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理论干货
中药药性理论干货分享
1、四气 寒凉药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泄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功效;温热药有温经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功效。
2、五味(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主,以口尝获得为辅)
(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辛能耗气伤阴,不宜用于气虚证或阴虚证。
(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入肾补虚的作用。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痰核、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药物多具有咸味。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6)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有些利水渗湿药具有淡味。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
(7)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3、升降浮沉
(1)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
(2)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量重者,大都是沉降药。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药物的炮制可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影响因素:性味、质地、炮制、配伍。
4、归经 方法:①六经归经法;②卫气营血、三焦归经法;③脏腑经络归经法
★主归心肝经的药物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补血药。
背七言歌谣,轻松学中药|四气歌
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
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四气的含义四气,也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四气的确定依据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故四气的确定是以 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所示效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 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药具有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
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阴阳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四气的临床意义 1. 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 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如治气分高热,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投性热的附子、干姜等。
2. 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炮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则损伤人体。
3. 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
4. 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什么是中药的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食的滋味可以通过口尝而察得。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而在医学中则以之作为概括药物作用的理论,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五味理论。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
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之于《内经》、《本经》之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和应用及阴阳五行属性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从而为五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中药的五味理论。
药性的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药物五味的认定,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不同的疗效,而被归纳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时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总之,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药物作用的“味”,而以后者为据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属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这样,辛就不只与味觉,而且与嗅觉有关了。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外来香料、香药不断输入。到了宋代,由于香药盛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芳香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具有芳香气味的辛味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之外,还分别具有芳香辟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芳香开窍等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 “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积、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症。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瘰散瘿,鳖甲、土鳖虫软坚消癥等。此外,《素问?宣明五气篇》还有“咸走血”之说。肾属水,咸入肾,心属火而主血,咸主血即以水胜火之意。如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五味入谓,各归所喜攻……咸先入肾。”故不少入肾经的咸味药如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板、鳖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同时为了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不少药物如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等药用盐水炮制也是这个意思。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渗湿的药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由于《本经》未提淡味,后世有些医家主张“淡附于甘”,然淡味与甘味的作用,各具自己的特点,应该分别论述为是。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症)。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乌曲骨收涩止血等。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以上是五味药性的基本内容。但就某一具体药物来说,则当具体分析。药物的味往往单味者少,多数药物具有几种味,对这些药物功效的认定,必须全面综合并结合临床疗效来认识概括。此外,上述的五味作用,只是药性的一个方面,对于药物性能的全面认识,必须结合其他特性,才能全面地掌握药物功能。
中药的四气与五味
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性质和滋味。四气五味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神农本草经》中说的“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除了寒热温凉四性外,还有一些药划为“平性”,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
五味
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虽然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但仍然只称为五味。
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淤证。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昧,主治虚证、痛证。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咸昧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成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炎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涩味与酸味作扇相以,也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片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成等。后来由手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昧,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五味入五脏
五味的作用
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曰:酸收,入肝。
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曰:苦坚、燥,入心。
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曰:甘缓,入脾。
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曰:辛散、润,入肺。
咸: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曰:咸耎(音软,有平息躁动上炎之势的意思),入肾。
其实,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淡: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
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怎么记忆中药的性味归经作用?
一. 其实从药名上也可以看出它的功效,比方说“××藤”一般都有去风湿的效果,“××仁”或者“××子”有通便的效果,调经药大部分都和女子有关,比如说“泽兰”“益母草”这些仔细看一下就会明白,再比如“鸡血藤”既带“血”字又带“藤”字,就可以想到它的效果了。还有根据药的颜色,质地也可以推测。质地沉的都主降,一般有收涩,安神的作用。质地轻的主升,比如花类(悬覆花除外),还有颜色可以和归经联系。另外一个有用的方法,就是在方剂中记住它的作用
二.【使用注意】反藜芦。 孕妇慎用
三.怎样记住归经作用,这就要首先记住四气五味在中药运用作中的作用.
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能清热.如黄连,热或能温中去寒,如干姜.还有一些药寒,热不甚明显,作用比较缓和的药,成为平性药,亦有点称为微热微寒.<< 神能本草经.>中有:"疗寒以热,疗热以寒药."即为基本知识.
五味就是辛,甘,苦,咸五种滋味.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中医中酸收、甘缓、苦泻、辛走、咸润的意思(辛甘酸苦咸属于中药的五味.
辛走是指辛能行散,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一般治表证的药物都有该味.
甘缓是指甘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有些还能解药食中毒.
酸收是指它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山茱萸涩精敛汗.
苦泄是指它能泄,能燥.有通泄,清泄,燥湿,降泄等.
咸润是指它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还有,淡有渗湿利水的作用.).一般来说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味辛,能撒,发汗,行气血. 如麻黄味辛入肺能发汗,如膀胱能利水.
甘为补益和缓,如甘草.味酸,收敛,固涩,如五味子.苦味泻热燥湿.如大黄.栀子.咸味,软坚散结,如芒硝有什么方法很快把中药中药学补起来,在记住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基础上这味中药属于哪个章节的,这一章节有那些药物,这一张节药性大体属于什么性质,是温性,还是寒性.根据它们的治疗作用大体上都入那些经.它们的共性功能是什么,单味功能又有什么不同,最后要记住每位中药它是属于哪个
四.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止汗、止咳、止泻、固精药多具酸味,主治多汗、久咳、泻痢、遗精、遗尿等证。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 ,主治热证、火证、湿证。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
五.一)辛
1治疗作用: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2不良反应:辛味药多大能耗气伤阴。
(二)甘
1治疗作用:能补助、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三)酸
1治疗作用: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2不良反应: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
(四)苦
1治疗作用: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显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
2不良作用:能伤津、伐胃。
(五)咸
1治疗作用: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
2不良作用:多食咸则脉凝冷而变色”能伤脾胃。
记中药应分好层次,先记大的分类,然后记小的分类,再记小的分类中所有的药物名称,最后记药物的功效。
如:提到清热药,你就应该知道清热药分为:
1、清热泻火药
2、清热燥湿药
3、清热凉血药
4、清热解毒药
5、清虚热药
然后再记每一类里面有几个什么药(如清热泻火药里面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夏枯草、决明子等),最后记它们的功效。
再如:提到麻黄,你就应知道它是解表药,是解表药中的辛温解表药,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解表药的麻黄、桂枝,泻下药的大黄等等。这样可以再答简答和论述的时候得分,再有就是记忆功效详尽药物的对比。
一.清热药
1. 清热泻火
2. 清热燥湿
3. 清热瘀血
4. 清热解毒
5. 清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