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一还

感人之心,莫先于情。《游湖借伞》一出,许仙清明扫墓,西湖遇雨,逢白蛇青蛇幻化成二少女,因与之同舟,嫣然一笑,姿态横生,遂互生爱慕。一笑魂飘,再笑断肠,三笑姻缘;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许仙慨然将伞借,白蛇接伞把情留,以此约期往访。清明时节,万物生机,金盏菊、千里香、海石榴、金腰带、白玉兰、春石斛,陌上花开,满山遍野,烂漫时光,产生浪漫之情,自然而然。时之不详多怪,之后又有劝世心殷、戒淫力勇的法海从中作梗,水漫金山,恩爱反生仇,故事曲折,催人泪下。

就男女之间的一借一还,林语堂解析:“男女之间最暧昧的事莫过于借东西,一借一还便有两次见面机会。”钱钟书《围城》也有类似语:“吃饭和借书,都是极其暧昧的两件事,一借一还,一请一去,情份就这么结下了。”

一借一还始,心领神会,灵犀相通;一来一去终,怨无大小,生于所爱。“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句李宗盛,初闻不识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人生体验,不过如此。“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以一生诠释“情”字的张爱玲,最终为情所弃。从此无心良夜,任他明月西楼,哪有这么多圆满。人生以余味论输赢,互相杳无音信的结局,或许正是文学作品的余味所在,王鼎钧《创造回忆》云:“人生若要有意义,那意义便是做一些有余味的事儿,供年老时回忆。”敬往事一杯酒,醉到黄昏独自愁,这便是诗的余味。一见钟情,未必性之所近;兴之所至,未必持之以恒。相聚相离,都是刚好,一个迫不及待,一个姗姗来迟,双鱼迢递,终成遗憾,应了史铁生《我与地坛》里的一句:“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念你的人,自会找你,不想你的人,何必以借还叨扰。

即便走到一起,开始时距离都不是问题,后来问题全都是距离。世事摇曳,再好的花,落地成肥,生活总会归于平淡,循环往复,无趣又无聊,浪漫方式,终究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柔语如珠、绵绵不绝者,与泼妇骂街、满口秽语者,竟是前后同一个人。善煮饭者,虽煮如蒸,颗粒分明,入口软糯,两个人每日蒸煮一锅,难免搅拌成烂糊之粥。雨窗吟咏,红袖添香,不过起初的想象,依旧花卉环周,烟水明媚,可惜心情已变。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来借去,还是不还。不是不还,只是忘记还什么,怎么个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