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历经三个世纪风雨洗礼的“乌拉三府”
“乌拉城远迎长白,近绕松江,乃三省通衢。”在历史上,此地不仅是南北交通的主要驿站,还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从地势上来看,它东高西低,南宽北窄,易守不易攻,因此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乌拉城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满族祖先肃慎人。
作为满族发祥地之一的乌拉街镇,至今遗留下诸多文物古迹。但因长年战火纷飞的原因,这些蕴含着浓厚民俗风情及文化的建筑多数破损不堪。
而作为东北地区罕见的清代时期典型建筑“乌拉三府”,历经了三个世纪风雨的洗礼,是当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清朝官宦人家的私宅。
三府当中保存最为完好的“魁府”位于乌拉街镇十字街。第一位主人是清末将军王魁福,当地人称“魁大人”。
王魁福第一世祖先原居京城,因罪被发遣到打牲乌拉。王魁福年轻时作过护送贡品的骑兵,后追随左宗棠将军多次出征,并受到皇帝的接见,曾任张家口副都统。
“魁府”,取王魁福名字第一字称呼。相传是王魁福在光绪年间衣锦还乡时,为原配夫人所建,后由其子继承。
作为私家宅院,“魁府”是个非常完整的二进四合院。正房设于南北中轴线上,两侧厢房东西对称。
大门设在总体平面的东南,内部筑有“海水托日”影壁。两侧置有耳房各一间,中间为拱券形门。二道垂花门位于花墙正中,与正房相对,回廊相通,青砖瓦建筑。建造精良,并嵌以漂亮的砖石雕图饰,至今依旧保存完好。
“萨府”又称“前府”,坐落打牲乌拉总管署的南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1年)。
“萨府”最早的主人时任打牲乌拉衙门第十三任总管索柱,后由他的儿子吉禄接承。吉禄前后3次任乌拉衙门总管达24年。但因萨英额在此居住过而得此称。萨英额,其宗祖由京调吉林为正黄旗佐领,后传萨英额。
清道光元年(1821年),萨英额任吉林将军衙门堂主事,后升任西陵工部郎中。他有感于:“吉林为我朝发祥基础之地,并无纪录,难道阙典”。
因此在公事之余,撰修《吉林外记(纪)》使之成为一部初具规模的地方志,对后人研究吉林史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萨府”为清初时期四合院格局。门房三间,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六间,装饰在当时明显奢华。正房设有套间,间壁为松木结构,地板为松木地板。飞檐翘脊,曾配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脊饰,保存基本完好。
“后府”坐落在打牲乌拉总管署的北面,是第31任打牲乌拉衙门总管赵云生的官邸。赵云生曾任打牲乌拉总管21年。后府是人们对照“前府”而称呼的。
赵云生的“后府”建成后,曾一度成为乌拉街镇气势最为宏伟华丽的宅院。
二进四合院的围墙用水磨青砖砌成,东墙偏南开3间门楼。大门上悬有“坐镇雍容”黑底金字匾额。大门对面有照壁一座,壁面浮雕为海上日出,竖刻“当朝一品”方体大字。
但赵云生的“后府”在民国年间,遭到土匪洗劫。伪满时期,“后府”又遭到破坏,所以大部分建筑被拆除,仅剩内院正房和东西厢房。
“乌拉三府”体现了清朝时期满族建筑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013年,“乌拉三府”被批准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20年投资700万元,进行了修缮建造,尽力恢复往日历史古城的原始风采。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李侠
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