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延令的凡人传奇(连载六十九)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在这里跟你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吟哦娱笔,抒怀述志,点情碰心......
第六十八章神伤劳杏雨猝病倒 祈保佑江英说村庵(2)
正当此时,学校因创建省级现代化示范初中,杏雨所负责的政教处需要搞好资料整理和学校对外的宣传工作,于是任务一下子繁重起来。杏雨忙于工作,慢慢也就走过了悲伤,淡忘了担忧。
忙活了整整一个暑假,李杏雨他们将创建资料分门别类整理装订成了七十八本档案,经上级初审完全合格。不过,局领导认为开学后必须得搞个创建纪实见报,还得有个电视新闻专访,要借此契机让龙河初中成为延令市教育开放的又一个窗口学校,使全市人民都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局领导要求这两项专题宣传一定要赶在教师节前完成,以求达到最佳效果,确保十月底省和大市教育界的领导与专家来验收达标合格,一次性获得成功。
写作组成员是任校长亲自点的将,初稿拿出后竟没有通过。这时距教师节只剩四天时间了。任校长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向那“几支笔”大光其火。无奈之下,他准备花重金请一名“编外记者”连夜赶写。在场的一位局领导感到奇怪,他问任校长为何不用李杏雨?他说李杏雨这支笔的名气局里的人都知道,况且这事本来就是他负责的,你校长为何要揽在身上,自寻烦恼,自讨苦吃?任校长这才茅塞顿开似的拍了下自己的脑门,说自己该死,是狼山的菩萨照远没有照近。
于是,任校长第一次在杏雨面前小了腰,作了自我批评,请杏雨以老同学之谊为重,不要计较,无论如何一定要执笔。杏雨并未推辞,他要任校长什么都别说了,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他决定自己主笔,再请语文组的另一位老同志作助笔。经过一夜苦战,第二天初样便出来了。下午报社的同志来审稿,二话没说便拍了板。又隔了天,延令日报头版便将这正题为《杏园播香春意闹》,副题是《——延令市龙河初中创建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纪实》的长篇通讯刊载了出来。随之,市电视台也以此为脚本拍了专访片在教师节期间作了播放。由此,李杏雨的名字又一次响了起来,任校长也似乎对杏雨敬重有加,总是以“李秀才”相称。这样一来,在龙河初中,“李秀才”便从此成了李杏雨的代名。
然而,李杏雨由于先前的伤神,接下来又是后面的劳神,加致最近的超负荷的工作,他终于在龙河初中创建合格的第二天一下子瘫倒在了回家的路上。幸好他遇到了好人,他是被两位好心人和一位好的哥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的。待晓雪和子沐闻讯赶到,他已躺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输着氧气,母女俩见杏雨这样,都不由难过得哭了。此时,两位好心人和那位好的哥已默默地离开了。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更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和地址。无论后来杏雨和家人如何四方寻找与打听,他们竟再也没有出现,这自然在以后常令杏雨思念不已、感叹不已,甚至也惆怅不已——尤其是在那静静的夜晚,在那苦痛、孤独的时候。
李杏雨患的是突发性冠心病伴高血压,随时都有心肌梗死或脑溢血的危险。这会儿任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来了。医生要求必须保证病人的绝对安静,更不能让病人激动,所以只让任校一人进了病房,其余的人都只能站在门外。任校长出来时,门外医院的过道里都已站满了人——是学校的老师和杏雨班上的学生。大家捧着鲜花,谁也不说一句话。看着这样的场面,任校长也被感动了。他把大家召集到楼下,讲述了杏雨的病情和医生的要求,劝说大家先回校去,待杏雨脱离危险后再陆续过来看望。他说他已安排好了,校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在这儿照顾李杏雨,因为子沐已有孕在身,行动不便,杏雨的妻子又不便将已近九十高龄的老母一人丢在家里,这些困难,校方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帮助克服,不这样就对不起为学校事业而病倒的李杏雨。听校长这么一说,大家觉得校长的安排还是考虑得很周到的,于是也就都默默地离去了。
