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与道合(1)谈谈三体式
(2010-11-08 10:53:06)
为什么叫三体式?有多种说法。愚意以为来自老子。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解释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这种说法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说法并不一致,在后一种说法中,没有三的位置。老子的说法是对的,看看太极图,阴阳鱼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在这线上是不阴不阳的,所以,阴,阳,和它们的界面(也就是中阴中阳或不阴不阳)一起就构成了三。只区分阴阳是不够的,必然存在一个中间的状态,或中和的状态,它虽然是短暂的(因为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客观存在的。故三体式来源于老子的“一生三”说,有些道理。无极为道,虚无,一轴立起,便是一,此时全身是没有方向的,到站三体式,左右手脚分开,便有了阴阳,是二,同时也就有了三。三体式讲六合,归根到底是阴阳相合,这就是那个三。也有天,地,人三才之说,也有可取之处,即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是人。所以人练拳时,要头顶天,脚立地,百会接天,接天之气,涌泉接地,借地之力。虽然只是人在练拳,却是天,地,人三位一体,故曰“三体”。从人体本身来说,上,中,下三盘,根,中,梢三节,也是三体之意。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练拳要经过三层体验,即易骨,易筋,洗髓,或练筋,练气,练神三层体验,故也可称“三体”。诸多说法,也不矛盾,互相参照,对练拳都有好处。练法。从无极式始,左脚转45度成脚尖向正前方,以脚跟对准右脚的踝骨,而不是脚跟对脚跟,此点常常被忽视。身体其余部分仍保持无极状态,由于脚转动的关系,此时身体已经斜45 度面对前方了。重心仍在两脚间,双重。然后保持身体直立着徐徐向下蹲去,不可前仰后合左歪右斜,越直越好,靠着墙向下蹲更好,一直下蹲到大小腿之间的夹角为135度为最佳。不可再矮。事实上,如果身体姿势保持正确的话,再也就蹲不下去了。随着身体的下蹲,两手抬起到胸口处,或更高些,肘不可抬,仍坠着,两手虎口张开,除大指外,其余都指向前方,手指尖,脚尖与鼻尖在同一方向,为“三尖相对”。此式又被称为“四象”式:龙身,鸡腿,熊膀,虎抱头。此式要多停留些时间,不要忙着把手脚分开,把缩身的感觉多体会一会儿,气沉下去,精神集中起来,身体的重心收拢在脚跟上。因为无极式是站直了的,而往后开步打拳要的是缩劲,这中间有个转换过程,就是四象式。把自己的重心缩住,学会在缩的状态下调控自己的身体,找到这个感觉很重要。然后,开步,出手出脚,前手推,后手拉,如撕帛,又如拉弹簧;前脚与地摩擦着出去,但不能带出重心,于是就等于把重心“挤”到了后脚上,成为后脚支撑的单重。出手出脚时从头顶到后脚跟的这根轴要纹丝不动,头上可以顶一个装了水的瓶子,要不晃,更不能掉,总之重心不能带出去。那么有人会问,孙式三体式不是三七开吗?也就是重心分配是前三后七,如果重心一点都不带出去,这个三又从何而来?事实上,出去的手脚各带了一分半,加起来共是三分。由于只有三分,大头在后面,不会动摇整体重心偏移,但就是这三分,使得重心在似动非动之间,在阴阳相合的临界面上,顺中有逆,逆中有顺,一触即发,却又“引而不发,跃如也”,三体式之妙就在这里,虽然是站着不动,却又蕴涵着无限的动机。胯:站三体式,最重要的不是姿势的高矮,也不是前后重心的分配是否精确,而是后胯是否抽住了,后脚跟是否坐满了,坐爽了。现在大部分人站三体式后胯都有毛病,都没有做到极力抽住。前面说过,抽与松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种描述方式。后胯抽不住,轴就不正,气就沉不下去,根基就不牢。后胯真正抽住时,身体一定是斜45度半侧面对正前方的,而不会是正的。这种45度斜向前方是孙式拳的基本姿势,这是一个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看阴似阳,看阳又阴,既不太顺也不太背的姿势,不单是形意,太极,八卦也如此,因为都是来自三体式,有共同的基础。