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本公号自建号以来,一直以挖掘地方文化作为本公号的一个主要的特色,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让我更体会到,最民族的东西才是最具文化的东西,也才是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和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今年因疫情防控,乡亲们、回乡的游子们多宅于家,于是也就对家乡的文化、对自己的衣胞之地,对自己的根,多了一份关注和多了一份了解的需求。笔者为了满足许多读者的这些要求,几乎于本公众号每期都要撰文“说庄道巷”;不过,佤泰兴历史悠久,村庄众多,差不多是一村有一史,笔者所知仅是九牛一毛,而民间多少阅尽沧桑的知之者、耳濡目染的传承者则隐于市井乡野,欲识却无缘,由是总想以拙文会佳友,以寡知获众知,如能遂愿,则余之大幸也!几天前,有读者给我留言,要我写写野庙口、官沟和姚岱;我一查,此三处而今皆隶属泰兴姚王镇,官沟我已于本公号做过专文介绍,必要时可再发一次;姚岱,民国时发生于此的历史事件让人刻骨铭心,我也有文涉及过,必要时亦可专文作介;官沟和姚岱这两处其沟其岱都因战争而成,而由此来考证相邻的野庙口的由来或许还是有帮助的。现在笔者就先来说一说野庙口这个地方。野庙口,地处泰兴城东六七公里。这里三面环水,东与郭家桥和王家堡毗邻,西为姚庄(姚岱)和肖万庄,南与鲁家堡隔河相望,北面是私盐桥,可见这里是一个要口,南口可到河失(这里的失迷亦有说法,有当年岳家军之故事),还可由官沟去张家营、李家营(官沟、张家营、李家营均有说法,亦有岳飞抗金的故事),北边则有一个三角地带,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也就无怪乎此处地名中有一个“口”字了。
那么,为何又叫野庙口的呢?这个说法版本就比较多了。一说在光绪年间,村西北有一座古庙未经官方登记注册,被人称之为野庙,又因这野庙居路口河口要塞故而得名。相传光绪十年(即1884年)时,王姓铁匠先来此落户,后又有肖、鲁、李、胡、梅等多姓迁入,并有了肖家霸、鲁家垛子、梅家巷等地名,后来人们才将这里统称为野庙口。有人说,这里有庙不假,但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土地庙,而且庙在南野口,此处也是通往河失和折东往黑松林(黄桥)的要口,旧时认为人死之后其魂灵首先要去城隍庙报到,“申报户口”,因此每个州县,包据比较繁华市镇,都建有城隍庙;泰兴城东的河头庄,因地处泰兴城、黄桥镇当中,河头庄的人去世后,死者亲属要专门去土地庙卜问土地公公,死者阴魂是去泰兴的城隍庙报到,还是去黄桥的城隍庙落户,而这旷野要口的土地庙“威望”大,所以周边的人都到这里来烧香卜问。于是,这里也就有了野庙口的名称。第三种说法是这里为军事要地,岳飞曾在泰州、泰兴一带抗击金兵,曾在这军事要口打了一仗,打得及其惨烈;这是岳飞率军继曾为泰兴县令所在地柴墟南霸桥战役后与金兵在泰兴腹地的一次血战,虽然歼敌无数,但岳军也死伤惨重,为记怀那些阵亡将士,这里村的村民自发的建了一座庙,因在这要口建的庙是专祭孤魂野鬼的,所以这庙称之为野庙,这地方便称之为野庙口(又传时血腥曾引来众野猫,故亦称野猫口)。于此同时,泰兴人民还在泰兴城东北角的城墙下建了另一座庙,即佘将军庙。佘将军是宋代岳飞的偏将,为使泰兴免遭金人涂炭,率旅与金人展开殊死搏斗,不幸捐躯。泰兴人民感念他的功德,故特为他建庙世代供奉。传说,庙所在地是他阵亡之处,庙东小河是他的安葬之所。
这种说法似乎可信。居史料记载,建炎四年,岳飞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领管泰兴,奉命率兵抗金。因泰州无险可守,退保柴墟。岳飞利用南壩桥有利地形,抗击强敌。建炎四年十一月初三,拂晓前总攻开始。岳飞部将岳亨派兵潜入敌东营北侧纵火,片刻火光冲天。岳亨、傅庆二将乘机率部冲杀敌营,金兵仓促应战,全无还手之力。西营敌军见东营被袭,急忙过桥增援。岳飞部将刘经、王贵伺机令伪装成敌军的士兵,趁乱混进去焚烧营房。过桥敌兵见本营起火,急返回营,被岳家军一阵砍杀,死伤无数。被打得昏头转向的金兵,竟难分敌我,相互厮杀。刘经传令伪装潜入敌营的岳家军退阵,然后王贵带领大队人马冲杀进去。金兵被岳家军杀得尸横遍野,溃不成军。整个战斗历经两个时辰,歼敌七千余人,捷报传到后方,柴墟城内外一片欢腾。战后,岳飞留下“得胜”“雄风”墨宝。然而岳军在泰兴腹地野庙口打响的这一仗,史料似乎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岳军从南霸桥撤退后进入泰兴腹地又与金兵打了一恶仗应是事实,战役结束,岳军正是从官沟至张桥扎营(张家营、李家营),东一支则于黄桥稍整,然后相继进入阴沙(靖江),待安置好百姓即由此渡江去江阴并上书朝廷请求治他泰州、泰兴失守之罪的。
