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过大型倾倒体的工程处治方案探讨

某大型倾倒体位于高山峡谷区,坡体前部为深切河谷,两侧为深切冲沟,坡高约150m。坡体主要由泥盆系绢云母和炭质千枚岩构成,位于倒转复背斜,产状反倾、破碎。但由于千枚岩在长期重力作用下,坡体浅层形成了厚约20m左右的大型倾倒变形,体积约30万方,并存在严重的危岩落石病害。

高速公路隧道在距坡脚高差约18m的部位通过,隧道前部与大桥相连。为确保线路安全,技术人员将坡体分为8个分区,并针对性的采用清危+隧道洞口影响范围的坡面挂网喷砼+垫墩锚索+坡后被动网为主的工程进行加固防护。

设计审查阶段,笔者建议进行如下主要优化。

1、大型倾倒体稳定性不能满足规范安全要求,技术人员采用工程加固是合理的,但应核查锚固工程的长度,确保锚固段位于倾倒体转角以下一定长度(强烈卸荷体以下)。

2、坡体由破碎的千枚岩倾倒体构成,对工程扰动敏感,故建议采用长锚杆加强隧道的围岩加固,尽量减少隧道开挖形成新卸荷松弛区而影响坡体的稳定性。

3、考虑到坡体高大,位于加固区以外自然坡体仍存在大范围的大型危岩体等病害,会对下部的桥梁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故建议对隧道前部的线路采用以桩基托梁挡墙为主的“桥改路”变更(具体思路可参见笔者的另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利用路基较强的抗灾能力和形成的“路基拦截墙”,有效抵御潜在坡体失稳对桥梁的安全威胁,且可大量消化区内的“头疼”的弃渣,并对大型倾倒体进行一定的反压。

由于多种原因,设计审查后的半年左右时间,工程施工缓慢,出现④区坡体约500方的局部垮塌,并造成高约60m的脚手架损坏;③⑧区坡体出现长大变形和隧道右线二衬出现较大变形的病害。工期拖后,形成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

基于此,在前几天的再次工程咨询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地质病害应贯彻严格的设计现场可实施性、施工组织的有效性、工程管理的责任性、监测的指导性和工期的紧迫性原则。

2、针对部分技术人员采取先加固隧道以上坡体,等坡体稳定后再行加固隧道的设计理念,笔者认为该处治理念是有问题的,原因如下:

隧道施工以前,该大型倾倒体整体基本稳定,现坡体和隧道的病害系工程扰动所致。故对隧道围岩和坡体进行加固以补偿工程扰动形成的坡体稳定性下降是必要的。

但由于坡体的病害系隧道施后,对大型倾倒体(强卸荷体)扰动所致,故应优先进行隧道围岩的加固补强,补偿隧道开挖形成的“采空区”造成破碎千枚岩向隧道出现大变形,确保坡体“脚部”的稳定。否则由于坡体下部隧道“采空区”的存在而造成隧道上部坡体不断变形,导致坡体的锚索工加固工程的有效性不断降低(举个例子,应先补住漏水的船底破洞,然后再加固船上的结构物。否则,船沉了)。也就是说,坡体病害加固工程不应弄错施工顺序。

3、考虑到半年内左线桥梁桩基已基本完工,故同意左线维持桥梁方案,并在桥梁上部施做柔性明洞;

4、考虑到右线桥梁没有施做,不存在报废工程。且考虑到地质病害的特征,建议右线进行桥改路,利用右线形成的路基保护左线桥梁的安全,并在桥改路的路基上设置刚性明洞,利用路基和明洞对山体的潜在大大小小的危岩崩塌体进行拦截。

5、坡体病害的准确定性问题:大型倾倒的整体稳定虽不满足规范的安全系数要求,但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目前的坡体变形为局部病害,而非大型倾倒体出现整体失稳。

故应采用多个“吊篮”快速对局部的变形体进行应急工程施做,防止坡体局部变形发生垮塌而危及下部隧道、桥梁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在此基础上,逐步搭建高约160m的脚手架,实施大型倾倒体的整体加固工程,确保坡体的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