现在许多人站三体式都是后胯有毛病,没抽住,后脚跟没坐满,身体太正,这样,要一轴到底就很困难,轴在胯那里拐弯变形了。道理很简单,由于两腿一前一后,那么两胯的连线就必定与你手伸出去的方向有一个大约45度的夹角,如果你的身体太正(两肩的连线与面对的方向垂直),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的两胯连线不是斜对着前方,而是与前进的方向垂直了,胯不可能抽住,整个身体就过于顺而无逆,大平板对着前方,不符合技击的基本原则;再有就是胯斜着而肩顺过来了,肩与胯不合,轴在腰那里被扭曲了。我们说轴重要,是因为这是你的骨架,又是基准坐标,一切都要以之为准,轴有毛病,偏了,那么一切判断和反应就失真。而胯就是对轴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部位。胯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三个原因:一,它是承上启下的;二,它是全身最大最有力的关节;三,它的活动能力最强活动范围最大。整个轴上,头颈和胯是两处最最关键的部位,但头虽然居于领导地位,领起全身,但本身不承担多大重量,活动范围也有限,而且稍有不正一眼便可看出,纠起偏来很容易。胯就不同,本身在中轴之外(不在正中),承受着上半身的全部重量,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容易出偏,且在衣服的重重包裹中,有偏差不容易发觉,纠正起来困难,不是很有经验的老师很不容易发现。很多情况下,有些小毛病不用手摸都不容易检查出来。所以,学者在练习时对胯要格外注意。许多人担心,使劲抽胯会不会翻臀(撅屁股)?应该承认,在一开始腿力不够时,在所难免,但这也比扭着轴站不稳强。在老版的《太极拳学》上有孙老先生与孙存周先生父子推手的照片,上面孙存周先生就明显地在极力抽着胯,从外表看就是有些撅屁股,道理很简单,只有这样才能站得稳,才能和老先生推得起来,否则即使以孙存周的功夫也仍然站不稳。所以初学者不必担心翻臀的问题,先站稳了再说,等以后功夫长了,慢慢就会敛臀,切不可牺牲抽胯去照顾臀部的美观,莫“务虚名而处实祸”。等你的腰真正立直了,塌住了,胯自然不会有大的翻起,塌腰与抽胯是互相制约的“阀门”。头:顶头的问题与抽胯有类似之处,宁可在开始的时候过分些,也不要不足。开始时梗点脖子,不要怕人家说脖子僵直,总比曲颈勾头强得多。等待养成竖项的习惯后,再往回松一点,就恰倒好处。没有练过功的人头是顶不住的,没有人天生地,自觉地去顶头,所以“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先过点再往回找。头顶好了,肩,背,胸,肘都不会有大毛病,腰也能够被带起来了。肩:除了沉肩,松肩外,还有个缩字,“两肩里根极力后缩”,对这一点光靠肩本身找有困难,要和手,臂配合起来,就容易多了。缩肩与手臂前伸是对应互动的,手臂极力前伸时肩自然就在后缩。再与松和沉配合,实际上整个肩是在三个方向上运动:后缩,下沉和外开,光缩和沉还不够,还要向外开,撑开,撑圆。存周先生说过,形意是在十字中讨生活,一横一竖,一个横轴一个纵轴,上面是肩向外撑开,下面是胯向外打开,共同构成了横向的这个—轴,所以,若肩打不开,架子就搭不牢。有人会问,肩真的能开吗?当然能。而且,只有肩真正打开了,前面的松,沉,缩才有意义。沉,缩,开,在三维空间上的合力(两肩合起来看)把肩做成一个稳稳当当,下面有根的圆弧面,也就是把后背撑成一个拱形,这不就是含雄拔背所要达到的吗?臂和手:前手极力伸出,立掌,虎口撑开,拇指横平,另四指中食指上挑,其余三指在伸直的同时微向里扣,掌心不可外腆,要有从劳宫穴向内吸之意。小臂以平为度,不可倾斜,肘自然下垂,既不能翻起来,也不能过分里裹。上海王禧奎先生曾经说,前手整个应该像从腰上直接长出来的,非常形象,到位。肩完全松开,力的传递中间没有丝毫的阻碍,根节发的力可以直接达到梢节,在大小和时间上都不打折扣。后手臂自然弯曲,不可翻肘,大拇指根靠在肚脐上。也有主张用虎口捧肚脐的,初学者最好不用,因为这样的动作如果肩肘控制不好,容易僵劲,等练到一定程度,肩肘怎么动都不会紧张了,或可一试。捧虎口对背,肩,胯的撑圆有帮助,但在两肘之间的配合上有难度,等待手臂都抻开了,自如了,再捧虎口就不会有问题了。两手之间的配合要如拉弓,或像有一根粗弹簧拴在两个大拇指上,手在拉着劲。形意拳手的意念集中在大鱼际,走阴经,而八卦是在小鱼际,走阳经。太极拳的在劳宫穴。肩松得越开,手伸出去的越长,胳膊的沉重感就越强,先是自己觉得重,觉得胳膊在变粗,此时站三体式就不仅是腿累了,手臂也累,全身的整体感就开始有了。