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

1907 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上,塞尚的回顾展变得极具纪念意义。一年前,画家在野外写生,突遭暴雨,在回程路上他不慎摔倒,一辆路过的马车把他送回家。不久后,67 岁的塞尚便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这场沙龙举办的三个星期内,诗人里尔克多次参观了塞尚的展厅。没错,就是那个说出“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的诗人。事实上,他还曾担任雕塑家罗丹的秘书,后被诗人奥登视为“十七世纪以来最伟大的诗人”。

当时,里尔克在塞尚的画作前流连,突然内心感受到一种火焰般的灼烧,他把这种感觉描绘为“奇怪而幸运的领悟”。这场相遇后,里尔克就以塞尚作为自己的最高榜样,几近发狂一般,天天去反复观看那些画作,同时写信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在信中里尔克谈到了他观看塞尚作品的体验:“他往往从最暗的颜色开始画,用一层颜色盖住上一层颜色的深度,又在此之上延伸出另一层颜。这样反复多次,直至逐渐形成了另一种迥异的图案元素。”

众所周知,塞尚偏爱为果实创作静物,因为摆放诸如梨、苹果等生命力持久的自然物,更便于画家对造型进行观察与分析。塞尚曾许下豪言:“用一个苹果,我就可以颠覆整个巴黎!”

不惑之年,塞尚离开了巴黎,返回幼年居住的艾克斯。隐居乡野,促成塞尚画出了晚期最重要的一批作品,包括《圣维克多山》、《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穿红背心的少年》等。

这些画作见证了塞尚前所未有的观看之道,后继的画家们从中不断汲取养分,而诗人里尔克从中找到了另外的启示。

回到彼时彼刻的巴黎,当里尔克在展览与塞尚相遇,他正在创作平生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小说《布里格手记》。这部小说对里尔克意义重大,而在写作期间频频重返塞尚的作品,这显然对他产生了诸多影响。

塞尚的绘画不是对自然的单纯模仿,而是对其进行调整。塞尚的伟大发现在于: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自然变化的种种暗示,但又不必屈服于自然的权威之下。

相反,一旦接受了自然变化的暗示,他就可以像音乐家一样自由地转调。塞尚追求的属于一个精神价值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可公度却又平行。塞尚曾言“描绘自然并不是原样照搬,而是表现出你的感受。”

受到塞尚艺术理念的影响,里尔克也在发展着他的文学创作。于他而言,诗歌不仅仅是情感或对感情的模仿,而是经验。在这种经验里,凝结着不计其数的观看与感受,直至“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

最终,在那场塞尚展之后的第三年,里尔克完成了他的自己的文学作品《布里格手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