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的三长和两短(附音频+解读)

本文节选自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从全新的视角进行了解读,试图还原出一个从课本中看不到的真实的三味书屋

文中介绍了三味书屋的两位好老师,分析了三味书屋代表的旧式私塾都读什么书,如何开展教学,有哪些值得现代语文教学借鉴的优点,尤其是在读经、习字、对课等方面。

最后,我们还冒充内行,吹毛求疵地挑出了三味书屋的两个短板:没有系统的汉字教学;偏科于文学,弱于经学。这其实也是那个时代的通病。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 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幼学琼林》),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周易》),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尚书》)……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2

三味书屋有两位好老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学生们大都艳羡百草园四季的野趣,还学到不少草木鱼虫的知识,但是却厌恶三味书屋的“严厉”和枯燥,这真是大误解。

鲁迅先生于1892年12岁时入三味书屋受教,历时5年。期间,祖父因事下狱,父亲重病去世,族人分家受欺,尝尽世态炎凉。他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涯却是值得庆幸的,为他一生的治学和做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鲁迅
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1849-1930年),名怀鉴,字镜吾,20岁中秀才,后因不满清廷丧权辱国,遂绝意科举,在家中设馆收徒,年收学生不超过8人。寿镜吾为人正直,尚气节,崇礼义。每逢春节,于学生拜年次日必回拜;客人来访,必整衣冠相迎,颇有《论语·乡党篇》中的夫子风范。
寿镜吾
其实,鲁迅初见寿镜吾时,他才40多岁,正值盛年,文章中写“须发都花白了”,大概是文学的夸张吧。
鲁迅在三味书屋的5年中,其实有两位老师,一位是寿镜吾,另一位是寿镜吾的次子寿鹏飞(1873-1961年)。寿鹏飞只比鲁迅大8岁,是绍兴有名的大才子,18岁参加童生试即考中(秀才)第一名。由于寿镜吾不喜八股文,所以凡学八股文,都由寿鹏飞来教,人称“小寿先生”。寿鹏飞是鲁迅一生的师友,给予鲁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大才子寿鹏飞,还是未来的“状元”。1904年,适逢慈禧七十大寿,朝廷要在京城举行全国优贡的会考,寿镜吾为阻止儿子去考试,将鹏飞关在家中楼上,鹏飞在母亲的暗助下,从窗口攀绳而下,进京赴考,考取“甲辰科朝考一等第一名”,获“朝元”(大致相当于状元),礼部特制“朝元”牌匾赠予寿家。
您看,能够培养出状元和大文豪的三味书屋,现在那个“龙校”比得过,还有什么可以批判和抱怨的!

3

在三味书屋都读什么书?

三味书屋的性质,介于私塾和书院之间。鲁迅入三味书屋时12岁,已经有了丰富的蒙学知识和文化基础,并不是12岁之前整天都在百草园中瞎玩的。入三味书屋本是为参加科举考试准备的,后因家事和时局变化,鲁迅于1898年考入南京水师学堂,离开了三味书屋和科举旧学的道路。

百草园

鲁迅在三味书屋的5年里,系统阅读、背诵了儒家经典,这是科举考试必需的。文中除了《幼学琼林》属于蒙学课本外,另外提到的《论语》《周易》《尚书》都是儒家经典。

文中提到的“读书”,就是指的诵读这些经典,是每日上午和下午的正课。熟读,然后背诵下来。“上生书”是指学习新课程的时候,学生走到老师旁边,站在那里听老师讲,听讲完毕,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进度都不一样,老师会给每个学生大致讲解篇章的要旨,或者也会根据学生的程度疏通讲解文义,这算是个性化学习方案的先驱吧。

总之,基本讲解是有的,死记硬背也是必需的。

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什么意思?

据说,三味书屋的名字,是寿镜吾的爷爷起的,取义如下:

“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

醯,醋也;醢,肉酱也。醯醢泛指佐餐的调料。

也就是说,儒家经典是主食,历史典籍是菜肴,诸子百家是佐料。

这句话反映了经、史、子、集四大类图书或学问的重要程度,以及读书的次序。

4

被忽视的习字和对课

除了不断增加经典的学习诵读,每日“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也是雷打不动的。

习字就是毛笔书法,古人不管官位大小,学问高低,提笔都写得一手好字,这是长期磨炼习得的。习字是语文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基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经验,后续我们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习字应该贯穿小学和中学的整个阶段,这一观点看来短期难以实施。不过,现在高考语文主观题增多,“卷面分”越来越重要,写字和书法总算开始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认真关注了。

对课,就是对仗,对对子,例如,老师说“雨”,学生对“风”;老师说“柳绿”,学生对“桃红”,基本要求是对仗(词义和词性)、平仄(声调)、压韵。一般识字课程和蒙学课程学完后,就可以开始“教以属对”,最初练习一、两字的对子,数月后加到三字,再数月后加到四字、五字、七字,两三年下来,自然就会对诗、赋诗了。对仗是单音节、方块字的汉语特有的语言形式,能够充分体现出汉语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之美。

对课的学习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空白。

1936年鲁迅去世,寿鹏飞特意撰写了一副对仗工整,意蕴贴合的挽联,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桃李满门墙,雪中独傲梅花瘦;
文章在天壤,云外时闻木樨香。

5

三味书屋的两个短板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前面分析了三味书屋的三大长处,下面我继续冒充内行,挑一挑三味书屋的两个短板。

一,三味书屋没有系统的汉字教学

清朝中后期以小学(又叫朴学)研究著名,小学研究主要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等。鲁迅在三味书屋应该没有学习过《说文解字》等知识,这不得不说是三味书屋的一个重大短板。鲁迅工作后还曾经参加了国学大师章太炎(1869-1936年)先生举办的《说文解字》学习班,但是学得并不好,这可是先生自己承认的,后来鲁迅在一篇纪念章太炎先生的文章中说过:“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

)。

章大师的学习班里有个好学生叫黄侃(1886-1935年),是音韵、训诂高手,他跟鲁迅先生一样去过日本留学,也很短寿,但是“章(太炎)黄(侃)学派”却传承了下来,学堂的课程也从中受益颇多。

二,三味书屋偏科文学,弱于经学

这其实是当时的通病。明清的科举八股文,由于只能采用朱熹一家之言,加上众多禁锢,演变成了文字的躯壳和考场套路。严谨、专业的经学训诂研究,反而对考取功名无益,像“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戴震、段玉裁等,皆屡试不第,但是他们的学问醇厚,流馨今世。寿镜吾先生无意科举,除经史子集外,花了大量时间博览稗(bài)官野史和文人笔记,寿鹏飞也受到父亲影响,他除了是民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外,还是一位地方志专家和红学家。两位老师的风格自然影响了鲁迅。

经学研究的基础是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代表的小学,舍小学无经学。由于三味书屋小学功底不够,经学研究应该说是落后于时代的。经学不治,以至于流入野史、笔记、小说之门,岂不偏离了其“三味”之本旨?

文字是本源,经典是主流,文学是余脉。这是学堂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汉语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

馆主荐读 >>

人生识字糊涂始(附音频+解读)

  原创 | 水木馆主

编辑 | 祁蕊

美编 | 徐静

转发增福慧,点赞生欢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