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形到开窗器 回眸冯纪忠先生设计的华东水利学院工程馆 | 朱晓明 吴淑瑜 | 时代建筑2020年第...
从地形到开窗器
回眸冯纪忠先生设计的华东水利学院工程馆
From Terrain to Window Opener
Revisit FENG Jizhong's Design of the Engineering Building at the East China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朱晓明 吴淑瑜 ZHU Xiaoming, WU Shuyu
文章试图以历史图纸与现场调研为基础,对华东水利学院校园规划与工程馆进行多层次的解读,指出该作品是院系调整时期的重要例证。冯纪忠先生统筹了校园规划与核心建筑设计,所保留的冯先生改图手迹可为“教学—设计”的技术组织提供档案支撑,对挖掘现代建筑的地域性,对丰富冯先生的设计谱系均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1 既有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与冯纪忠先生建筑思想和创作相关的主要研究
1952年中国借鉴了苏联教育模式,其中很重要的做法是把相关学校的相同专业合并,并且尤为重视工科专业。院系调整后,新成立了一批以土木、水利、农林等为主的院校,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院系调整为切入点,看中国高等教育建筑的地方性和现代性发展,这一视角的历史研究目前所获关注度似乎不够。
同济大学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发展的重镇,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冯纪忠先生(1915—2009年)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冯先生不仅是一位建筑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集建筑、规划、风景园林等诸多设计才能于一身的建筑设计大家。近年来有关冯先生的研究成果斐然,包括三个方面:(1)2003年抢救出冯纪忠的回忆文集,提供了详实的本人口述史实;(2)梳理冯纪忠作品,以1978年的名篇方塔园为聚集点,海内外持续有论著发表,方塔园中的茶室何陋轩被视为中国现代建筑的一座里程碑;(3)很多学者不断拓展“同济学派”的内涵,涵盖了建筑创作手法、建筑教育思想体系和建筑理论等著述,它们是冯纪忠作品的重要时代参照,如对同济大学工会俱乐部和文远楼的深入研究等。2018年华霞虹教授以高等院校设计院为视角,通过“同济设计”60年成长历程的回顾,将生产实践、设计组织和高等教育全方位地加以统合,形容同济学派并非一峰独秀,而是众多大师汇成的群峰耸立的高原。
中国现代建筑距今时间短,这为口述、调研等研究方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对科研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综述可见,高等院校中现代建筑的既有史料利用和视域较为集中,同济大学学校附属的现代建筑成为其中一个研究重心,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同济学派”,只有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琴房的研究将视线扩大到了上海其他高校,挖掘出文远楼的建筑师黄毓麟同期的另一力作。冯纪忠的设计研究成果落点在方塔园,其他论文如对杭州花港茶室的剖析分量明显不足,冯先生亦明确表示过花港茶室是一个较为遗憾的作品。时针拨到六十多年前,同济大学积极参与了武汉、南京等地的城市建设,项目的规模和重要程度不及同期清华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等院校参与建设的项目,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些项目影响力有限也与建成作品少有挖掘相关,某些项目可能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的有力佐证或补充,需要通过详细分析进一步加以印证。
1.2 遗珠——华东水利学院工程馆
