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我自己,我打我自己:击沉俾斯麦号60年前这么拍

1960年拍摄的《击沉俾斯麦号》(又名《卑斯麦舰歼灭战》)再现了二战期间1941年5月的海战,英国海军在作战中以航母打坏了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舵机,再以优势的战列舰火力将其击沉。

电影海报

在那个没有电脑特技的年代如何把巨舰重炮的海上大战拍摄的栩栩如生?从影片设计效果来看,剧组确实下了相当的功夫。

真舰开拍

电影《击沉俾斯麦号》能够开拍的底气恐怕在于能借到真正的二战技术水平战列舰——英国前卫号战列舰。

前卫号(游戏再现)

前卫号1941年10月2日下水,不过直到1946年5月12日才开始服役,军舰上的4座双联装15英寸(380毫米)主炮甚至是厌战号、伊丽莎白女王号等战舰的备用主炮,被批评为老奶奶的假牙。

但是,《击沉俾斯麦号》正需要前卫号上这些二战武器和二战时代的设计来表现二战时期的巨舰,电影中德国俾斯麦号以及英国的胡德号与乔治五世亲王号近景都是在前卫号拍摄的。可以说是“我打我自己”

英国海军在1959年的时候已经决定把前卫号退役,但是在拆解前得以拍摄这部电影,恐怕归功于制片人约翰·纳奇布尔,出生贵族,是第7任布雷伯恩男爵,他的艺名就叫约翰·布雷伯恩。他能借到前卫号,恐怕和他是当时英军总参谋长(直译是国防参谋长)蒙巴顿勋爵的女婿大有关系。

纳奇布尔(新郎)蒙巴顿(右)

当然,剧组的考证还是差了一点,影片里最明显的穿帮是俾斯麦号战列舰上的各种防空炮,比如俾斯麦号上的舰队司令吕特晏斯发表演讲的时候有个特写,德国水兵操纵的居然是二战英军与美军军舰上常见的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

双联装博福斯

在英国的舰载机围攻俾斯麦号的时候,还有一个俾斯麦号高射炮开火的特写,从画质推测,可能是剪辑自二战时期的战地摄影。

开火特写

这个开火特写没有拍全,不过足以看出这是英国海军著名的2磅QF MK8机关炮,口径40毫米,外号砰砰炮,为八联装版本。

但实际情况是,俾斯麦号上的小口径舰炮有两种,分别是12门20毫米Flak30机关炮,如今被调侃为“单打一”,还有8门双联装的SKC/30式37毫米高射炮,因为射速太慢以及频繁装填被调侃为“手拉机”。这也是俾斯麦号连英军的“剑鱼”双翼轰炸机都难以拦阻,在空袭被打坏舵机的原因之一。

真正的俾斯麦号的防空炮

此外,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被用于拍摄英军军舰的内景,还有一艘迪多级巡洋舰被用来拍摄俾斯麦后被重创后的镜头。

光辉号航母此时仍在服役,被调来自己,当然此时甲板已经从二战时代的直通式改为斜角飞行甲板,舰上的984型探照灯雷达也是二战时没有的。所以这艘航母只在电影里拍摄了自身的远景以及皇家方舟号航母。

3架剑鱼双翼机其实是在半人马座号航母上起飞的,这艘航母依然是直通式甲板。这3架剑鱼保存至今,用于英国的历史重演和纪念活动。

拍摄驱逐舰夜袭的是C级驱逐舰骑士号,她一直服役到1972年,并被永久保存来纪念二战时期的英国军舰。

保存至今的骑士号

以假乱真

前卫号战列舰当然没法完全模仿交战中出现的各种巨舰,许多镜头其实是用模型拍摄的。

特效组用松木制作了一个大型水箱,而各种军舰是玻璃钢制作的模型,可以在水箱中漂浮,但模型军舰的移动不是依靠自身动力,它们被固定在水下的轨道上,沿着轨道移动。

特效拍摄

剧组用造波机在水中造出了符合默许军舰比例的波浪,除了一些模拟海浪的较大波浪之外,还在水面上造出了较小的波浪模拟海面。

水中的爆炸其实是把炸掉准备好的粉末(也许是石膏)。爆炸后,粉末抑制了水滴的产生,这就防止了穿帮,而且产生了符合比例的逼真爆炸效果。

另外,在拍摄的模型的时候,全部采用球形镜头,这种镜头让模型看起来更大,也更立体,在一定程度上让模型看起来更像是真实的军舰。

情节设计

剧组为了保证情节符合历史,请来了爱德华·默罗,此人是二战时期著名的战地记者,曾报导过北大西洋上的海战以及欧洲战区的战斗。

爱德华·默罗还在战时广播中担任播音员,电影中再现了他的播音。

相信有人注意到,制片人约翰·纳奇布尔在照片中带着冷溪禁卫军的军帽,二战时他确实在这支部队担任上尉,1944年起随部队在法国作战。

剧组中的一些主要角色也是二战老兵,有的甚至是参战军舰上的退伍海军军人。

饰演乔纳森·谢泼德上校的肯尼斯·莫尔在二战时时光辉号航母上的中尉军官。

饰演海军上将达德利·庞德爵士的劳伦斯·奈史密斯曾是英军炮兵。

饰演威尔士亲王号舰长约翰·利奇的埃斯蒙德·奈特曾是威尔士亲王号的炮兵军官,在与俾斯麦号的炮战中负重伤。

还有一些次要角色和群演也参加过二战。

不过电影其实在主要情节上还是有一些遗憾。

在围攻俾斯麦的时候,英国破译了恩尼格码密码机加密的德军情报,这对判断俾斯麦的动向以及受损情况起了不小的作用。但电影拍摄时恩尼格码密码机被英国破译这件事还没有解谜,所以电影里没有展现。

电影里描绘了俾斯麦号在炮战中击沉了英国的“索朗特”号驱逐舰,但英国当时没有叫这个名字的驱逐舰,也没有驱逐舰在夜战里被击沉。

波兰流亡部队中的霹雳号驱逐舰与英国驱逐舰一起在夜里搜索俾斯麦号,并率先发现了俾斯麦号,她没有被俾斯麦号命中。据说,霹雳号向俾斯麦号发出了信号,内容是“我是波兰人”又或者“向波兰致敬的三次齐射”,总之向德军表示:波兰还没灭亡!但电影里没有表现波兰驱逐舰。

片中将德军指挥官吕特晏斯描绘成一个狂热的纳粹军官,但战后的西德认为他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传统的军官,并不认同纳粹思想。不过当时的英美确实存在这种看法。

吕特晏斯

尽管如此,片中俾斯麦号的来往电报和吕特晏斯在舰上的讲话内容确实是和史料相符的。

现在的特效技术与拍摄技术要好得多,不过,《珍珠港》和《决战中途岛》不过是舰载机与航母的对决,电视剧《太平洋战争》的视角完全聚焦在海军陆战队上。

六十年前的《击沉俾斯麦号》确实是以当时能设想到的最好资源进行拍摄。今天却再没有拍摄这样巨舰重炮对决的大片,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关注 装甲参谋部

在主页点击分类菜单,阅读更多军事内容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