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白描纪实散文《狐朋狗友》之七:红丝线
著名作家白描授权 专栏
《狐朋狗友》之七:
红丝线
墩墩是两人谈朋友的时候,从通县宠物市场买来的,一只西施和京吧的串儿。黑白花相间,大眼睛,大舌头,肉乎乎一团,跑起来像只绒球在地上滚。最逗人的是鼻子,像是用泥捏好了,又用大拇指重重地摁了一下,瘪瘪地塌了下去。男孩叫大伟,女孩叫芳芳,两人是大学同班同学,都学法律。墩墩很可爱,重要的是,它是两人爱情的见证,因而都很喜欢它,将它奉为掌上明珠。
人的感情可不像狗那么稳定,两人只热恋了一年。大伟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见习律师,芳芳没干法律,自己开了一家以推销碎纸机为主的办公用品公司,一个奋斗着想早日拿到律师证,一个急着要把生意拓展开来,都有很现实的目标,忙了,接触少了,两人之间的温度便开始下降,最终大伟对芳芳说:我们俩都是太看重事业的人,长远看我们在一块不合适。芳芳没说话,本来她想说点什么,她想挽救两人的关系,但最终什么也没说,两人就这样分手了。
分手后,芳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墩墩送到母亲那里去喂养。
墩墩在她身边,让她总忘不了大伟。它跑动的时候,她就想起大伟穿着一双拖鞋,吧嗒吧嗒跑,逗引墩墩满屋子追他;它挠阳台门,她知道它想出去“观光”了,过去大伟把阳台叫“观光台”,他常抱着它站在阳台上看大街上的车水马龙,说是“观光”,每次墩墩都格外兴奋,现在只能是她抱它去“观光”了;一天她见墩墩兴致勃勃叼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玩,拿过来一看,是大伟的一只袜子。两人分手后,她将大伟的东西都从小屋筛拣出来还给了他,不知怎么就拉下了一只袜子,也不知墩墩竟从哪里搜寻出来。墩墩总是和大伟联系在一起,它不在眼前,心也许就静了。
大半年过去,就在芳芳的心情如期望的那样渐渐归于平静的时候,墩墩却出了事。
它先是懒得动,吃饱就爬在那里,慢慢地芳芳母亲发现它走路两只后腿有点瘸。去看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胆固醇太高,严重缺钙,免疫力下降。问题出在偏食上,墩墩从小就爱吃鸡肝,芳芳大伟便喂它鸡肝,到后来它只认鸡肝,其它什么都不理不睬。芳芳心疼墩墩,又把它接回自己的小屋,四处求医,悉心照料,打针吃药,可墩墩的病非但不见减轻,反而愈见严重,到最后竟发展到后肢瘫痪,大小便失禁。
为了给墩墩治病,芳芳带它跑遍了北京有名的宠物医院,还跑过天津,求助过给人看病的中医骨科老专家。芳芳殚精竭虑,医生们尽心尽力,但墩墩的病却不见起色。最后医生们不得不悲观地告知芳芳,墩墩就这个样子了,能活下去,就是个奇迹。
芳芳公司的事情并不顺,她每天除了打理公司的生意,便是伺候墩墩。由于墩墩大小便失禁,她总要不停地为它擦、为它洗。有时它又便秘,她便用温度计一点一点为它抠哧下来。墩墩失去自理能力,她不能将它单独放在小屋里,每天上班,像抱一只病孩那样将墩墩抱上车,到了公司先在地上铺好毯子,将它安顿好。过去带墩墩去楼下遛弯,她和大伟总要为它将被毛梳理一番,然后再将它头顶的长毛扎起来,以免遮挡它的眼睛。扎毛的绳儿是用红丝线拧成的,扎上几道,墩墩脑顶儿上便有了一个挺挺的小辫儿,外边人一见,会说:“瞧,这小狗像个漂亮的小姑娘!”现在墩墩不能出去遛弯了,但在芳芳眼里,它还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每天还要为它扎小辫儿。
一天,芳芳回到小屋已经很累了,伺候墩墩吃过喝过,又给它洗了澡,却懒得给自己弄吃的。刚在沙发上躺下来,电话响了。她没有想到,这个电话是大伟打来的。大伟在电话上说,他刚从同学那里听说到墩墩的病情,听说到她照料墩墩的情形。他说他想来看看墩墩。她犹豫了一下,答应了。
很快,大伟就来了,看到墩墩瘫了的样子,他流下了眼泪。这是两人分手后的第一次见面,话题主要围绕墩墩来谈。听芳芳讲她会一直把墩墩照料下去,决不会舍弃它,大伟的肩头抖动了一下。临离开时,他试探地问能不能允许他常来看看墩墩,她点了点头。
此后,大伟有空便来看墩墩,帮芳芳照料它。两人虽曾热恋过,但在交谈中,都在有意回避感情方面的话题。芳芳从同学那里,了解到大伟和她分手后谈过一位女朋友,但不久就吹了,据说是大伟总打不起精神。现在这一对旧日的恋人又走到了一起,但只是为了墩墩。
再后来的一天,大伟说所里装修办公室,他不用去上班,让芳芳把墩墩留在小屋里他来照料。芳芳下班回到小屋,见大伟给墩墩洗了澡,吹了风,正在给它扎小辫儿。他动作笨拙地捏着红丝线绳儿,小辫儿扎得歪歪扭扭。芳芳扑哧笑了,请他让开,她重新来扎。就在他把红丝线绳儿交给她的时候,他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问:“往后我能天天帮你给墩墩扎小辫儿吗?”说完好象怕她不明白,又强调了一下:“我是说天天。”芳芳愣怔着,还没有回答,他已经把她揽在怀中。
她没有拒绝。
白描,作家、教授、文学教育家、玉文化学者。曾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玉雕专业委员会会长,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书画院执行院长,兼职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
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文学教育之外,长期从事玉文化研究和玉雕艺术评论工作,出版和发表玉文化专著《翡翠中华》《中华玉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尊荣徵徽》《玉演天华》等。连续多年主编《中国玉器百花奖获奖作品集3》并担任总鉴评,多次主持全国性玉文化论坛。
微风轩书香社,专注签名书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本栏目广告热线:1559202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