随着功夫的增加,别人会觉得你的手臂很沉重,而你自己却没有丝毫的用力。你越放松,手臂就越沉重,打在别人身上的分量就越大。而你越是想加把劲,使劲打,打在人身上越没有分量。这大概就是拳中的辩证法吧,其实前人之述备矣,只是一般人总也不相信。佛说: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舍就不会有得。舍什么?舍掉你的拙力,舍掉你的一相情愿的主观意识,才会得到整力,活力,真力。太极拳讲舍己从人,也是一个道理只是取舍的范围更大了。总之,妄想执着就不能舍得,所以佛要我们戒一切妄想执着,习内家拳者尤须将此理悟通。膝:如果胯和脚对了,两头卡住,膝应无大碍。但现在的情况是,许多人由于胯的问题,总是在不断折磨着自己的膝。膝怎么是对?只有一条原则,即膝的方向要和脚尖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决不可向内扭,因为膝的生理构造只是让你弯曲伸展的,没有扭动的功能。如果你非要去扭它不可,年轻时或许还不觉得,中年以后气血一旦衰退,膝会走不了路。前辈拳家中有不少名人,年轻时好生了得,而五十以后却不良于行,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膝的使用方法有问题,姿势过于低矮和过多的扭动是直接原因。大小腿间的夹角小于90度时,便成死角,气血到此则不畅通,膝以下的部位经常处于气血不足的状态,怎么能够不落下病根?年轻力壮时或可顶过去,并不觉得怎样,但终究埋下隐患,成为定时炸弹。过于低矮已经使膝盖不堪其负,再要去扭它,更是雪上加霜。人的姿势一过矮,步子就会分得很大,比如大弓步出去,再向后坐时,因步子太大,重心不可能完全收回到后脚上,这个时候后腿的膝一定是被向里扭着的,表面看起来是在扣膝,实际膝是被压瘪下去的。所以,孙式站桩行拳都要求膝与脚尖一致,这样最饱满有力,膝得到最好的保护,即使到老年也不会因膝而走不了路。足:足踏涌泉穴。既然坐满在后脚跟上,怎么又要踏涌泉穴呢?二者岂不矛盾?不。坐满脚跟,不等于全在脚跟,而脚掌虚浮。脚跟固然是主要支撑点,但我们不是以一个点在与地面接触,而是以一个面贴在地上,而且不是一般的挨着就行了,是要有很好的亲和力,要像章鱼或壁虎的吸盘一样牢牢吸在地面上,不光是中间要好象没有空隙,而且还要好象没有空气,被大气压压得非常紧密。这就是脚感,光靠脚后跟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脚不是戳在地上的,而是扣在地上。所以,在自己练功站三体式时,要用临界态方法,即坐满后脚跟,而在用三体式时,就要用意念再把重心往前抓一点,从脚后跟抓到涌泉穴上,让自己的轴从涌泉穴上入地,这样的稳定性更高,更有利于运动时脚的蹬和拔,因为向前蹬时不只是足跟用力,脚掌也要用力,脚的弹跳力主要是靠脚掌(或叫足弓)的力量,涌泉穴恰好是连接后跟与前掌的关键部位,起着居中协调调度整合的作用。坐满脚跟在静止不动时可以,动起来就不够了。临界态是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它只是训练方法,而不是使用方法。与脚趾不抓地相反的另一种偏差是抓地太过,所谓“过犹不及”了,那就是抓地太狠,以至把脚都抓空了,不是全脚掌吸在地上,而是只有几个点在与地面接触,这怎么能站得稳?有人把练拳时脚附着于地的感觉称为“敷”,也很贴切。用什么字来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脚要与地亲和,找到那种亲密接触的感觉。地不是死硬的,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你与它交流得好,它就会支持你,帮助你。想想看,我们一切发力的源泉都是来自于地,“消息全凭后脚蹬”,蹬什么?不就是蹬地吗?所以,练拳一定要找脚感,这和跳舞,滑冰一样,那种感觉是精致细腻的,微小的变化就可以影响整个上层建筑。这种脚感在站桩阶段就要注意培养,养成习惯。总之,脚也不能僵硬,也要软着陆,有弹性又有粘性。附带还要说说如何运用脚腕。胯和脚腕所能发挥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膝,脚腕的活动性和弹性是巨大的,我们只要用手摸一摸脚后跟的那根筋有多么粗壮就知道了。胯,膝,腕三者中,膝是最脆弱的,尽量少用,能够用脚腕解决的移动问题就不必去麻烦膝。以向前纵跃为例,事实上,胯一松,脚腕一使劲,人就蹿出去了,动作小,隐蔽性强,速度快,而若用膝来完成就要麻烦得多。