6、尽快对隧道围岩进行补强加固,有效减小由于隧道开挖形成的坡体卸荷松弛危害,并提高隧道的安全。

7、尽快由施工单位补充完善施工组织,确保工程快速施做,否则长期待的放置,将可能造成大型倾倒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由于工程扰动不断降低,出现“不可控制”的风险。

8、尽快完善坡体的监测和巡查,若坡体变形曲线没有出现突变,则应指导工程的加速施做。

(0)

相关推荐

  • 危房加固施工现场实拍 隧道工程

    危房加固施工现场实拍 隧道工程

  • 隧道结构常见病害及整治方法

    隧道结构常见病害及整治方法 李帅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维修中心 摘要:本文重点对隧道病害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归纳了公路隧道常见病害,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阐述了衬砌裂损和渗漏水公路隧道 ...

  • 民居旁路基填方工程处治方案探讨

    某公路原设计为填方路堤段,最大填高8m.在公路即将开建前期,道路右侧的安置房开始建设,且安置房距离道路人行道边线约1.5m,建筑场坪部分填方侵入道路范围,场坪填方边坡的坡脚线多侵占多半幅拟建公路位置, ...

  • 高边坡+滑坡的工程处治方案探讨

    在一些高边坡工程施工中往往由于多种因素而导致工程滑坡的发生,这就造成此类坡体病害的处治需兼顾高边坡与滑坡两类病害.如何结合坡体地质条件设置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就显得尤为关键. 此类病害中,往往会用到抗滑 ...

  • 浅层滑塌体病害处治方案探讨

    通过坡体的变形特征和地质条件,以有效的分析坡体的变形性质.规模,即通过合理的坡体病害定性分析,判明坡体病害性质,从而合理确定变更方案和相关定量计算提供必要的依据.一旦坡体病害性质定性分析出现偏差,就可 ...

  • 断层破碎带内高边坡嵌套中型滑坡处治方案探讨

    对于水敏性较强的断层破碎带内的高边坡,处治时宜积极采取工程加固措施进行收坡加固,不宜按普通边坡进行刷坡放缓坡率进行处治.否则开挖面过大造成边坡极易受到外界降雨等作用和内在坡体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调整影响, ...

  • 富水黄土梁滑坡处治方案探讨

    某黄土梁自然坡度较为平缓,地形明显上相对凹槽状,地层由上至下分别为Q4粉土,褐黄色,呈可塑-硬塑,厚约6~7m.下伏湖泊相沉积为主.产状近水平的泥岩(E2),棕红色,强-中风化,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 ...

  • 顺层边坡关键参数的确定及处治方案探讨

    顺层边坡的滑面或潜在滑面多依附于岩体层面,故工程实践中多采取最不利工况而从开挖坡脚利用层面产状确定潜在滑面.而对于顺层边坡的预加固范围和潜在滑面参数的选定,却往往难以确定,造成顺层边坡的预加固工程处治 ...

  • 顺层边坡病害分析及处治方案探讨

    对于顺层边坡,如果不能有效破坏滑面而对边坡进行缓坡率的刷方,可能只会减小坡体的潜在下滑力,但对坡体的稳定性贡献是有限的.坡体在不利工况下仍然可能会发生再次滑动.这种情况正如在不破坏冰面的情况下,十个人 ...

  • 既有公路现场病害处治方案探讨

    对于正在运营多年的高速公路,由于路基的稳定性多数已达到了一定的平衡,故一般情况下发生大规模路基病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且病害往往带有水毁的性质,因此,排水.防水是处治此类病害的关键.加之为了尽量减小现场 ...

  • 重要结构物区的高填方病害多排桩处治方案探讨

    某素填土场坪在采用一定标准压实后设置了铁道线路.现由于房屋的场地建设需要,需对填方体进行开挖.即在建筑红线部位设置长14m,直径Φ1.2m,间距3.0m进行支挡,并在桩间设置锚杆长度17~19m的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