这里可有官沟为证。官沟河从张家营往北穿越古城防工事一直通往老龙河,南宋岳军为了军中运输,拓宽河床,疏浚淤泥,在河东岸建有码头一座,故名“小码头”,是军中漕运水道,军为“官”也。军人疏浚拓宽非民之工程,故名为官河(官沟河),故而有了这条河而得官河庄名。在小码头东出口处,有一田块名为营内,东出口近一千余亩地在南宋时也曾是军营使用。
再说泰兴宣堡曹家河北岸边的一处竹林内,工友们接连挖出了五座古井。五处古井遗址基本在一条线上,成排状分布,间距约五百米左右。五座古井均属砖砌,专家鉴定其时期大体在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古井遗址处工友们还挖出了两只疑是宋代“韩瓶”的陶罐。韩瓶是一种流行于南宋和元朝时期的瓷瓶,外形瘦长,是当时军队士兵用于取水的工具,其功能相当于现在的军用水壶。之所以通称为“韩瓶”,相传这种陶罐是南宋名将韩世忠攻打金兵时,军队里的士兵用的汲水器。泰兴宣堡名镇即相传因宋代岳飞麾下大将宣秉在此安营建堡抗击金军而得名。笔者所居处王坔距野庙口并不远,有三条“龙路”,实是战壕,村东平田整地时亦挖了好多有“韩瓶”的古井,遗憾的是未能很好保存。不过这些皆可佐证。一只四系韩瓶、两个灰瓷碗、一个圆形护心镜……这些文物2018年被挖掘于古溪镇常垛村,经文物专家鉴定,这些都是南宋时期的文物,其中四系韩瓶和护心镜都是当时在泰兴境内英勇抗金的岳家军装备。这一重大发现,不仅进一步填补了泰兴挖掘有关岳家军文物的空白,也为当年泰兴是抗金战场提供了进一步的实物佐证。至于野庙口这地名,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季三鞑子当年进京赶考,因饿昏于此,冥冥中竟梦得考题,醒来又见安身处是一野庙,庙中一老者刚给他喂完供品,他刚要道谢,不料老者却不见了。后来他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做了驸马,为了感恩,他特到此地烧香,并命此处叫野庙口,同时还在泰兴城里建了一寺,名“庆云寺”。这只是一段美传,实不可信,但庆云寺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元驸马都尉蔡梦祥舍宅增广,于是“殿宇钜丽称名蓝”,这倒是有据可稽的。
野庙口地名的由来,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但大同小异,主要的为这四种。由于野庙口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所以不仅军事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商家的青睐之处。解放前,不少有识之士、有经济头脑的人都来这里开店做生意。最先来此地的是泰兴西门外陆姓开的酒行、木行;陆桂元家的缝纫店;张姓的粮油店;丁济东和翟桂林的药店;刘同春开的新海春茶馆店;唐汉成、焦壮元等人开的铁匠铺;李少文、殷巧明开的农具……于此同时,还有本庄人肖长安开的槽坊、豆腐店;刘增元的烧饼店;刘光明的肉店等。当时,在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鲁家堡有三块铜,野庙口有三条龙(成殿龙、周老龙、凌九龙),神仙从野庙口过一过,还要丢下三块土机布。出名的这三户,因兄弟姐妹多,外人不敢欺侮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泰兴东门外商贸集聚地,铁匠铺和农具厂合并为泰兴县野庙口农具厂,为县属大集体企业。1950年又建了供销合作社和猪行(后称之为食品站)以及信用合作社。当时的野庙口可谓远近闻名。1954年,这里划归王鲁乡。1958年设立城黄区时,这里划为姚王公社王堡营,1963年归郭桥小公社向阳大队,文革后恢复原名,仍称野庙口。2001年行政村合并,为姚王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同时野庙口又有了一个行政官名,叫新镇居委会。
改革开放催生了野庙口的繁荣。野庙口是泰兴减速机工业的兴起之地,如果说泰兴是减速机之乡,那么姚王镇、姚王镇政府的所在地的野庙口就是这株减速机之乡大树的根。现在,在这块占地约一平方多公里的土地上有私企十多家,庄内三横三竖主干道全部硬质化,楼房林立,大道宽阔,环境优美怡人。特别是减速机主题科普公园和邻近农民公园的建成,更让人来到这里后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禁不住的啧啧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