成立华东水利学院(下文简称“华水”,现河海大学)是院系调整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农田水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命脉,导淮工程与治理长江是千年大计,地处南京的“华水”重要性不言而喻,“华水”与清华大学并肩代表着中国水利工程学科的最高水平。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华水”,主体建筑工程馆竣工于1954年。
“华水”总图及第一幢建筑、也是最具分量的工程馆为冯纪忠主持设计,创作成就远离公众的视野可能与该建筑从未以任何形式予以登录、不具备保护身份有关。建筑学领域有关“华水”的直接论述有三份:冯纪忠在《建筑人生——冯纪忠访谈录》中以“南京水利学院及华东师大化学馆”为小标题扼要阐述了“华水”的设计经历,指出山区校区地形很重要。他对成果是满意的,“我看别的大学还没有这种气氛”。另一份是1958年刊登于《建筑学报》的《华东水利学院工程馆实录》,该文作者曾参与了“华水”工程馆的设计,后就职于校基建处,文章提供了若干基础数据。第三份《 “空间组合”设计思想溯源——华东水利学院工程馆》发表于2019年,该文难能可贵之处是使封尘已久的工程馆揭开面纱,不过调用的档案资源有限,篇幅短小,不足以详述。
促使建筑史学持续深入的动力是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所具备的基础研究条件。“华水”不在上海,位于南京西南山区,地域、气候、地形特征分明,初次进入工程馆便会有别样的触动,这是建筑师个人能力的表现,其设计思想精华究竟在哪里?值得庆幸的是,“华水”档案馆保存着全套的图纸,尚未被挖掘,这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核心的史源基础。同济大学档案馆保留了含“华水”在内的同期设计纪要,可厘清1952年院系调整过程中资金、技术组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与2000年进行过全面翻修的、冯先生主持设计的华东师范大学化学馆相比,“华水”工程馆保留了更为可信的历史信息,内外原状甚好,为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提供了有利样本。因此,“华水”及工程馆对挖掘冯纪忠的作品谱系,对分析中国1949年之后现代建筑发展的在地性具有直接意义。高等院校是彰显凝聚力的精神场所,工程馆不仅可为这一议题提供参照,而且也可为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辅助依据。
2 院系调整中的生产实习
2.1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设计处的任务内容
1951年6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发文《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设置方案》,华东的院系调整以上海、南京两市为重点。调整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1951年高考扩招以至于学生激增,急需新校园及校舍,大型国营设计院刚刚创立,主要投身于如火如荼的重工业建筑设计领域,无暇顾及高校建筑。1953年1月同济大学成立了建筑工程设计处,承担“华东文委”系统下若干单位的1953年度基本建设工程的设计任务。1953—1954年,共计完成了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24个建设单位的101个工程项目,合计建筑面积9.7万m²,从测量、钻探到建筑、结构、水电全部包括在内。工期短兼人手缺、委托方多和任务量巨大。冯纪忠除了日常教学外还担纲设计负责人,工作上处于超负荷状态,1954年1月—1954年4月三个月内连续有三个项目竣工,即“华水”工程馆、同济大学工程馆、华东师范大学化学馆。1954年1月完成的“华水”工程馆建筑面积7 500 m²,是所有同济大学负责设计的项目中单体规模最大的,1959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年大庆”画册。
“十年大庆”画册中的“华水”工程馆
2.2 《解放日报》上的生产实习和“华水”工程馆
