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在医学上又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是一种以肢体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迟缓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此病好发于50~6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男性多发于女性,起病缓慢,逐渐发展。震颤麻痹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脑,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另一类为震颤麻痹征候群。

[发病原因]

本病致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脑组织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的变性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脑萎缩患者,常常并发震颤麻痹。

2.脑部病变。如脑炎、脑动脉硬化、颅脑损伤等脑代谢障碍等,都可以成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3.脑部肿瘤。如脑基底节肿瘤,压迫大脑某些神经,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

4.药物中毒。某些药物如吩噻嗪类药、抗忧郁剂、服用利血平等过量,可导致脑部神经受损而发生此病。

5.化学物质中毒。如锰、汞、二硫化碳、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中毒以后,常会继发本病。

中医认为本病为年老肝肾阴亏、气血虚乏、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或由痰热动风、风痰邪热阻滞经络而发,可归属“颤证”、“痉病”范畴。

[临床表现]

震颤麻痹属于一种慢性病,患病之后,病程可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其主要症状有:

1.震颤。这是本病的一个突出症状,也是首发症状。震颤最初从上肢远端开始,尤其手指的震颤最为明显,而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上、下肢体,最后还会波及到下颌、口唇、舌及头部。上肢的震颤往往比下肢明显。手指震颤时,有些象在手掌内搓丸子,所以又叫“搓丸子震颤”。在疾病早期,震颤只发生在肢体静止状态,肢体随意运动可暂时停止。如果情绪激动,会使震颤加重,而在睡眠中震颤则完全停止。

2.强直。肢体伸肌和屈肌的肌张力增高,关节活动不灵活,动作显著变慢,而且会累及到四肢、躯干、颈部和面部肌肉。因此,患者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姿态。如头颈部向前低倾、躯体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不弯、膝关节屈曲等。

3.运动障碍。因患者的肌肉僵直,上肢不能做精细动作,所以表现为写字困难,写字弯弯曲曲,字越写越小,称为“写字过小症”;患者还常呆坐,面部表情呆板,不眨眼,双目向前凝视,犹如头戴假面具,形成“面具脸”。此外,有口、舌、咽的肌肉障碍,故表现出流涎、甚至吞咽困难。还有走路时下肢拖曳,并随着病情的发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迈步非常困难,而一旦迈步后则以小碎步向前冲走,并且越走越快,不能立即停步或者转弯,故又被称作“慌张步态”。在慌张行走时,两上肢屈曲,几乎没有摆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4.其他症状。有的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表现有顽固性便秘,大量汗出,皮脂溢出增多,语言表达困难等。

[预防措施]

震颤麻痹属慢性疾病,一般很难自行缓解。有时病情暂时停止进展,也有在某一阶段发展特别迅速。因此,防止疾病的发展极为重要。

1.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如果疾病是由于长期用药引起,可以减少或停止用药。因脑部疾患所致者,应及时治疗脑部疾患或其他并发病。此外,还要减少或避免接触某些生物化学物品。

2.保持生活环境安静。做到思想放松,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避免紧张、激动、恐惧、忧伤等不良刺激,防止干扰,经常听些轻松、优美的音乐,参加适宜的娱乐活动。

3.戒除烟酒。坚决戒除烟酒,少饮茶水及咖啡之类的兴奋剂,以保护大脑的神经细胞。

4.注意饮食营养。在主食方面,常吃八宝粥、龙眼粥、海参粥、山药粥等;多食补精血之品,如猪肉、猪肝、牛肉、鱼肉、蛋类;蔬菜方面则以清淡为宜,如西红柿、白菜、胡萝卜、豆芽、紫菜等,忌咸辣之品;平时常饮用甘泉水、各种水果汁、蜂蜜或牛奶等。

5.加强体育锻炼。疾病早期,多作主动运动,锻炼四肢;常沐日光浴、空气浴或温泉水浴,以增强体质,促使症状缓解,坚持散步和气功锻炼。

6.防止继发他病。外出时,要防止摔跤骨折。对晚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做到勤翻身,作被动运动,以防褥疮和肺炎的发生。

[治疗方法]

1.西药治疗。震颤及肌肉强直、多汗、流涎者,可选用安坦,每次1~2毫克,日服3次;左旋多巴对震颤麻痹各种症状均有效,尤其是运动障碍者,每次250毫克,日服3次,但该药有副作用,故不宜多服、久服;金刚烷胺对震颤麻痹各种症状也有一定效果,尤其是肌肉强直和运动减少者,每次100毫克,日服2次。以上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手术治疗。当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定向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后也只能缓解震颤,部分病者仍可复发,所以,一般不提倡手术。

3.中药治疗。有针对性的选择中药内服,可以改善本病的症状。如肝肾阴亏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四肢腰膝酸软无力者,宜选用大定风珠(白芍15克、干地黄15克、麦冬10克、阿胶10克、龟板10克、牡蛎20克、炙甘草10克、鳖甲10克、麻仁10克、五味子50克、生鸡子黄1枚),滋补肝肾,育阴熄风;如气滞血瘀者,表现为肢体疼痛不移,屈伸不利,动作缓慢,可选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10克、川芎8克、桃仁6克、红花8克、甘草6克、羌活10克、没药6克、当归10克、灵脂6克、香附5克、牛膝15克、地龙10克)以行气活血,通络熄风;若痰湿内盛见有胸闷脘痞,泛恶欲吐,痰多流涎者,宜用导痰汤加减(半夏12克、天南星10克、枳实8克、茯苓12克、桔红10克、甘草6克、生姜三片)以豁痰通络,熄风定颤。

