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学者的马融,为什么要到偏僻的下辨道来讲学

贾玉民

在今天的甘肃成县(古称下辨道)的广化村,马融是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当年,马融不仅在广化村的广化寺坐帐授过业,还给卢植、郑玄这一干顶级学者作过学术启蒙;而千古宰相诸葛亮,据说还是他的再传弟子呢!

只可惜,今天的人,除却学术界,已对马融的早年经历了解无多,仅有的一点信息,也全部来自范晔的《后汉书·马融蔡邕列传》。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虽然对马融也有零星记载,但史料多半还是来自《后汉书》。

马融是什么时候到下辨道(今甘肃成县)的?

《后汉书·马融蔡邕列传》透露,马融是汉永初二年(公元106年),被大将军邓骘看中欲召其为门客的,只缘他不喜欢邓骘这个人,便拒绝了邓骘的招聘而跑到下辨道广化寺坐帐授业的;而到了汉永初四年(公元108年),马融那时已被当朝皇帝召回都城洛阳,担任了朝廷的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也就是说,马融在下辨道广化寺坐帐的时间,只能是在汉永初三年(公元107年)这一年,或其前后。

那么,马融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到偏僻遥远的下辨道广化寺来坐帐授业呢?

有几点背景知识需要交代一下。

其一,马融是汉章帝建初四年,即公元79年生人。到永初三年,即公元107年这一年,刚满28岁。应该说还是个年轻人。

其二,《后汉书·马融蔡邕列传》记载,青年时代的马融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学问艰深,且相貌英俊,在老家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一带很有名气。

其三,马融是挚恂、班固的门生;作为老师,挚恂后来犹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马融。此足见,那时的马融在老师心目中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那么马融当时为什么要选择到下辨道来坐帐呢?

有民间野史说,马融早年间在家乡扶风有个大师兄叫姚翌,当时正在下辩道担任道令。所以,马融有可能是受同窗姚翌的邀请,到师兄任职的地盘坐帐授业,这个判断应该说是合乎情理的。

有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再来看马融在下辨道广化寺这一年,究竟做了些什么。

《后汉书·马融蔡邕列传》记载说,马融天性好为人师,坐帐授业是他一生都不曾放弃的爱好。而且,马融的坐帐与他人的坐帐还很有些不同:因为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大学者,又是挚恂、班固的得意门生,所以马融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数量多得惊人,以至有时学生都无法进入讲堂直接听课,而是由里面的学生给外面的学生一级一级传递老师的话。——马融在下辨道广化寺的坐帐,是不是也达到了这水平呢?此话须留到后面说。

史料记载,和当年的孔子一样,马融在授业方面也是个倡导素质教育的大师。《后汉书·马融蔡邕列传》记载说,马融擅长演奏琴瑟,喜欢鼓吹笛箫,且性情放达率真,又不拘儒士礼节,以至他在前堂讲课,隔着纱帐,后面竟站着一排歌女助兴。这很让一些正统儒家弟子对他有看法。但马融依然不管不顾,很有名士派头。与此同时,马融还是个讲究华丽服饰、喜欢豪华居室和美味佳肴的人。对奢华的向往,是他一生的追求。

但以上这些情状,估计马融在下辨道广化寺授业期间是没有能够实现的。因为马融到广化寺的那年(公元107年),适逢武都郡西边的羌人部落不时窜犯大汉边境,下辨道遭受战争侵扰,地方上都“米谷踊贵,道殣相望”了,马融再有能耐,这种情况下还想撑面子摆谱儿,估计是没有可能的。

范晔《后汉书·马融蔡邕列传》对这一点也有简要描述,说战乱不仅让马融在下辩道没能享受上豪华富贵生活,甚至连温饱也一度成了问题。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融这才想起他当初拒绝大将军邓骘的招聘,实在是一大失策。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于是,他决定打道回府,重找大将军邓骘再应聘去。

