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
看久了会写诗的
往期精选
2021\09\16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 古诗词赏析
虽然已经见识过不少诗词,但诗词君还是忍不住感叹:汉语言太奇妙了,准确来说,是古诗词太神奇了。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再简单不过的十个字,再熟悉不过的几个意象,然而经作者这么一组合,每个字都在发光,散发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艺术魅力。读后,零散的字词刹那间便连缀起来,一个全新的场景由此而生,我们不知何时身处其中,却早已成了诗中之人。
一起欣赏唐代诗人马戴的《灞(霸)上秋居》:
灞(霸)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注:“何门”一作“何年”
作者马戴,晚唐诗人,尤善五律,翁方纲评其五律“直可与盛唐诸贤侪伍,不当以晚唐论矣”。我们知道,诗歌发展到了晚唐,风格渐趋柔靡僻涩,可马戴的诗就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先看首联: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二句点题,写的是秋天特有的一种景象:秋天的傍晚,风雨消停之后,天空有几行雁阵移过。“灞原”即灞(霸)上,也叫灞陵原,位于灞水(河)边的高原上,也就是现在的白鹿原,这里曾是古代送别之地,故成为离别的代名词,又因仕子求学多寄居于此,故又成为科举仕途的象征,对于屡试不第的诗人马戴来说,秋日的灞原更易惹一肚愁肠……此时,秋雁的出现便意料之中,秋雁所承载的秋思也在不经意间弥漫全诗。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前面有风雨、有雁行,到这里才把镜头慢慢转向画面中的人物,这个异乡游子身上分明写着两个字——“孤独”。
“落叶——他乡树”,一片没有感情的落叶,尚能入土归根,为何时刻都在眷恋家乡的游子,偏偏漂泊在异乡?“寒灯——独夜人”,寒灯一盏,已是凄凉,奈何灯下还有一个孤独的人,这该是何等的凄惶啊。“他乡”二字,极为刺眼,写尽了羁旅之苦;“独夜人”与“寒灯”相对,又把孤独之情刻画透彻。
读到这两句,诗词君又想到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相较之下,司空曙句除了孤独凄凉的情调外,还有意无意地将“雨中黄叶树”之衰飒与“灯下白头人”之衰残,进行了类比,手法更为巧妙。诗友们更喜欢哪两句呢?欢迎留言评论。
接着来看,“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作者明白地点出“空”、“孤”二字,进一步写环境之岑寂与内心之寥落。
“空园白露滴”,有点类似于王维的“雨中山果落”,这种大自然的声响,必须在心与物俱静时方可听到,不同的是,前者的“静”偏向于死寂,甚至到了可怕的境地,而后者的“静”有种空灵之感,呈现出天籁之美。
“孤壁野僧邻”,这句就越发的可怖了,作者表现心中孤独,不说整个灞上只有自个儿,偏给自己安排一个邻居,这个邻居若是普通的乡野村夫也就罢了,毕竟野火味十足,不至冷清;可他偏是位孤僻的野僧,不与凡人打交道,不染红尘之气息。这样一来,作者的处境就不用多说了。
至此,孤独之感已到达最高潮,可读者还是不明白,作者为啥这么孤独呢?所以,末句作者说“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我”来长安求仕已经呆了好久,可一直找不到进身之阶,真实愁死人了。“郊扉”即郊外住宅,也即“灞上”,“致此身”出自《论语》“事君能致其身”,用作出仕之典,作者叹“何门致此身”表示进入仕途没有门路,这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才是最让人窒息的。
最后再重复一下问题:“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和“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你更喜欢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