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生的“学”而教

陈健兴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在一年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许多教师一边用新的课程观去审视、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边积极探索如何建构新的课堂活动方式。以下试以三个课例,谈一些体会。

例1 传统初中地理教材,《时区和日界线》(人教版)。

《时区和日界线》一节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难点,执教者是一名优秀教师。一开始他就清楚地向学生解释时区、区时的概念。然后,按照训练为主线的思想,设计了许多训练题,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不同时区之间区时的换算,即当北京是几点时,东京是几点,伦敦、纽约又是几点;当纽约是几点时,北京又是几点。在教师的帮助、启示下,学生反复练习,直至滚瓜烂熟。面对许多听课观摩的教师,执教者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很成功。临下课时,执教者向同学们提出一个他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北京和东京哪个城市先看到日出呢?”意图是很清楚的,即准备在学生正确回答后,趁势下课,完满地结束本节课。然而让执教者想不到的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北京。”这可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教师又逐个地问了几位学生,这几位学生仍然坚持回答是北京先见到日出。此时,执教者十分尴尬,但他仍十分耐心,尽管下课铃声已响,他还是问一位学生:“你根据什么说是北京先见到太阳呢?”该同学理直气壮地说:“我用刚才练习的办法,算出当北京是早晨6点时,东京已是7点了,难道6点不是更早一点吗?”回答让这位教师目瞪口呆,他无奈地摇摇头,说:“同学们,正确答案是东京,大家回去再想想吧,”于是宣布下课。

课后与执教者讨论时,并不急着下结论:这节课是成功还是失败,而是平心静气地探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按传统教学大纲的要求,这节课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然而教师忽视了几个问题:一是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儿童基于空间迁移的生活体验少,对不同空间的时间差异直接经验极弱,反之同一空间的时间变化体验较深;二是忽视了儿童的思维方式。儿童对“早”和“晚”的理解是他们的直接体验,6点起床是“早”了,7点起床当然就“晚”了;三是忽视知识整体理解与感悟,即忽视对地球自转引起太阳东升西落的认识,过于强调机械训练。过度的机械训练对应试是有用的,对真正增长知识则不一定是有用的。所以该教师感叹地说:“有的知识,靠教,是教不会的。”

例2 新课程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人教版)

这是一篇介绍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到南极探险的文章。斯科特想成为第一位到达南极者,然而当他们快到南极时,发现挪威探险家已先于他们到达了,非常沮丧。这位失败的英雄与他们的队伍在归途中悲壮覆没,成为伟大的悲剧。执教者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程式,用新课程理念来解读教材,组织教学活动。她先是利用投影幻灯片,低沉婉转的音乐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在这样氛围下,自主阅读、咀嚼、品味教材,用感情去与作者产生共鸣。随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个段落来朗读。当有一名学生提出,最令他感动的是,斯科特发现雪地有滑雪杆,有人先他们到达南极,接着又发现挪威国旗时,那种“怏怏不乐”的沮丧心情。该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这里罕无人烟,斯科特他们为什么不去拔掉挪威国旗,竖起英国国旗,这样做还是可以作为第一位到达南极的人,回国也可以宣传宣传。”执教者十分敏锐地抓住在学生中迸发出的课程资源,立刻组织一个小型讨论会,让同学们设身处地去想一想,如果你是斯科特,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这一来,教室顿时热闹起来了,同学们纷纷起来争着发言,各抒己见,还不时发生激烈的撞碰。执教者并不作过多干预,只是不时提醒大家,既要积极表达自己意见,也要学会聆听别人的想法。经过10多分钟的辩驳,同学们慢慢趋同了一种观点:即使我是斯科特,也绝不能拔别人的国旗竖自己的国旗,人是要讲究诚信的,诚信是做人立身之根本。此时,教师基本不再作什么总结,只用恳切的态度表示,很高兴同学们自己得出这个结论,随即就下课了。

课后讨论中,我们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执教者准确把握住了教材的核心,斯科特的探险精神、科学态度、诚信品格,使得其悲剧洋溢着“伟大”的一面。执教者并没有拘泥于教材所设计的“研讨与练习”,而是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讨论、去辨析、去碰撞。来自学生的问题情境最能把课堂激活了,也使他们在问题情境中学会辨别是非,建构自己的价值观,很好地达到了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必须要依据教材去教的,因为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但作为课程实施者,不能机械地去教教材,而是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学校的环境,找准教材与课程目标、学生发展的结合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这就是所谓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意料之外”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意料之外”基本上可以归结到“好事”的范畴,它表明了学生思维得到启迪,显示出活跃的状态,这种状态对推动课堂上师生交往是起着十分积极作用的。出现“意料之外”后,教师该怎么办(是力图扭转学生的一些想法,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师的设计轨道上来,还是调整教学设计,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进行积极引导。不同的策略,收到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教师总是试图控制学生,并把能否控制学生作为“课堂监控能力强弱”标准,把它当做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标志之一。其实这种想法是有害的,长久的控制会禁锢学生的思维,造成孩子创新思维能力的迅速衰退,并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

教师课前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所教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课堂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精心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策略,编写教案,这是必需的;教学过程,按预定程序来组织活动,这也是对的。但按教案组织教学,只是相对的,不考虑教学过程的千变万化,机械地“走”完教案,效果并不一定好。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这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任何一名优秀教师都必须具备的,新课程环境下,尤其是这样。“精心设计教案,而不‘走’教案”,这是课改实验过程中许多教师的深刻体会。

以上几个例子,只说明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向,任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全解决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