说这些是提醒多用脚和脚腕,既保护了膝又提高了动作的质量。脚腕的运用关键在如何巧妙地,无障碍地把重心从脚跟移到脚掌上,这也就是足踏涌泉穴的意义。初学者站三体式往往坚持不了几分钟,还没来得及找到感觉就支持不住了。建议不妨站高些,腿不一定非得要达到135度夹角,有些弯度就行,150度,160度也没什么不行,先找到整体感觉比光在腿上较劲好。许多人站三体式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断在身体各部位去精雕细刻,甚至钻牛角尖,却忘记了,即使你在这一部分弄得再精确,它也毕竟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木桶理论”说,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是由那根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练拳也一样,要不断找出自己最短的那块板,把它加长,而不是在最长的那块上锦上添花。以“九要”而论,并不是同等重要,或说是在同等级别上,比如提肛,如果你头顶住了,胯松开了,轴立正了,肛想不提都不行。抓住最主要的几个,“纲举目张”。初学最不可急于求成,一味在腿上较力,宁式子高些,宁多放松些,但要站得时间长些,把全身站融合了,周身一体,然后再慢慢去找功夫。每日呲牙裂嘴,腰酸腿痛,对内家拳来说,未必是好事。内外家之辨许多练形意拳的人一味追求刚猛,把形意当作少林拳在打,人们不禁要问,二者之间除了外形上,到底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呢?这也就是争论了很久的内外家之别。孙老先生早就说过,内外家本无差别,不过是一个由内练到外,一个由外练到内而已。从高层次来讲,此话完全正确,但并不是说在中低层次上内外家就没有区别了。从前有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之说,有一定依据,但不完整,不全面,不深入,只是大体上,表面上说出了其中的意思。具体讲,内外家的着眼点不同。内家重关系,而外家重实体。所谓关系,就是人体的整体协调能力,整体功能的发挥,而不简单是肌肉的力量。内家讲劲不讲力,“劲”是全身整体功能的综合体现,不是某一块或某几块肌肉的力量。这里的整体,不仅指人的肉体,也包括人的精神,也包括气,是内与外,气与质,形与意的统一,是物理,生理,心理诸方面能力的综合。有一位武林老前辈曾形象地比喻,把一个一个的橘子扔出去是没有力量的,把它们散着一起扔出去也是没有力量的,而把这些橘子装在一个网兜里抡起来砸出去,就可以打出超过本身体重的力量,这就是协调出整力。前面文中说过的“木桶理论”和“耗散结构”,都是讲的整个系统的效应而不是某些局部的能力。整体功能应该大于各个子系统功能的代数和,达到了这一条,就算是得到了内家拳的门道。所以内家的着眼点是训练协调能力,而协调就是意(信息)气(载体)力(功能)的流通与整合,通道的畅通就成为必要的条件,所以内家是从放松入手,开始就是学习放松,而不是学习用力。在“六合”中,要先讲“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后讲“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先内后外,先“形而上”,后“形而下”,然而不论内外,要“合”就要同步,要畅通,松就是绝对必要的了。而外家刚好相反,它的着眼点是实体,具体到人身上就是肌肉,力量,体重,体力,体能,它的理论是“身大力不亏”,肌肉粗大力量就大,力量就是检验打击能力的唯一标准。遍观国内外凡单人的对抗比赛,都要以称体重来区分级别,差一公斤也不行,于是,蹲杠铃几百公斤,一拳几百公斤,就成为追求的目标,一切训练肌肉的手段全用上,杠铃,哑铃,拉力器,石锁,石担,沙袋,木桩,---。锻炼肌肉力量并无不好,但过分强调肌肉力量,便有许多不妥,至少对武术来说是如此。首先,打人不是扛大包,也不是搬石头,人是活的,而重物是死的,你力量再大,打不到人身上,也是白搭。凡懂武术的人都知道,死力气,笨力气没用,至多练出个庄稼把势,干活儿行,打人就不行。与人对打,首先不在力大而在快,我打你打得到,你打我让你摸不着,我的手先你一秒打到,虽然力量不足以打倒或打伤你,但干扰了你的指挥系统,破坏了你的原有节奏,造成了你的被动。要快,就不只是肌肉能够解决的了,反应,灵活,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神经,意念,这些非物质性的因素在起作用,形而上在领导形而下。