1952年院系调整后确立了生产和实习相结合的方针,这不仅基本解决了大规模生产人才匮乏的矛盾,而且为学生尽快接触生产实际打开了突破口。同济大学建筑工程设计处下设四个设计室,1953年做出决议:第一设计室由哈雄文、黄毓麟负责,俞载道主持结构设计,代表作是1954年完成的中国“包豪斯”文远楼,建筑面积为5 050 m²;第二设计室由冯纪忠、萧开统负责建筑,曹敬康主持结构,该室实力很强,冯纪忠与曹敬康当时已是教授。第三设计室负责一般的砖木结构的房屋设计工作,由丁昌国、傅信祁负责;第四设计室的任务为水电安装工程,负责人是张德龙;技术室由房屋建筑学的资深教师唐英担纲。1955年房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两个专业的毕业班同学71人参加实习,也抽调二、三年级的学生在设计处的教师指导下,从纸上谈兵到真刀实枪,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师生合作最容易言传身教,彼此的价值通过集体组织的模式加以实现,教学效果是可视的、直观的,努力培养“人的现代化”。
设计处以生产实习为基础,在学生有了一些基础知识后,分为四个阶段实习:教学实习、第一次(专业)生产实习、第二次(专业)生产实习、毕业生产实习是在第六学期的期末有一个较长的实践,到了最终的毕业实习则是要将具体课题加以深化。师生共同参加设计和施工是检查教学效果、发现存在问题的良方,通过工程实践能够积累不少设计图纸及各类标准、办法,不仅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很快,而且能及时将经验吸纳到讲义中去教学相长。实习的直接受益者无疑是学生,据报载:“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最初参加华东水利学院的结构设计时,所完成的图纸错误很多,教师审核修正的时间花了整整一个月,但在两个月后,参加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及化学两馆的设计时,该小组以180个工作日完成了9千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的结构设计,效率大大提高,质量也大大改进,所完成的图纸略加校核就可以使用”。这份来自同济大学建筑工程设计处主任翟立林的报告刊登在《解放日报》上,以生产实习的技术提高和实战速度为视角。翟立林一年后在《建筑学报》上发表长文,探讨了建筑艺术和功能的关系问题,也许来自同济大学的实践对其思考有促发意义,翟先生后来成为了中国建筑管理科学领域的拓荒者。
《解放日报》1954年5月10日报道
“华水”工程馆为随后的“华师大”数学馆和化学馆奠定了基础,土木工程系的学生应该是原班设计人马,当时任务要求急迫,组织动员能力颇强。工程设计处是同济大学设计院的前身,配合大规模院系调整的高教建筑是其扬帆启航的锚点。很多院系调整的校园设计均是由高校师生鼎力完成的,1953—1954年同济大学工程设计处设计了近8万 m²的高校建筑,具备了鲜明的产学研烙印。
3“华水”设计特色与教学中的冯纪忠
3.1 一座清凉山北麓的山地校园
1929年南京“首都计划”根据已建三所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的位置,欲将教育区布置在旧城中心之西南。1952年后对教育区的布置亦遵从现状,同时调整、建设了七所大学,“华水”便是其中一所,形成了互为补充的南京高等教育教学区。“华水”校园选址于西南清凉山北麓,南京地形素有“龙蟠虎踞”之称,虎踞就是指今清凉山。考虑到校园的扩建与发展,最终将地块确定为西至石头城墙根,北至华东军区招待所和草场门十字路口的27 ha山地。
院系调整中的七座南京高校分布
1956年的总图
在选择校园入口上,冯先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地块南侧靠近清凉山山顶,故整体地势由南向北海拔逐渐降低且地势起伏愈加平缓。从1954年华东水利工程馆的规划图中可知,当时校园与外界的唯一联系是位于校园东侧的西康路,校园入口也势必开在这条路上。冯先生没有把校门开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北侧,而是选择了山地地形特征更明显的南侧,使得从进入校门伊始就能强烈地感知整个校园所处的山地性格。接下来,建筑师没有按照苏联模式勾画出校园的几何形体与轴线,而是依照原有地势在入口山坡上切开一道口子,道路由削切下的地势凹陷处延伸至校园内部。再以同样的方式再次穿过场地中的另一个山坡,从而串联起校园教学区与生活区的主要干道,一直深入到紧邻虎踞路的露天实验场,即现校园操场。
左图:“华水”选址
右图:“华水”地形处理
校园节点空间与用轴线串联是在对原有地形的“利”与“导”中完成的,原本作为校园心脏的图书馆被取而代之,更符合工业化精神的工程馆与水利馆成为整个校园的重心。冯先生依旧将地形作为纪念性表达的主旋律,穿过被削切的入口山坡,进入整个校园的地势最低处——工程馆与水利馆所处的小盆地。其空间感受好似穿过屏障,转折后豁然开朗,烘托了工程馆与水利馆在整个校园中的重要地位。工程馆与水利馆分别占据了校园主干道两侧的地块,通过开放的草坪组织起日常教学、休闲、文化纪念等活动。实质上,是盆地的空间特性带来了场所意义,组团布置使得教学楼产生了超越校园中其他建筑的凝聚力。
3.2 坡顶是不是现代建筑?
