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七)
伤寒论第96条辨: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病伤寒五六日,或是中风,出现寒来热往,交替发作,胸胁部苦于闷满,静默不语,不思饮食,时而心烦喜呕。或仅胸中烦扰却不呕吐,或口中作渴,或腹部疼痛,或胁下痞塞满硬,或心下动悸而小便不利,或无口渴而体表微热,或兼有咳嗽,都可用小柴胡汤主治。
这条辨,太阳证也有,少阳证也有,起因是表证没有好。96条简单的讲了一下少阳证,伤寒五六日,如果得到感冒一段时间后,“或”就表示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是副证,参考就可以了,主证有四个:一、往来寒热,;二、胸胁苦满;三、默默不欲食;四、心烦喜呕。
在介绍小柴胡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三阳。
当病在初的时候,病都是在表,在太阳。在太阳证的时候,如果病在太阳没有好,不管是医师的处方,如果没有用表药,病就不会好。太阳证没有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进入阳明,病进入阳明以后,病就不会再进了。如果没有进入阳明,就会进入少阳。当病进入少阳以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病就会进入三阴,太阴,少阴和厥阴。
表有太阳、少阳、阳明,如果是病在太阳和少阳中间的时候,就是小柴胡汤;如果太阳进入阳明,比较偏重阳明的时候,就是承气汤,如果是在少阳和阳明中间,就是大柴胡汤。
例如像有一个小孩感冒发烧,西医开退烧药,又开很强的镇静剂给小孩睡觉。一个星期后,这小孩的淋巴结整个肿起来了,又感觉往来寒热,就是一天来好几次的忽冷忽热,这个忽冷忽热与“疟”不一样。
疟有隔曰疟或间日疟,有时间性的,中医的少阳就是淋巴系统,太阳表证在人的皮肤表面,进入皮表的时候,就是桂枝汤证。没有治疗好,就进入半表半里,就是西医说的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也是人的防卫系统,怎么知道进入淋巴系统了?中医讲的辨症论治。
第一、往来寒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第二、胸胁苦满。胸胁苦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胸胁的地方,纵膈膜、横膈膜、胸腔里面都是淋巴系统,严重的还有水声,很胀满,肋骨会痛。
第三、默默不欲食,人的五脏六腑外面都有淋巴和神经,自然肠胃的蠕动会受到影响。
第四、心烦喜呕。为什么喜呕?第一食物没有完全消化掉,第二淋巴系统里面有很多水份,淋巴系统里面的水和血常常在互换。就是内分泌系统,病邪进入的时候,水隔在中间,胸胁苦满,纵膈膜、横膈膜、胸腔里面都是淋巴系统包到。水太重的时候,通通梗在这里,这水又不在胃里面,而是在淋巴系统里面,所以中医讲半表半里,没有进入内脏,就是少阳,全部进到里面就是阳明。
柴胡,长在地上的时候,一半在地上面,一半在地下面。柴胡拉起来,根和身体是一样高,所以一半在表,一半在里。所以甲状腺亢进,内分泌系统的问题,都可以用柴胡,内分泌全部包括在少阳里面。只要不入脏的,脑部、淋巴结、大脖子都算在少阳之内,以柴胡为主要的药,所以叫柴胡汤。
大柴胡汤就是病邪进入少阳和阳明之间用的太阳证,刚刚好进入少阳就是小柴胡汤证,开柴胡汤的时候,因为胸胁苦满,所以,一定要开半夏,本身呕,就一定是柴胡证。
如果是呕,就代表少阳证,少阳证的主证是呕。如果是渴,就是阳明证,为什么往来寒热?因为进入淋巴系统的时候,已经不在表了。这时候人的免疫系统出来抗争,打赢的时候就是热,打输的时候就是冷。
所以一来一往,因为近距离交战,这样一天好几次,没有限定时间的即是柴胡证,所以有热的现象就加了黄苓在里面。因为黄苓能够去热。有寒就要加生姜,因为生姜可以去寒。因为默默不欲食,就加人参、甘草、大枣。
柴胡,半夏,黄芩,生姜,人参,大枣,甘草这七味药就是小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