只从肌肉看也不那么简单,全身肌肉几百块,各有各的用处,单独练某一块或某几块,只能解决局部运动问题,要全身协调一致起来就不够用,而要全身都练,练不过来。只有练健美的人是数着肌肉一块一块地在练,如果只从肌肉的角度看,施瓦辛格应该是最能打的人,但那只是在电影里。大重量,短时间,才能增长肌肉绝对力量,小重量,长时间,增加的是耐力。实际上外家的许多训练方法已经不是单纯的力量了,比如打沙袋,踢木桩。单看力量,举重运动员应该是最有力量的,他们能够举起自己体重的两倍,三倍,但让他们去搏击也还是不行。而且举重里面也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决不是蛮力气。这说明,最终起作用的,仍然是全身的协调一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着眼点放在力量上,那么你每出拳出脚就不会放松,一定是使着劲,甚至努着力,憋着气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的意念里都是力,只有力,而没有气顺不顺的问题,着眼于力,下的功夫越大,对身体的损害也越大,因为不顺,不顺其自然,伤气。李小龙是练外家到了极致的人,只要他不睡觉,就总在练,练各个部位的肌肉,结果30多岁就去世,是累死的,原因很简单,他过度地透支了体力,外表上去了,内里却亏空下来,最后一算总帐,大亏。内外家是有分别的,但不能从拳种上去分。不是说太极,形意,八卦就是内家,少林,南拳就是外家,而要看你练的人是重力还是重意,是从放松入手还是从肌肉紧张入手,是顺其自然还是强努横练。许多练形意的人努着气,打拙力,那也还是外家。有些人在人前练太极,谈放松,回到家里去举哑铃,拧铁棒,推石头球,这也就还是外家练法。跑步,游泳,跳绳,作为体能训练的辅助手段是好的,但若觉得这就可以代替练拳,未免天真。反过来,许多练少林的拳友,把拳放松了练,放柔了来练,就是内家的练法,我有一友,自幼练查拳,未冠即成名,少时即可以倒立做连续双臂屈伸多个,中年后以养身养气为主,曾学陈式太极,后顿悟曰:以我之查拳,放松放柔来练,岂非太极乎?道于我,我贺之曰:殊途而同归矣!孙老先生言:内外本无区别,一个由内练到外,一个由外练到内耳。盖孙老先生由外家入手,精通拳械数百种,后入内家,乃能发扬光大。其所说之内外融合为一,是亲身体会。到了高层次上,内外本不应有别。内家不是不要力量,而是要整力,外家也不是要蛮力,僵力,同样要的是整力。在周身一体,整合这一点上,凡练武的人没有不相同的。内外之别,说有,也没有,有,是指着眼点和训练方法上有,没有,是终极目标上没有。只要能达到这个终极目标,使用什么手段那是各自的事情,为了过河,船和桥都管用,实在不行,游泳过去也没什么。从方法手段上看,内外家也各自有长短,内家顺其自然,不强求,不追求短期效果,所以一般人,老弱妇孺都可以练,即使练不出功夫来,也可以强身健体。但出功慢,如没有明师指点,不容易走上正路。外家方法简单明了,一看就会,只要肯下功夫,准长进。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青壮年还行,太老,太小,太弱都不合适,血气之力靠的是年轻,与年龄的关系太大,身体不强壮,弄不了力气的,就没法练。另外,折腰,压腿,拿顶,劈叉这些基本功也会令许多人望而生畏。只要看一下如今的散打,拳击,柔道等项目的运动员,一过30岁都干不了,觉得太老了,体能跟不上了。而真正的武术家在30岁时应该是刚刚成熟,30—40岁是登峰造极的时候。所以,武术如果走上了也吃青春饭的地步,武术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无论内外家,只要是武术,就应该至少符合下面五条标准之一:1,能以静制动;2,能以柔克刚;3,能以弱胜强;4,能以老敌壮;5,能以少胜多。一条都做不到,就根本不是武术。以体重,体能,力量决定一切的,根本就不懂武术。在武术的健身功能为主的今天,内家的理念和训练方法更容易被一般大众所接受,所喜爱,顺其自然,常服常态,就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学些武功,何乐而不为?一身的肌肉,看起来虽漂亮,练出来可是要吃不少苦的。力量的练习是:重量小了没用,重量大了玩不动。当然,练内家也有麻烦处,时间短了没用,时间长了没有。各有各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