3.2.1地形营造出工程馆的多轴线布局
“华水”工程馆1954年竣工,设计者是同济大学建筑工程设计处二室的冯纪忠、萧开统、陈宗晖,结构设计曹敬康。这说明工程馆是集体创作,院系调整时期的建筑设计也体现出“设计—教学”整体协调之下的个人原创能力。冯先生是项目负责人,主持了除室内设计外的所有内容。
工程馆分为教室、教研室办公、200人阶梯教室、实验室四个部分,建筑面积总计7 500 m²(见图7)。它采用了单廊和双面走廊结合的“山”形,教室即为冯先生所说的“element”,门廊和楼梯间成为联系“element”的枢纽及造型重点。有五个入口,北侧的次要入口两边轴线对称,直接勾连实验区、教室区和教研室办公区。但真正积聚大量人流和开展活动的区域是盆地“凹”口,即现在的主入口,冯先生称心的武器是大草坪,使教研室和教学楼两处入口遥相呼应。特别之处是教学楼的大门厅,空间非对称,受柱廊控制的门厅流线分明,延续了室外自然环境的自由舒适感。由于该区等高线层次丰富,冯先生在入口侧翼设计了一个疏林坡地,阶梯教室也顺势放在了南向。阶梯教室根据消防要求设计了室外楼梯,使立面造型更为灵活,鉴于紧压基地边界的石墙护坡,阶梯教室的入口缩进形成了一处闹中取静的小空间。实验室需要进出大型设备和材料,故将其放在场地西侧,靠近次干道的位置。五个出入口多种轴线,非对称的设计有一些特殊的关于地形和功能的思考,符合冯先生所强调的“室外面积必须与室内关系同时考虑,不能先搞好建筑本身再布置室外”。
左图:盆地中的主入口
右图:非对称的门厅及侧翼疏林坡地
非对称的门厅及侧翼疏林坡地
3.2.2坡顶结构选型是现代建筑吗?
“华水”普通教室为三层钢筋混凝土坡屋顶结构;200人阶梯教室和实验室为砖木结构,采用了豪氏桁架;教研室办公面积为教室的1/4,采用了混合结构,后两者屋顶均为苏联人字屋架。1954年应勤杰撰文重点指出结构的优越性:开间进深尺寸4.5 m × 6.5 m,柱子断面不超过45 cm,整幢大楼的混凝土量仅为800 m³,苏联人字屋架实现了大跨度,通过合理的结构选型节约了钢材和木材。娴熟地采用结构选型是特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的顺势而为,某些近现代教育类建筑有这种做法。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保留了原日本中学校旧校舍,现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是1942年石本喜久治(Ishimoto Kikuji)的作品,该建筑师是日本追随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学习的第一人。在缺乏建筑材料的战争时期,运用砌体、钢木和木门架三种结构形成了高度统一的坡顶建筑群。结构选型源自坡顶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水保温功能。现代主义建筑或现代派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在不同文化、不同功能、不同地域中创造出平顶长窗的风格,战后曾在欧美广泛流行,平顶似乎是大众认可的“标配”。现代主义建筑师和媒体的图像传播对待坡顶运用了两种方式:前者有时在建造中采用了坡顶,会通过立面处理将坡顶加以遮挡,以体现简洁的几何体,如石本喜久治在上海的第七国民学校即属此类;后者如“十年大庆”画册中的“华水”工程馆,突出了大玻璃幕墙的现代化,弱化了坡顶。不同的操作方法隐含着现代主义建筑和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的区别,现代建筑更多地指代包含“现代”这一时空范畴的建筑,含义更为广泛深远。
横剖面及三种结构选型
材料和跨度是结构选型的重要依据,冯先生从观念上延续了现代建筑一以贯之的技术方法,以“结构—形态”为核心,根本性地指向了空间塑造的原点。“华水”地处江南,它袒露出现代建筑的地方性,是一幢色彩清雅的教育建筑。外墙奶黄色砂面肌理配上清灰色机平瓦坡顶,在青山笼罩中多了些轻松和明快。这座现代建筑既不乏乡土的地方美学,理念又与时俱进,拥有工程馆具备的技术逻辑性和设计理性。25年后的方塔园何陋轩同样如此,它颠覆了传统观念,一座坡顶竹棚,一个中国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
融于坡顶的整体布局
3.2.3开窗器的超标准和好设计