4.体针疗法。取百会、风池、肝俞、肾俞、合谷、三阴交、太冲等穴,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间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5.头针疗法。选顶中线、顶颞后斜线,用毫针刺并接通电针(或激光针、微波针),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6.药膳调养。震颤麻痹日久者,可用鸡头羹粉进行调养,制作方法:芡实米50克研粉,羊脊骨一副带肉,先煮羊脊骨熬取汁,再将芡实米粉调入汁中,酌加姜、葱、酱油佐料调和,煮热食之。头晕目眩,耳鸣不聪者,可自制桑仁粥(鲜紫桑椹60克、糯米60克、冰糖少许),方法是:先将桑椹洗干净,然后同米入搪瓷锅或砂锅共煮成粥,入冰糖煮化,忌用铁器,粥煮好后温服,日1~2餐。

7.功能训练。鼓励病人经常活动躯体四肢,通过转球、弹琴、跨步、鼓腮、自我按摩等训练方法,增强肌力。亦可有意识地大声讲话,以训练发音,以促进身体的健康,达到治疗目的。

8.单方验方。患者亦可根据具体情况,经常服用天麻丸,每次4粒,日服3次;杞菊地黄丸,每服6~8粒,日服2次。还可用蜈蚣、全蝎等量,洗净烘干,研细面,每服3克,日服3次,以温水送下。

(0)

相关推荐

  • 周仲瑛熄风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肺癌脑转移

    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有些患者甚至是先发现脑部转移癌,而后才查出原发病灶是肺癌的.肺癌脑转移者预后差,其临床表现常随着转移的部位及转移的范围不同而不同.常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复视,甚则意识障碍 ...

  • 帕金森病吃了几个月中药治愈了,是怎么回事?

    古先生,男性,72岁.右侧肢体震颤伴行走不便3年,加重10天.3年前始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震颤,以右下肢开始,呈节律性抖动,渐累及右上肢,震颤多于静止时出现,精神紧张时加重,并有行走笨拙.缓慢,走路时起 ...

  • 挑战帕金森:中医治疗肢体震颤麻痹的3对验药

    小编导读 今天是世界帕金森日,虽然我国古代并没有帕金森这一病名,但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前人注意并观察到了肢体震颤麻痹的临床症状,并探索总结了相应的方剂和药物,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积累了宝贵经验. ...

  • 针灸治疗震颤麻痹之2:分为几个类型?用什么穴位?针灸手法?

    针灸治疗震颤麻痹之2:分为几个类型?用什么穴位?针灸手法?

  • 一种治疗痰火动风所致震颤麻痹的中药方.pdf

    一种治疗痰火动风所致震颤麻痹的中药方.pdf

  • 治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

    发表者:赵东奇 434人已读 39.1 二白丹参汤 [来源]高辉远,<湖北中医>(6)1993年 [组成]玉竹.白芍.白术.丹参.葛根.山药.天麻.法半夏各10克,木瓜.龙骨(先煎).牡蛎 ...

  • 震颤麻痹的中医治疗办法

    震颤麻痹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的疾病,如果出现了震颤麻痹的症状,一定要提起注意,积极治疗,相比于西医的治表,和严重的副作用,中医以其能根治病因,调理气血,无副作用,而占有优势.震颤麻痹分很多种,下文我们将为 ...

  • 三九、治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秘方(4首)

    三九.治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秘方(4首) 39.1二白丹参汤 [来源]高辉远,<湖北中医>(6)1993年 [组成]玉竹.白芍.白术.丹参.葛根.山药.天麻.法半夏各10克,木瓜.龙骨 ...

  • 左归丸治疗脑鸣、痴呆及震颤麻痹医案

    左归丸由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版胶组成,为滋阴补肾名方.笔者临床体会,应用左归丸先改用汤剂治疗症状缓解后再用丸剂巩固治疗多种疑难顽症,只要方证合拍,投之常常取效.   ...

  • 制颤汤——主治震颤麻痹(帕金森病)

    组成:润玄参,生熟地,杭白芍,水蛭,土鳖虫,广地龙,巴戟天,黄芪,鸡血藤,制胆星,石菖蒲,炒枳实,大黄,炒竹茹,甘草,生龙牡,僵蚕,全蝎,蜈蚣. 功效:益气活血,熄风止颤. 主治:震颤麻痹. 方病述略 ...

  • 制颤汤——主治震颤麻痹(帕金森病)组成:...

    制颤汤--主治震颤麻痹(帕金森病) 组成:润玄参,生熟地,杭白芍,水蛭,土鳖虫,广地龙,巴戟天,黄芪,鸡血藤,制胆星,石菖蒲,炒枳实,大黄,炒竹茹,甘草,生龙牡,僵蚕,全蝎,蜈蚣. 功效:益气活血,熄 ...

  • 震颤麻痹 中医治疗方法大全

    震颤麻痹归属中医"颤证"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本病庸风象,与肝有关,此论一直为后世所宗.关于本病较明确的记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