母12克,生石膏30克,防己12克,桂枝6克,忍冬藤30克,寻骨风30克,桑枝30克,黄柏9克,葛根12克,生薏苡仁30克,甘草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此前,患者已经服药200多付,不见好转,几乎已经对汤药失去信心。面对眼前这个方子,她其实也是将信将疑。李师鼓励,治病,就要百折不挠。你没有信心了,谁都救不了你。
此人信服,于是回去服用。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3剂之后,肢体关节的疼痛感、灼热感大大减轻,肿胀也有了明显缓解。患者一时高兴,开始下床走路,做简单家务了。
这时候,李师在原方中加入白术12克,茯苓20克,继续投用。
患者又用了十多剂,浑身轻松,症状基本消失,可以下田劳动了。
患者心中感慨万千。最后一次见李师,她跪地磕头,感激涕零。
我老师给我讲完这个医案以后,嘱咐我,把李师的方子背下来。这是治疗风湿、类风湿,证属湿热痹的的验方。
可惜,我这个人天资驽钝,记性不佳,再加上生性懒惰,所以就没背。今天,我把它写一写,给我的读者介绍,也算是发扬一件功德吧。
我给你说说这里的道理。
上文医案里这个患者,属于典型的风湿热痹。
痹症,这是中医的讲法,基本等同于风湿、类风湿。风湿,常常累及大关节,类风湿,常常累及小关节。无论是风湿,还是类风湿,都基本分为风寒湿证和风湿热证两类。风湿热证,患者多局部灼热红肿、疼痛剧烈,舌红苔黄,小便黄,脉滑数。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就属于此列。
这时候怎么办?就得把患者体内的湿热之邪去掉。怎么去掉呢?我们看看当时李师开的配伍:
知母12克,生石膏30克,防己12克,桂枝6克,忍冬藤30克,寻骨风30克,桑枝30克,黄柏9克,葛根12克,生薏苡仁30克,甘草6克。
后来,加入白术和茯苓。
这里头,知母、石膏、葛根是专门清热的。黄柏,善于清热燥湿。生薏苡仁,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白术和茯苓,健脾除湿。湿热二邪,通过这些药来应对。
防己,可以利水而通关节,忍冬藤,通络止痛,清利湿热。寻骨风,祛风通络止痛。桑枝,通利四肢经脉,除湿止痛。这几味药,治痹痛必不可少。
这里还有一味桂枝。桂枝,温通经脉,可以助阳化气。它在这里,一方面制约诸多寒药,防止其伤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温阳化气,来辅助除湿。
这就是基本用药意图。
虽然说,文老师我,受天资驽钝的影响,没办法将其烂熟于心。但是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能将其收藏好,加以重视。我个人感觉,这是针对风湿热痹的科学验方,是经得起推敲的。
其实,这种风湿热痹,在我们现代人身上是多见的。一方面,风湿病久了,容易化热。上文患者最初不适,出现在大概两年前,足可见其病程不短。另一方面,我们现代人的体质,受各方面影响,大有偏热的趋势。你素体偏热,再外感风湿,这就容易化为湿热,郁滞关节。所以说,此类湿热痹痛,发病率还是很高的。
非专业的读者朋友,您收藏好。有朝一日,可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专业读者,您也做个备份。李振华老师这个用药方案,还是挺讲究的。尤其是桂枝的加入,寒热并用,对立统一,饶有深意。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