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欲学会生存,就必须学会做人
| 方略
近年来,“做人”与“生存”的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界人士引以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论点:一种是“做人”与“生存”紧密相关;另一种是“做人”与“生存”有着明显区别。
持前种观点者认为,如何“做人”,这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生存问题。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而且还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同他人不间断地发生着社会联系。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处理同他人的关系,关系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的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会“做人”,就很难“生存”。于是,“生存”是目的,“做人”成了手段。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不会“做人”的人,将很难“生存”。“学会生存”,就必须“学会做人”。
持不同观点者认为,“学会做人”与“学会生存”不可同日而语。 有学者指出,国内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4个学会”:学知(Learning to know),学做(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中的最后一条翻译成“学会做人”,是一种误导。
有关学者指出:实际上,“Learning to be”中的“to be”来自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里的“to be”作为“生存”来理解。即使是它的分词表现形式“being”,在西方哲学里也被理解成“存在”或“生存”。
因此,从字面上说,“Learning to be”应该翻译成“学会生存”,把它翻译成“学会做人”是一个明显的错误。把“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结合起来,其结果是很可怕的:“学会做人”就“学会生存”了;为了“生存”就要“学会做人”。
持异议者还直接分析了“学会生存”与“学会做人”之间的分歧。“学会生存”讲的是人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这里所说的各种潜能,包括了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心理承受力、独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而“学会做人”更多的是从伦理道德层面上去讲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现代汉语词典》给“做人”下的两个定义是:一、指待人接物;二、当个正派人。所举的例子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中国社会,对“做人”的约定俗成的认同,多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的“待人接物”的为人处世态度。比如,人们常说:“这人很会‘做人’”,往往是讲这人会交际、能办事、很圆滑的代名词。有时也是对那些八面玲珑、四面讨好,缺乏正义感和道德感的人的一种讽刺语。所谓“会做人”往往贬义多于褒义。
如果“做人”指“待人接物”,那么把“学会生存”翻译为“学会做人”就有问题了。“生存”是目的,“做人”是手段,“学会”了“做人”,容易误以为就“学会”了“生存”。
之所以会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争议,关键恐怕是有关方面没有给予“学会做人”一个客观明确的定义。如果以此作为一种教育口号,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家长,可能就会按照这个口号去赋予他们自己“各取所需”的内涵和外延。
另外,如果用“学会做人”来替代“学会生存”,把“生存教育”变成“做人教育”,容易陷入“以红代专”的误区,培养出的人才将会是“心(红心)有余而力(能力)不足”的人。例如,许多下岗工人并非因为不会做人才下岗,但面对下岗的现实,必须重新进行再上岗培训,这种“再上岗培训”就是“学会生存”。这种“生存教育”是绝不能用“学会做人”来代替的。
“生存教育”与“素质教育”几乎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同一种意义的教育不同的名字。两者都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根植于社会,要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等等。“生存教育”从培养人的各种“生存”能力和技能的角度去强调教育;“素质教育”从发掘人的潜能去强调教育。
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别的话,素质教育的层次更高一些、涵盖的面更广些。比如,人的审美、音乐欣赏等等方面的教育,对一般的人来说,并不直接属于生存能力或生存技能之层面的教育,但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生存教育”是发掘人的各种潜能,增强人的生存能力,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及变化的教育。其实,世界各国的情况不同,差别非常巨大,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只能提出一些一般性的口号,因此这些口号对各个具体国家不一定具有统一的、规范性的指导意义。
比如,“学会生存”在贫困的非洲国家和在美国的含义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中国的独生子女所面临的社交能力退化的问题,和美国孩子抱着计算器丢了计算技术的生存能力退化也是不一样的。这些个花样翻新的“学会”的口号,在发达国家来说,指的是教育应“以人为本”,以人为起点,以人为归宿。
有人把“生存教育”,归结为适应环境能力的教育。在中国文化里,“适应能力”的教育从来就有着浓重的传统色彩。儒家的“做人”学说讲的就是人应该怎样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学会生存”在当代中国被重新提出,表明了传统的“适应能力”教育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
“适应能力”教育主要包括社交能力,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创造的能力等等。适应能力应是由多种能力交织而成的能力,它可以从人的各种行为中折射出来,绝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做人”教育。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