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关于病气的点滴思考

关于病气的点滴思考

末流郎中

病气,不正之气也。凡体弱或病患者皆有之。

此处所言病气,既包括又非特指西医所说传染病,概指一切伤人之毒气。

跟病人广泛接触的医生,是感受病气最多的群体。所以无论中医西医都是面对大量病气的高危人群。所以,很多时候,医生长于治病,自身身体未必很好。

作为医生,药疗、食疗,练功排毒气,无疑是常见的三个途径。有些医生为什么没有病却用药呢?是为了扶正驱邪,排除病气。

当然,医生也有高度疲倦和疏忽的时候,有时一忙一累就会忘记了。那么有经验的医生除了清洁卫生,通风透气,处理环境外,他会使用一些芳香化浊、避秽解毒的药物,有的购买,有的自备,喷洒或燃烧在居室或工作场所,以达到解除病气的目的。

当然,病人是病气的来源,把脉触诊、问诊等近距离接触时,医生会接受到病气,这个无疑。病气会不会致病,取决于医生的体质、修为和处理方法。

其实,有时候医生也会成为病人身上的病气的传播者。比如,刚给病人把过脉的手,医生起码要用一分钟、短的半分钟左右来排除感染的病气。否则医生在受得了的情况下,下一个病人如果体质太弱,可能由于医患接触的原因,旧病未去,新病又来。所以患者和医生再忙,都不要过于急躁。要注意认真对待。

如果一个医生在工作时生病了,他又带病工作时,他的病气也可能传递到病人身上。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医生,扮演的是除病的形象,在心境和气场上本身就比患者的心境、气场相对强大。而医生看病,尤其是中医,有一个较为强势的气场加临于病人,而这个病人本身可能自己没感觉的、被动地承受了。

在这个情况下,医生要明白,并且作出处理。在方子中加入一、二味去除病气的药,才能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如果不注意,有时候,四诊和方药对了,预期目标却无法实现,除了患者自己有些地方没注意好,跟医生的经验、具体措施也有关系。

所以,无论我们是传病人甲的病气到病人乙身上,还是自身的病气传到病人身上,处方时都要注意这个问题。作为按摩师、针灸师,也是同样的道理。

同一个铁匠打的刀,磨好后,一把被动承受,一把主动砍击,被动承受的刀缺口更厉害。所以,医生会感病气,患者更会。我们要高度注意。

医生在特别疲倦的情况下,或烦躁生病时,或突然患者很多时,极有可能感染病气。同时,就算你身体很好,有时候重症患者的病气非常阴狠霸道,这个就要注意排除病气了。切脉过程中,不要回答患者的问题。因为你一开口,有两个后果:第一,分神会让脉把得不准;第二,病气入体。

以上是本人根据家传和先师们的教诲,结合临床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希望对医家和患者都有帮助。

苟有小益,幸何如之!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0)

相关推荐

  • 『走进医学』用药不当易致“药物热”

    教授 王安兰 宋伯最近气管炎又犯了,整天咳个不停,而且有些发烧.宋伯对自己的毛病摸得很透,所谓"久病成医".所以,他没有去医院,而是到药店里买了些消炎.镇咳药,自个儿吃了起来.两天 ...

  • 周末分享:低血压的临床思考

    低血压的临床思考 末流郎中 低血压,临床多见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或休克,并发症多见眩晕.晕厥.心绞痛等. 西医常将此病分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其中又将病理性低血压分原发.继发.病理性低血 ...

  • 周末分享:一则前贤医案的思考

    一则前贤医案的思考 末流郎中 晏鹏程先生,四川南充名医,擅以瘀血论治怪病. 兹举一例:1976年11月,晏老治一女西藏患者,胎病流产后恶露,突遭坏人强合,败精瘀血凝滞为患.七日后,始则头昏胀痛,手足发 ...

  • 周末分享:什么是病

    导语:估计对什么是病,人人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是正确与否就不一定了.辞典对病字的解释是:"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这也仅仅是对病这一概念的表象描述.那么病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呢? ...

  • 关于“一穴治百病”的点滴思考

    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针灸学是中华医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针灸治病,很多时候其疗效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就像<黄帝内经>所云:"夫善用针者 ...

  • 周末分享:治疗感冒发热的一点思考

    治疗感冒发热的一点思考 王东海 发热是许多病都有的表现症状,尤其是各类感冒的常见症状之一.传统中医认为常见的发热病因可归为如下三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这是从造成发热的原因上分类,若仅从感冒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耳病

    前贤医案赏析之耳病 王东海 <曹仁伯医案论> 卫道观,前头鸣,右盛,头为天谷藏神者也.面无精彩,头苦常鸣,岂非天谷内虚,神色无华乎?然头鸣右盛,痰火必多,不得不兼顾之.用:大熟地.天冬.党 ...

  • 周末分享:聊聊三承气汤

    聊聊三承气汤 末流郎中 说实话,承气汤原法,我用的不多,变法用了一些.客观说,我的理解并不深刻,但拂逆不过年轻人的热情,也只好就有限认知扯扯. 三承气,大小承气和调胃承气是也.出<伤寒论>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6)湿热辨治之论痉厥、承气下法

    [原文]湿热之邪不自表入,故无表里可分,而未尝无气血与三焦可辨,医者不能分析,一概混治,杂投无当,徒伤正气,今论湿热病机而得一畅其旨. 夫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弥炽,湿得热而愈张,故湿热两分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2)《时病论》伏暑转疟

    (续前) [原文]疟疾,古有暑疟.风疟.寒疟.湿疟.温疟.瘴疟.癉疟.牡疟.痰疟.食疟.疫疟.鬼疟.虚疟.劳疟.疟母.三日疟之名,临证不可不别. 暑疟者,恶寒壮热,多汗,烦渴引饮:风疟者,寒少热多,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