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为何留下国外进贡的大象和犀牛,而狮子都被“退货”了
“志士难挥落日戈,大明碧血满山河”。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腥风血雨、气吞山河的故事。除了气壮山河的故事,还有不少稗官野史,比如,国外为了表达对明朝皇帝的尊敬,进贡大象、犀牛等动物,但狮子都被皇帝退货了。您可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外国的进贡制度怎么来的?历史资料中“进贡”的确切起源非常模糊,但繁华的唐朝时期,却记载过许多的“进贡”趣事。
因为唐国力鼎盛,威加四海,每到节日庆典时期,西域各国纷纷前来朝贡。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收到一只康国进献的“狮子”。狮子体型庞大,形象威猛,有兽中之王的美称,它还是佛经故事中的“瑞兽”,可惜中原狮子数量稀少,所以李世民见到威风凛凛的雄狮,高兴不已,特意让大学者虞世南作赋纪念。
武则天执政时期,收到一只大食国进献的“狮子”,和许多奇珍异兽。按照传统来说,中原皇帝收到小国表示“臣服”的礼物,应该照单全收,再册封对方封号、赐予金印,和一定数量的财物赏赐,作为回报,显示大国气度。武则天为何会退掉部分奇珍异兽——狮子?
而明朝时期发生的一件“退货狮子”事件,终于让后人知道答案。
原来在明朝弘治年间,明孝宗在位时,发生过一件反常的事情。西域小国撒马尔罕千里迢迢,给明朝带来一头狮子作为贡品,但明宪宗却死活不肯要,要求“退货”。为什么他会执意拒绝这头狮子?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明朝早中期,综合实力强大。经过“郑和下西洋”等一系列外事活动后,明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迅速扩大,所以,送给明朝奇珍异宝,想要结交明朝的小国家也越来越多。
比如: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哈烈国送来一头狮子。朱棣非常高兴,他为了彰显大明盛世气象,吸引更多的国家前来进贡臣服,把“厚往薄来”定为接待外国使臣的基本原则,又给使者赏赐,又让文人雅士写诗赞美。他还立下了规定:“外国使者只要进入明朝境内,吃住行全免费,还可以获得极为丰厚的赏赐。”
规定一出,前来明朝送狮子的使者越来越多,却也因此生出了许多龌龊的心思。
根据《中国纪行》记载:“帖木儿王朝献给明朝一头狮子。”之后,居然就获得了明朝赏赐的30大箱器物,包括绸缎、布匹、铠甲、铁器、瓷器……足足有100多种商品。他们将赏赐物卖给自己国家的商人后,得到了惊人的财富。
为了谋取更多“利益”,历史版图上和明朝没有丝毫瓜葛的鲁密国,都千里万里向明朝进贡狮子。西域国家撒马尔罕隔三差五就送来一头狮子,得到赏赐后还不满足,胃口越来越大,声称狮子是高价从瓦剌国换来的,“值银二万”,运送狮子路上“远走七年,多受辛苦”,运费就花了“三千两银子”,让皇帝给他们报销。
由于这些人的举动越来越频繁,也终于引起了明朝大臣的注意。他们主动研究西域等国的信息,这才发现国外狮子、老虎、猴子等动物在西域等国遍地都是,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物,使者故意用“狮子”来骗中原皇帝,只是为了钱。皇帝明白过来后,非常恼怒。
弘治二年,西域小国撒马尔罕使臣又带着一头狮子,来到嘉峪关。此时的皇帝已经明白使臣的目的,哪里还肯上当?所以明孝宗接到禀报后,立刻下旨:“阻其使臣,尽却所贡”,执意“退货”,此事也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却贡狮”事件。
几年后的撒马尔罕使者还不死心,他们又转走海路,想要将狮子运送给明朝。明孝宗派人将他们拦下来,使臣却铁了心赖在驿站不走,白吃白喝许多天。明孝宗这才狠下心来撕破脸皮,直接立下规矩:“送狮子的一律挡驾,狮子等兽,日用羊二只饲餋,以十年计之计,用羊七千二百只”,同时还“拨校尉五十名看守狮子房”,“此皆无益之费所当省者”。
尽管明朝的皇帝地位尊贵,享受繁华,面对厚脸皮的“送礼”友人,却也很无奈啊。不过昔日皇帝才能看到的珍禽异兽,如今,我们在动物园里,就可以直接欣赏耍玩,这也是我们现代人的幸福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