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泻老不好?9大病因,你知道多少? 儿科讨论版 基层医生论坛
前一段微信群里有家长问:“孩子从X个月开始大便就没有成形过,一天5~6次,少的时候也3~4次,验过便常规,有时候有点潜血,有时候看着结果都是阴性。
做过推拿,刚开始有点效果,停几天就又恢复了原样;也吃过益生菌,吃好几盒了,也没啥变化,断断续续快两个月了,诊所大夫说是乳糖不耐受。”
“我们家孩子也是总拉,不长肉,太着急了!啥项目能确诊是乳糖不耐受,我们也查查!”
按照家长的描述,其实孩子属于慢性腹泻,虽然乳糖不耐受及牛奶蛋白过敏最常背锅,但事实上,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很多,不只这两种疾病。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病程≤2周为急性腹泻; 病程>2周,但不超过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 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为慢性腹泻。
大便呈酸性且还原物阳性:提示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不良,多为渗透性腹泻。
大便中脂肪检测:>8滴/低倍镜视野,提示脂肪吸收不良。
大便微生物检测:显微镜下检测隐孢子虫卵囊、蓝氏贾第鞭毛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大便细菌培养包括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空肠弯曲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致泻细菌;大便中致病病原的抗原检测。
隐孢子虫的检测:HIV感染中晚期患者易引发隐孢子虫感染。常为持续性霍乱样水泻。病情持续数周至数月,甚至迁延,危及生命。
呼吸试验:1~3h内阳性提示被测试者糖吸收不良,1h内出现阳性提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钙卫蛋白:炎性肠病的敏感指标。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取黏膜标本:用于诊断乳糜泻、微绒毛包涵体病、过敏性肠病、克罗恩病、贾第鞭毛虫病(原虫滋养体紧贴于绒毛表面)等;
收集空肠液进行成分分析:诊断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和胆汁酸异常所致慢性腹泻病;
黏膜进行双糖酶检测(乳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诊断双糖消化吸收不良。
结肠镜检查:可诊断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感染所致腹泻等。
胶囊内镜检查:可提高乳糜泻的诊断率,检出一部分引起慢性腹泻的小肠病变,以小肠溃疡、增殖病变、小肠息肉、小肠畸形多见。
食物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食物IgE。
D-木糖(D-Xylose)吸收试验:反映小肠吸收功能。
慢性腹泻是个复杂问题,不仅发病机制复杂,病因也很多。不同年龄阶段因饮食、机体状态不同,常见慢性腹泻的病因不同。
①食物过敏:在我国,最常见的过敏原是牛奶、鸡蛋、大豆、鱼、虾、花生、小麦、某些水果等。
②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进食特殊食物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和体征;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
组织学证明胃肠道有EOS增多或浸润。
③炎症性肠病: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
④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
原发性免疫缺陷包括原发性B淋巴细胞缺陷、T淋巴细胞缺陷、联合免疫缺陷、补体系统缺陷和吞噬细胞缺陷等;
继发性免疫缺陷由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等引起。
⑤乳糜泻:与摄入麦麸蛋白(麦胶蛋白、大麦蛋白、黑麦、燕麦蛋白)等有关。
⑥自身免疫性肠病:比较罕见。
(医学界儿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