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分痰,多一身汗!一张治“痰热盗汗”的方子,说给你听听

点击图片👆👆👆免费领!

汉方宝典

免费发送优质医药类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知识
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关注,看更多精彩类容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出汗这个事儿。

我们古代的文人墨客,对出汗多有描写。最让人熟知的,是《悯农》里的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字字血泪,令人怜悯。

不过,也有的作品里,汗是那样的可爱。譬如李清照所云: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三言两语,少女的顽皮可爱,跃然纸上。

但是在我们做医的人眼里,多汗,往往是体内环境失衡的标志。作为排泄物,它代表很多疾病意义。

譬如说,多一分痰,就多一身汗。

来吧,给你讲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性,年25岁,什么毛病呢?就是盗汗一年。入睡即出汗,醒了不出汗。

他曾经看过中医,给开了当归六黄汤配伍。当归六黄汤是清热剂,主要配伍组成就是当归、黄连、黄芩、黄柏、生地、熟地、黄芪。

为啥开这个呀?你不是爱出汗吗?肯定是有虚热。那我就给你清虚热呗。这里头,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生熟地配上当归滋阴血,黄芪止汗。这不是挺好的吗?

但是,事实是,患者用了这个配伍,盗汗现象反倒加剧了,并且增添了胸闷、食欲下降、痰多稠厚等现象。

怎么办?继续求别的中医师。

结果,求来求去,求到我老师头上。当时,我就在一般侍诊。

我老师仔细查看,发现患者舌红而胖,苔黄腻而厚,脉象弦滑,整个人小便黄、饮水不多,而且口苦口干,伴随心悸多梦。

我老师当时让我看这个患者。我小声嘀咕:是不是当以痰热论治?

我老师当时就点头了,道:对,这是痰火内蒸,心液外泄。

接下来,看我老师写了一张配伍。我在一旁抄录,珍藏至今。方见——

竹茹、枳实各10克,法半夏15克,茯苓(朱砂拌)10克,陈皮10克,炒山栀5克,连翘10克,桑叶5克,竹叶5克,生龙齿1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

结果,该患者用了6剂,晚上睡觉盗汗的现象就消失了,而且黄腻苔有所减轻。但是,依然感觉食欲不佳,夜里睡觉不安生。于是,我老师顺势改了配伍,方见——

白术、茯苓、半夏曲、佛手、桑叶各10克,远志5克,夜交藤15克,甘草3克。连用10剂以后,饮食恢复,睡眠安稳,诸证悉除。

我把这个过程看在眼里,深深感觉到老师用药之妙,中医济世之能的高深。

其实,这个病人的问题很好剖析。

你看啊,患者舌苔黄腻而厚,舌质淡红而胖,脉象弦滑。这是典型的痰热内蒸的表现啊。就是说,他有痰湿,蕴久化热,所以才苔黄而舌红。痰火蕴积,津液输布失常,所以小便少、喝水不多,口苦口干。

其实,他这个现象出现,和之前服用六味地黄汤有关系。六味地黄汤,虽然有清热的一面,但是里头有不少滋阴血的东西,比如当归和生地、熟地。你本来就有痰湿,再去滋补阴血,那不就是加重问题了吗?

读者朋友,你记住,痰火、痰热这个东西,在身体里头,它是发热的。它就像一壶烧开了的,冒着泡的沸水。有它在,你的身体能没有热吗?有了热,就得迫汗外出啊。所以,夜间卫气不足的时候,汗液出来了,形成盗汗。而汗,为心液。出汗过多,心中阴血受伤,所以整个人就心悸、失眠啊。湿热蕴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这人百分之百食欲降低了。

我说这个,你懂了吧?这就是我老师所说的,痰火内蒸,心液外泄。而这一切的源头,在于他长期的痰湿内蕴。因此我讲,多一分痰,多一身汗。

这个时候怎么办?化痰热,安心神。我前面记述的配伍,就是这个意思。

其中,竹茹、枳实、半夏、茯苓、陈皮清痰热。山栀子、连翘、桑叶、竹叶清热去火。龙齿安神。到后来,湿热渐去,但是脾胃未能恢复,睡眠还有不适。所以,用白术、茯苓、半夏、佛手和脾胃,用远志、夜交藤、桑叶安神。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参考。我认为,它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我反复讲,当今的人,受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多为湿热交蒸之体。痰湿在体内积存越久,越容易化热。你要是再嗜好辛辣、热性食物,尤其是烟酒不断,那湿热之态早晚出现。到那个时候,你就免不了一身病。盗汗,就是其中之一。可能,我这话说出来不好听,但这是实话。出于一个医者的责任心,我必须如实地告诉你。

文中配伍,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END

提示:文章内容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汉方宝典

免费发送优质医药类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知识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