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名字新解
王俊德先生在今年3月出版的《红学二百年管窥》一书中,对《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提出了一个大胆新颖的观点。转述如下:
既然《红楼梦》第一回中出现的三个“作者”都不可能是真实的作者名字,都是小说中的根据需要出现的人物,那么第四个作者“曹雪芹”是不是也是类似的情呢?笔者认为,非常有可能。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前三个作者故意“假”,目的就是突出最后一个真的。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笔者当然不能否认这样的推断,但是,如果非要说这种情况也存在的话,起码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存在。换言之,到底是哪种情况并不能确定,既然不能确定,冯其庸等人把《红楼梦》的著作权给了曹雪芹就是一件很不严肃的事情。
然而,笔者还是坚持曹雪芹也是一个小说中人物的名字,理由如下:
在《红楼梦》中,用谐音应该是最常见的手法之一,空空道人、孔梅溪用了谐音应该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那么,曹雪芹是否也运用了谐音呢?笔者认为,曹雪芹应该与前三个作者一样,也是一个虚构的名字,由于情节或叙述的需要而虚构的一个所谓的“作者”,也用了谐音。
“曹”谐音“嘲”,“雪”谐音“谑”,“曹雪”就是“嘲谑”的谐音。“嘲”的本意是谑,《说文》解释为“嘲,谑也。从口朝声。”“谑”的本意是戏,《说文》解释为:“谑,戏也。”也就是说,这两个字本意都是“戏”。
“芹”在《说文》中解释为“楚葵”,是一种植物。《吕氏春秋·本味》中有“菜之美者,云梦之芹”的记载。《列子·杨朱》记载:“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后用“献芹”或“芹献”表示赠人的礼品菲薄,以示诚意,再引申为“微薄之意”,指自己的建议或者观点浅陋,是一种谦称。比如辛弃疾的《美芹十论》虽然具有很高的政治、军事价值,但自己称之为“美芹”,“美芹”者,美意也。周汝昌先生也写过《献芹新札》,发表于《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3辑上,这里也是自谦之意,与辛弃疾《美芹十论》的意思相仿。同理,曹雪芹者,戏言之意也。
因此,“曹雪芹”三个字合起来就是“戏言之意”,与作者所谓“满纸荒唐言”其实是一个意思。当然,如果直接把“雪芹”二字理解为“献芹”,把“曹”理解为“草”(即“粗糙,不细致”或“草率”之意),合起来就是“草献芹”(即“草献菲薄之意”)也勉强可以解释得通,但毕竟谐音有点勉强,不若“嘲谑芹”(戏言之意)更为顺畅。
可以聊备一说!但无论如何,曹雪芹绝对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理由有三:第一,曹寅家谱压根不存在一个叫曹雪芹的后代。第二,作为一部有别于历史演绎类的纯虚构的小说,全文没有一个真人,曹雪芹怎会例外?第三,作者为避文字之祸一再强调假语村言,无年代可靠,怎会出现真名以授人把柄?第四,曹寅有一个红学家三缄其口避而不谈的字叫“雪樵”,那么他的孙子(姑且这样叫)会明目张胆不加避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