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江西人撑起来大明帝国半边天
江西常常被人调侃成没有存在感的省份,似乎江西周围的湖南,湖北都在迅速发展,说起人文底蕴好像江西和这两个省比起来略有差距。
然而历史上的江西可不是这样的,江西那也算是非常厉害的,当时朝堂之上就有“翰林多吉水,朝士搬江西的说法。”江西人在明季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朝士半江西”之说,江西人也演绎出形形色色的故事。
自明代朱元璋时期就不再设丞相一职,所有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而由若干阁臣组成一个办事机构,辅助皇帝处理臣工们的奏折,先行拟票,供皇帝采纳。这三五个阁臣,自然根据资历、能力、官阶有个排序,后来约定俗成,排在第一的,就被称为首辅、元辅或首揆,后之者称次辅或次揆。 明代历任首辅共五十三人,其中江西先后有解缙、胡广、杨士奇、陈循、陈文、彭时、费宏、夏言、严嵩等九人,人数与浙江并列第一。
江西人在历任首辅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大。因为权倾一时,自然得罪人也不会少。 再看看内阁中的历届阁臣分布。从永乐到崇祯,共有阁臣一百六十四人,江西人在阁臣中仅次于浙江,与江苏并列第二。说明江西人在官员里人数多,影响大。
再从明代的官员储备库——进士榜上看,江西进士多达三千一百四十八人,而且常常是一科包揽一甲,或占据前十名中的多数,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而上状元榜的,排在前几名的是:江西十九人;浙江十九人;江苏十八人(含上海);福建十一人。江西仍与浙江并列第一。 这就很容易看出些问题了。江西人在内阁中人数多、势力大,再加上嘉靖朝出了个权倾一时首辅严嵩,同乡在朝好办事。
明朝期间赣、浙、闽为科举大省,当官者多为进士出身,所以御史用江西乡音,兵马司用福建乡音;浙江书办则是绍兴师爷的前身,因而书办用了浙江乡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江西人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明代江西为官人数之众在全国是位居前茅的,永乐初年杨士奇即说“四方出仕者之众,莫盛于江西”,正德时“浙一僚与江右一僚,各论本省人才……争辩不已”。这种争辩本身虽然无甚意义,毕竟也反映了明代江西做官人数众多这一基本事实。
为什么江西人才辈出,江西是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红土地,这里的人们很崇尚读书,热衷于赶考。这种现象可以从明代的进士榜中不难看出端倪。据资料统计,江西进士竟多达3148人,而且常常是一科包揽一甲,或占据前十名中的多数,这在全国也是奇迹。江西人在明朝就以勤俭节约、精打细算闻名,而且重视教育,做官的人很多,因此出了不少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
江西经济发达,北宋年间,江西地区人口近500万,为全国之首,明朝江西的人口仅次于浙江(这还是江西填湖广之后),纳税纳粮为全国第一,当时的江西盛产粮食、茶叶、布匹、陶瓷。景德镇陶瓷走向全球(出口赚外汇),其工艺水平长期领先于同时期国内其他地区。当时的九江是长江沿岸繁华的大港口,经济繁华,当时江苏一带,市传“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以至于后来九江引起外国列强的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