20世纪50年代的头几年,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控制预算始终是一条红线,为了有计划、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1954年中国建立了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工程馆单方造价包括材料、设备、结构合计88万元,工程馆含水、电、暖及室外附属工程每平方米为122元。作为满足一定建筑跨度和公共地标性的工程馆造价虽不算高,但也不低,1954年全国首次住宅竞赛要求单方造价控制在40 元/m²。 “华水”方案追求适宜,南京四周环山,曾与武汉、重庆并称为三大火炉,地方性体现在对炎热气候的应对上。建筑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的手段促使空气流动,以维持室内舒适性,自然通风的驱动力来自“压差”。“山”形流线形成穿堂风,工程馆顶层层高5 m,其他楼层普通教室层高4 m,主楼梯间的开间达到5.4 m,建筑可利用吹拔原理进行室内空气调节。庭院的植被、坡顶隔热层和通风孔、屋檐出檐60 cm、生铁百叶窗,乃至为悬挂长窗帘专门出了详图设计的窗帘盒,共同提出了易于操作的通风隔热措施。
与地方性统一的现代造型、气候应对细节
结构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左右,尚属经济节省,而在钢窗和钢配件上则花费较多。与同期同济大学的文远楼不同,被赞誉为“中国包豪斯”的文远楼装饰用材等级偏低。工程馆则不然,大门是建筑的重要部位,采用了高标准的铆钉踢脚、铸铁把手和花岗石柱饰面加以精心刻画,展现了新学府应有的尊严和尊贵。冯先生偏爱钢窗,在武汉东湖客舍和武汉医院的设计中他解释道:“当时要找钢窗多困难啊……窗格子是横的,假使有更好的,我不要这个窗,我要用大块玻璃了”。“华水”的楼梯间和大教室普遍采用了成片钢窗,通过2.5 cm宽的“I钢”网格,将小块玻璃连续塑造成9.6 m高的标准化钢窗墙,它们被镶嵌在混凝土的边框中,悬挑在立面上,“小料拼大块”是一种运用材料的形式创新。这明显使“华水”工程馆与国际潮流产生了某种联系,暗示出中国工业努力追赶现代化的发展姿态。窗扇高大,开合需要辅助设施,开窗器是另一不可忽略的细节。楼梯间至今保留着手摇齿轮开窗器,德绍的包豪斯校舍采用了自行车轴作为开窗器,它们潜在的工业语言是近似的。曾有学者比较过文远楼和包豪斯校舍的开窗方法,指出前者在技术处理上存在较大差距,“华水”工程馆对此有所补充。在钢材严重紧缺的时代,当时很多细节被视为不符合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然而艺术形象要表现时代精神,也包括玻璃、钢等材料的恰当使用,适度超越种种定额和指标的约束,好的设计会带来长期的附加值。
原始的手摇齿轮开窗器远近图
3.3 冯先生的改图手稿
设计图纸的图签显示了绘图、校核与审核三部分信息。彩色磨石子地面、阶梯教室的水泥加色斩假石大样等,由萧开统负责,冯纪忠未参与室内设计,冯先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对其余建筑图纸进行了全面校核。他利用红铅笔和尺规清晰地阐述了构造和布局问题。20世纪50年代冯先生主要承担了三门课的教学——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艺术(建筑历史)。这些设计图纸上的手迹既是审图也是教学成果的呈现,构成了“教学-生产”高校设计模式的重要史料。
审图重点在基础处理、过梁与柱网位置、屋架檩条、承重墙材料、管道位置5个方面,它们与合理的设计布局和结构处理密切相关,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效出图、指导学生提高基本功的关键环节,大量细节可能在后续的设计服务中有所修正。门窗位置若有误则加以更改,除此之外审核几乎不涉及立面图,如果有与比例、尺度等美观相关的方面,依然是从结构的合理性入手,兼顾了功能使用的经济性处理。在理化实验室的平面图中,经冯先生修改,入口增加了壁柱,更为醒目有力。南、北向立面通过柱网突出了窗洞口,强化了体量和光影效果;东、西侧则将柱子翻进室内,塑造出光洁的外表,对于这一面向西康路的主要立面,冯先生标注:“所有外柱除门廊外一律取消”,他对突出门廊的中轴地位是胸有成竹的。经冯先生删减,混凝土过梁的类型减少了一半,施工得以简化。
冯纪忠的改图手迹
