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防火靠封,大防火靠疏

如果,我说,古人的防火意识高于今人,你信吗?

A

“袥(shi)”是什么?

《左传·昭公十八年(前524年)》载:郑国发生火灾后,子产“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

“袥”是石头盒子,用青石凿成,盒口有盖,扣上后,严丝合缝,浑然一体。这个“袥”是用来干什么的?防火的,防止发生火灾后烧到里面的物件。

祝史是诸侯国主持祭祀的官,所以由他迁走的主袥内装的是先王的牌位。

在春秋时期延续一个做法,就是先王的牌位在祭祀时才会取出来,平时,就装在“袥”中,而这个“袥”又安置在宗庙西面由砖石泥土筑成的厚体墙壁中。

当时的木质牌位有多大?

天子长一尺二寸,诸侯长一尺,大夫右主长八寸,左主长七寸。

那么,为了防火用石头刻一个牌位行不行?不行,石头刻的叫碑。

“木”在五行中的方位代表东方,在季节上代表春季,所以先王的牌位要用上等的木材制作,就预示着家族的生生不息,这便是我们的文化。

春秋时,各诸侯国对宗庙的防火要求极高,宗庙火为”灾”,是为天火,而天火如果毁了牌位则喻示着国的灭亡。

《春秋·鲁成公三年》,鲁国,“二月甲子,新宫灾,三日哭”。这里就是指鲁宣公刚死,他的祭祀庙被称为新宫,神灵居住地方,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起火,鲁国内恸哭三天,以悔过对先王的大不敬。

对小物件的防火主要是靠封,采用不燃的材质厚厚做一层保护,在法门寺地宫中发现的佛灵骨和舍利的防存方法更为精细,最外一层是铁制方函,第二层是银包角檀木函,第三层是镶宝水晶函,第四层是苯木座玉函。可见,防护措施的细致。

B

人类在用火的过程中,防火一直伴与其中,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并不是空穴来风,考古学者为我们考证了五千年前先人的居住环境和防火技术。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距今6500年,那时候,我们的先祖在建设村落时就具有了有目的规划的防火技术。

这个村子布局是这样的。

村子成方型,中部是广场,广场四周是居住区,布局对称,有规可循,每个居住区由一所大型房屋为中心,周边布置十至三十座小型房屋。东、南、北方向,挖有三条壕沟,村落西部有条河,河边是制陶区,有烧窖场,东边是墓地。

村子四周布局,屋与屋之间有很大的防火间距,三条壕沟当然是防野兽攻击,西面的河流可以供生产与生活使用,把烧窖区放在水边,生产区与居民区分开,便于生产,也利于防火。人类最早是太阳崇拜,所以,先人的墓放在东边。

我们再来看城是如果布局的,当氏族部落扩大,人数增多,阶级形成,特别是人类为了生存空间产生战争后,城的重要性便凸显。城的作用,一是防卫,二是集权,三是安全。

最早出现的城是什么样,早已无所痕迹。

C

考古发掘,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城是5000年前。

大禹的父亲曾建造了三仞之城。仞是计量单位,三仞的高度合现在的5.5米左右,也就是说这是城的城墙高度。

在《考工记》中,周王朝的王城的部局呈方形,各诸侯因爵位不同,建城的大小不同,城内道路宽度、城墙高度、建筑颜色都按等级区分。

周王城是这样的:“周长九里,共12个城门,道路九经九纬,东面是祖庙,西面是社稷坛,南面是办公场所,北面是市场”。

春秋时期,在城市的选址上,主张依山傍水,以免受旱涝之害,节省开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

防火设计上,由道路将住宅划分成区,道路宽6-10米,房屋保持一定的间距,连排的住宅会隔几间建造一间无门无窗内部充填黄土的实体房作为阻火房,在地下开挖储藏的地窖用于保存粮食。

城市出现后,与之同时建造的还有水井,以保证生产、生活的需求,其中,部局分布数量考虑到灭火的需求。

D

如果按《人类简史》中的说法,经历了火时代后的智人与现代人从外貌上已无大的差别,经历了后农业革命时代的智人与现代人在智商、情商上已没有了差别。

公元前五世纪产生的哲学思想依旧影响着现今,柏拉图也好,孔子也好,他们的思想对后世文明的影响,创造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看看古人的造城规划再与现代城市中的棚户区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一个道理,在防火布局上,古人的防火意识也许要远高于现今。古人的意识来自于实践,而今人的意识来自于书本。

如果,把一个教授放在阴云下的荒野中,告诉他,向北走10公里,就是村庄,也许他会向东、西、南各走10公里,但就是找不到北,因为科技革命后,高大上的图书馆中的书籍中,没有野外生存的基本常识。

我们过于依赖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而丧失了生存的本能。

就这样吧,2500年前,伟大的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