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做到这两点,便是有福之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有时候,别看俗话言简意赅,它确实存在着深刻的道理,例如这句俗话——”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这句俗话反应了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有福之人讨得周围人喜欢,因此人生之路也比较顺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得道多助。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有福之人呢?笔者认为,只要做到一下这两点,日子大多不会差到哪里去,算得上是有福之人。

第一、平和

有福之人,大多数表现得比较平和,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比较看得开,这样的人,一般心中比较少抱怨,待人接物也比较宽和。平和有两大体现,其一是说话平和,人们常说,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也确实,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的人,话语平和,少有锋芒,人们听了也乐于接受,而不会说话的人,则可能话中带刺,暗中伤人而不自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咱们说出去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一般,覆水难收,因此,说话还是要掂量掂量。其二是脾气平和,有福之人,在生活中,时常表现得比较平静,不是没有脾气,而是懂得不乱发脾气,而无福之人则相反。很容易分辨得出来,无福之人仿佛身上充满了戾气,时不时便一言不合乱发脾气,脾气大也害人害己。害人则怨气深,肝火重,时常这个状态则伤身。害人则时常将气氛搞得不愉快,大伙都不开心,正所谓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如果没有平和的心态,怎么能算有福之人呢!

第二、勤俭

众所周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西周时期的古籍《周易》中,就曾记载道:”君子以俭德辟难“,晚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四大重臣之一的曾国藩,曾国藩在其家书中,也教导道:”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从古人的言传身教中,不难看出,一个人养成勤俭的习惯,便能算得上是有福之人,然而,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并保持,非常不容易,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保持勤俭,其实就是自我克制,也算得上是一种自我修行,因此,诸葛亮才会在《诫子书》中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总而言之,保持勤俭的习惯,则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样的人,自然也就是有福之人。勤劳节俭能够发家致富,这样的人,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心灵上,都常足,这样的人,不是有福之人,那怎样才算有福之人呢?

总结:

本文讲了有福之人的两个特点:平和和勤俭。回过头来看这句俗话“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如果一个人内心不平和,即使跑断腿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勤俭,再多的钱财也会坐吃山空,平和待人和勤俭待己,就是正确的方向,方向走错了,则南辕北辙,即使跑断肠了也无济于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