学生的基础图全被打上了红叉,冯先生言传身教以1:20的比例示范了两个基本的画法,他在示范图中对室内外高差、混凝土方脚、边沟、一砖及一砖半墙身厚度给予了精确的绘制。建筑系重视草图而不重视施工图,学生所绘图纸恰恰在室内外高差不明、大方脚尺度不足、墙身厚度不加以区分等基本问题上容易犯错误。结构设计负责人是曹敬康教授,他在屋顶结构图中使用了英制和米制“双语”,屋架分红、蓝两色,根据是否承重分属3'× 8'、2'× 8'两种规格,均采用了英制。当时的工程馆制图均已采用了米制,英制是既往从业中熟悉的设计思维,“双语”有助于施工组织、快速帮助施工交底,这是65年前坡顶建造中的特别现象。
英制和米制结合的屋顶结构图
4 小结
1952年左右中国的现代建筑进入了一个较为自由的发展阶段,工程任务饱满,创作空间广阔。冯纪忠主持的“华水”总图及工程馆是院系调整的重要作品,那段时期的探索呈现出十分丰富的地域性,处在南北交界的“华水”表达了明确的地方个性,并通过现代建筑探索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无论在冯纪忠的建筑谱系中,还是在新中国的建筑历史中,“华水”均无法缺席。
1954年5月同济大学工程设计处主任翟立林大力宣传同济大学的毕业设计成就,次年1月在《建筑学报》上发表长文,他认为功能属性处于优先地位,而美学方面处于次要地位,这引发了连续的争鸣。该观点是否代表了同济大学的早期建筑实践特征呢?答案是否定的。“华水”工程馆的设计与教学体现了两分法,教学注重的是基本功训练和图纸落地性,而设计实践展现了教师的技术积累和思想观念。同济大学从一个依靠教师经验的“手把手”实践阵地,发展到学科制度完备的知识传递机构,以冯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建筑教育家对于观念和技术领先的人才培养居功至伟。教学包括审美和功能两个主要方面,“华水”在改图中强调的是技术,审美观念已体现在教师的方案之中了。冯纪忠获取现代建筑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是相互渗透的内外关系、因地制宜的山地地形和功能组合、力图在看似超标并遭到忽略的现代建筑材料中凸显尊严,避免使用片段性的中国传统符号。建筑被提升到时代精神、地方特色的创作高度,从建造理性和地方美学的共同角度出发,“很普通的东西,也做出点意思”。应该承认,工程馆是有瑕疵的,效果图中的欧式圆形喷泉就与建筑体量不匹配,所幸未实施。在繁重紧促的设计和教学任务中,完美只能变成一种期望,不过“华水”建设速度之快、整体质量之高均是有目共睹的。放眼量物总相宜,冯纪忠强调:“虽然主要是搞建筑设计,但我心目当中总是想最好能有规划带建筑”,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在1978年开始推进的方塔园,而是早在1954年的“华水”及工程馆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相得益彰。或许冯先生与同侪相比,更为突出的是建筑、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多栖成就。“从地形到开窗器”意味着从外部环境深入到内部构造,寻求空间和细节的合理解决之道。
“华水”工程馆鸟瞰图
回顾历史,同济大学文远楼与整个校园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多次功能变动多少损耗了建筑的历史信息,而“华水”工程馆应对的是骨干教学及核心科研需求,得以长期稳定使用,这为创建一个连续性的辐射整个校园的历史叙述提供了驱动力。由于1956—1960年相继完成的水利馆和图书馆均采用了类似于工程馆的用材和形体策略,目前“华水”校园核心地段风貌完整,拥有较为浓郁的山地现代建筑特征,彰显了中国大学校园所具备的文化传承禀赋,这一段尤为难能可贵。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解放日报》1954-5-10、作者自绘,底图取自1946年南京市地图、根据“华水”档案馆所藏1956年7月的总图重新绘制、作者自绘、作者自摄、“华水”档案馆)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20年第5期 面向未来的健康建筑 朱晓明 吴淑瑜《从地形到开窗器 回眸冯纪忠先生设计的华东水利学院工程馆》。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作者简介:朱晓明,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教授;吴淑瑜,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