在杏雨面前,死神最后还是胆怯地选择了退避三舍。然而,杏雨的这次住院,可谓是大大地伤了元气,身体怎么样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棒了,因为他的身体与精力都透支得太多了,显然这便注定着从此药物也许要伴随他的终生。所以后来出院时医生特作了这样的叮咛,叫他每天都要按时服药,任何时候都不能大意,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自己太过疲劳。此时在医院,晓雪已先给他打了这样的“预防针”了。任校长也反复地劝慰和叮嘱他,要他安心在院疗治,千万不要急着出院,就是以后出院了,也得在家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同样不要急于想着上班,说是磨刀不当切菜功,否则要得不偿失的,只有把身体养好了,才可能在日后更好地干工作和干好工作。心里话,杏雨很感动。
他没想到自己病倒后,任校长能这样地善待他,校领导班子成员能这样真诚地照顾他,各位老师包括班上的学生也都这样地关心他。患难之中见真情,现在他知道了,自己来龙河初中已满三年,这三年来自己的努力已经打动了包括任校长在内的所有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心,也感染了全体教师乃至自己的学生,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肯定,自己这次有病,他们的善待、照顾和关心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因此他在心里说,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己病得也算值了,自己的努力毕竟没有白费。有这么好的同事和学生,自己应该心存感激,病愈后应该更好地工作才是。
李杏雨终于不为来龙河初中而后悔了,他甚至有点庆幸。
其实,杏雨心存感激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已调到市一高工作的尤卓亚。杏雨住院期间,尤卓亚几乎隔三差五就要来一次,给他送山楂红枣粥,给他削苹果,给他聊国内外的新闻大事,真正是待他如父如兄,而给了他莫大的精神安慰与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晓雪常跟杏雨开玩笑,说他是前世修来的福,病患中还有红颜知己来相伴照料。这时,杏雨便嗔怪晓雪尽说不正经话,但心里却是挺那个甜蜜的。
不过,杏雨既开心也有挺不开心的,不开心就不开心在自己住在医院这多日了,明仁夫妇,包括他们的孩子竟没看望过一次。晓雪在得知杏雨病倒的消息后,是在第一时间告诉明仁的,要他帮照看一下妈妈,但不要告诉妈妈实情,就说子沐大舅家有点事需要杏雨他们临时去帮忙。然而明仁除给妈妈江英送了几次饭,竟没抽空到医院看一下病倒了的弟弟。这个弟弟在他明仁疑有大病时那是怎样的掏心掏肺,甚至连人家卓亚都跟在后面操了不少心,如今他明仁兄怎么就忘了呢?他明仁兄怎么就不如那两个路人和那个的哥啊?那三人可是素昧平生,素不相识啊!好在晓雪看得出杏雨的心思,她虽然也很生明仁的气,但在这时却不愿引杏雨不开心,而总劝杏雨说是明仁毕竟也帮照看了妈妈,这就够了;兄弟们计较那么多干什么呢?杏雨听妻子这么说,于是也就真的想开了。
不过,说到妈妈,杏雨却又特牵挂起她老人家来。殊不知,妈妈江英又是怎样地牵挂他啊!在江英妈妈的记忆里,她的罐子除了当年去北京开会和去南京学习,是从来不曾有过这么长时间离开家的。虽说明仁也哄她说是罐子帮他舅子家办了事后,又外出学习了,但她总是不相信,总是问晓雪为什么老往街上跑,为什么罐子一直不回家,一直没有电话,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她。晓雪怕老是瞒着妈妈,反而要让她急出病来,所以只好告诉她,说杏雨血压有点高,需住院挂点水,没什么要紧的,不几天就回来了。江英听了,便不再言语,只是不断地抹眼泪,以后就一人去焚香敬菩萨,祷告菩萨保佑她的儿子早点平安回家。
这长时间,江英见不着儿子,早已是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她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她忧虑着,思念着,生怕儿子会有个三长两短。她知道明仁说的是在哄骗她,晓雪讲的是在安慰她。杏雨的病如不严重,是不会在城住院的。平时杏雨有个小病小痛总是到村卫生室拿点药,最多挂两瓶水也就好了,可这回杏雨竟住了院,竟住了这丫多的日子还不回来,怎丫可能像晓雪说的那样简单呢?该不会——江英连日来几乎天天这么想,天天又不敢再想下去。江英就这么又想又不敢想的,便越发坐立不安起来,于是她就向明仁、向晓雪提出一定要亲自去医院看看杏雨,说是见不到儿子杏雨,她的心怎丫也放不下来。
为了不让婆婆焦虑,为了安慰江英妈妈,晓雪让杏雨本人直接跟妈妈通了下电话,简单交谈了几句,江英的情绪这才稍稍平静下来。同时,晓雪又进一步向老人作了解释,告诉她血压犯高、心脏不好的病人是绝不能激动,绝对需要安静的,老人也一样,如果不注意这些,弄不好会出大事的,到时懊悔就来不及了,麻烦也就大了,大家也就真的不能安心了。
江英听了,便不再言语。要去医院的话自然也就没再提出。
作者简介
杏园挂鞭人李长贯,昵称杏园秋雨。职业与兴趣使然,为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写作协会会员。昔教余喜涂鸦,著有长篇小说《杏雨烛泪》,亦常有短文小诗散见于报端杂志;今赋闲书斋,借微信平台,于“杏园乡轩听秋雨”,聊天说地,结远朋近友,快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