这就是公元107年马融在下辨道广化寺的大致经过。

马融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经学大师。下辩道广化寺的坐帐授业,是他年轻时的一段人生经历,虽说不上很辉煌,但也绝不能说就很暗淡。——毕竟,一代大师的马融历史上的的确确到过下辩道广化寺,而且前前后后待了一年有余,这对甘肃成县这个直到今天也仍不发达的小地方,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马融在中国历史上实在太有名气了。

马融在离开下辨道广化寺以后,还有过哪些有趣的经历?《后汉书·马融蔡邕列传》记载说,永初四年(公元108年),马融重新回到洛阳后被任命为校书郎中,就是国家图书馆典校秘书。这期间,当朝天子汉安帝刘祜年龄还很小,朝政由其母皇太后邓绥主持,太后的弟弟邓骘仍然是大将军。

马融对校书郎中这一职务显然不是太满意,于是在元初二年(公元110年)写了一篇文章叫《广成颂》,肆意嘲弄当时的朝政。这事让31岁的皇太后邓绥听了很不舒服,甚至有些厌恶。马融眼瞅仕途升迁无望,恰好这时他同胞哥哥的一个儿子忽然得重病死了,马融籍此向太后请假,说要回老家扶风去看看。邓太后听了又很生气,认为马融这是在羞辱朝廷给他的任命。于是下令将马融彻底禁锢,不得再升迁。

这一冻结就是10年。直到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41岁的皇太后邓绥与世长辞,汉安帝刘祜亲自执掌朝政,这才把马融重新召回,先在洛阳作了一阵侍从郎官(皇帝的侍讲官)。接着,又派往甘肃作了一任武都郡太守,时间大致在汉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前后。

这期间,55岁的马融不仅认真履行自己的地方官员职责,而且对一些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表现出极大兴趣。比如,这一年,盘踞在武都郡西北方向的西羌地方势力,不时发动对武都边境的进攻。为了稳定边境,汉宣帝打算任命马贤为征西将军率军前去平叛。当时朝廷很多大臣都对马贤的军事才能不怎么看好,但谁也不敢给皇帝当面提这个醒。

这时,身居武都郡太守的马融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说:马贤将军一向优柔寡断,此番派他平定西羌叛乱,只怕会出师不利。皇帝说:那你看派谁去比较合适?马融说:我愿意带领五千被马贤淘汰下来的士兵从关东进攻西羌,保证一个月内平定西羌叛乱。皇帝听了一笑置之,认为马融是在说胡话,仍坚持让马贤担任征西将军,全权负责西线战事。

果然不出马融所料。不到一个月,前方传来消息,汉军在前线死伤惨重,马贤父子双双战死沙场。这时的汉宣帝才知道马融先前的建议不是胡话,立刻另派赵冲继任征西将军,才将败局挽回。马融据此得到皇帝赏识,被从武都郡调回洛阳,担任了朝官郎中。此事在《后汉书》和《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估计不会是谣传。

马融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经历,是他在65岁的时候,忽然被汉桓帝任命为南郡太守。南郡是东汉的一个行政大区,管辖范围在今湖北荆州一带,其当时的治所就在现在的荆州城。这期间,马融一边作地方行政长官,一面旧病复发,在荆州城里设帐授业,大办其私学,高潮时据说学生数量竟达千人之多,其中还有不少是女学生。马融的很多风流韵事,大半也都是在这个期间发生的。

但是,马融在荆州城里的好日子,没能维系几年,就匆匆结束了。——马融又得罪权贵了。这次,马融得罪的是大将军梁冀。梁冀是东汉历史上著名的小心眼将军,他暗里使人告发马融在南郡贪赃枉法、收受贿赂、败坏风气,结果被朝廷罢了官,且一下流放到了西南边疆。——后来,幸亏赶上新皇帝完婚大赦天下,马融这才从流放地回来,被重新安排在国家图书馆作了一个小小仪郎。不久,因年老体弱,告老还乡,在家继续从事教育和著述工作。

汉安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马融在家乡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无疾而终,享年88岁。

参考资料

〔1〕《后汉书》范 晔 著 中华书局1990

〔2〕《资治通鉴》司马光 著 商务印书馆1990

〔3〕《太平御览》李 昉 著 三联书店1982

〔4〕《成县志》编委会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