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之王进:软弱中有大智慧,无争处见真精明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高俅当上太尉后第一个加害的人,不是我们熟悉的林冲,而是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这事儿说起来话长。想当年高俅还在东京街头帮闲的时候,也是经常舞枪弄棒,估计也像模像样会两下子。但他有一天碰到了王进的父亲王升,两个人在一块儿比划了比划。那时候王升是禁军的都教头,是管着禁军教头的教头了,本事自然不俗。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能拿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玩票的高俅碰上了专业的王升,自然是三下两下被打翻在地,在床上躺了三四个月才缓过来。

王升打高俅的这一棒,给王进的未来埋下了隐患。当年挨打的时候,高俅只是街头一个小混混,而王升是卫戍部队的总教练,就算高俅恨得牙根痒痒也惹不起。可没想到风水是轮流转的,若干年后高俅摇身一变成了高殿帅,专管卫戍部队。不怕君子掌权,就怕小人得志,因为小人的特点之一,就是睚眦必报。所谓父债子还,惹祸的王升不在了,人家不找你王进的麻烦找谁的!
所以高俅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名。也活该王进有事,他病了,一下子就被高俅抓住了把柄。虽然王进早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生病,而且还按规定交了请假条,但高俅还是派人把他捉拿了过来。注意,不是让人去请,也不是让人去叫,而是派人去捉拿。高俅的逻辑很简单,你能把请假条交来,说明你就能来上班,你不来,就是在装病抗拒官府。抗拒官府这还了得,赶紧拿来!
没办法,王进只好来到殿帅府,参见了高俅。这高俅也不转弯抹角,劈头就问:“你那厮便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确认了身份之后,马上发难:“你为什么装病不来上班?”王进说:“我真的病还没好呢!”高俅道:“那你咋来了?”王进回答:“你叫我来,我怎么敢不来啊!”高俅不听王进辩解,喝令左右开打。这架势谁都看明白了,高俅就是想找王进的茬,反正我官大嘴就大,说你不对你就不对,挑个理由就能办你。好在王进平时人缘不错,大家都给王进求情,说“殿帅您刚刚上任,是个好日子,打人多不吉利”,暂时让王进躲过一劫。
这一下王进尴尬了。老子得罪过的人变成了自己的大领导,而且这个人偏偏是个记仇的小人,第一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小鞋,这以后还怎么在单位里混?无奈之下,王进回家和老母亲一商量,来了一个“三十六计,走为上着”,干脆逃离京城,离开高俅的魔爪。王进接下来的一系列应对,显出了他为人做事的老道,堪称典范。
一是思维清晰,逻辑明白。王进没有对高俅抱任何幻想,他清楚高俅不会轻易放过他,必须要离开京城才能躲过灾祸。而且,他明白应该去哪儿,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那儿正是用人之时,而且高俅的手伸不了那么长。他也知道去的理由和自己的优势,老种经略相公手下的军官来京城的时候,都挺喜欢自己的枪棒功夫,大家有点交情,也都了解自己的能力。所以,王进很快就选定了行动方向,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
二是有勇有谋,应对得当。王进家里有两个殿帅府拨来的牌军,名义上是伏侍王进,实际上也起到监视的作用。如果王进公开走,他们俩一定要向上级汇报,王进就走不成。当然,要是王进来硬的,对付两个小小的牌军是小菜一碟。如果是李逵,肯定上去就是两板斧,如果是武松,估计也会两戒刀完事。王进虽然有那样的本事,却没有那样做,而是选择了智取。这样,王进既不用滥伤无辜,也减轻了自己身上的罪责,更有利于下一步的逃脱。
你想,要是王进杀了两个牌军,身上就背负了人命官司,接下来就可能画影图形全国通缉,海捕文书会快马加鞭送到全国各地。而没有人命官司,只是私自逃走的话,显然会罪过轻得多。所以王进略施小计,借故将两个牌军支开,然后娘俩偷偷溜走。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虽然王进的母亲骑马,王进挑担,走得并不快,但一路上并没有见到张榜抓人的告示。毕竟他不是杀人犯,社会危害性不大,所以高俅也只是“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给各地政府发了公文要求注意着点,但并没有发动老百姓悬赏通缉。
三是处世圆滑,滴水不漏。王进娘俩儿胜利大逃亡,眼看快到延安府了,结果一高兴错过了宿头,没住上旅店,只好去史家村借宿。出门在外,借宿并不是一件易事,谁知道你是好人还是坏人?放进来有没有危险?就算没有危险,住下来人吃马喂,麻烦不说,还可能赔上柴米粮草。此时,王进的应对就颇有水平,看他敲开庄门,对庄客说:“实不相瞒,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依例拜纳房金,万望周全方便。”看看,这话表明了三层意思:我们只有娘俩儿,人畜无害;处境艰难,希望帮忙,住一晚上就行;到时候会支付报酬,不会让你们吃亏。这样,就打消了对方心里所有的顾虑。
没想到,王进的母亲连日赶路累着了,晚上就犯了心疼病,不得不在庄上多住些日子。过几天病好了,王进收拾东西想要离开,却看到了史进在练武。
人性是有弱点的,会练武的人看到有人练武,就像会下棋的人看到有人在马路边下棋,忍不住就想凑过去看一眼。如果发现哪步走错了,不说出来心里就会痒得难受。王进也有这样的毛病,站那儿看了半天,忽然失口来了一句:“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
史进一听就急眼了:“你是哪颗葱哪颗蒜,敢说我练得不好,我拜了那么多师父还不如你这个在我们家借宿的?你敢和我比比不?”人家下棋正在兴头上,妙招迭出没有对手,你却来多嘴支招,拉下脸来把棋盘一推:“要不你来两局?”但史老汉还是听出了门道,毕竟姜是老的辣,于是问王进:“你是不是真的会武术?”王进说自己确实还行,然后留了个心眼,先询问眼前这个练武的后生和史太公是什么关系。如果是外人,当然也就算了,当他得知是史老汉的儿子时,表态可以指点。
史进当然不干,你是谁呀,上来说两句大话就来指点我,我还想指点你呢!想教我容易,先打赢了我再说!王进嘴里说“如果不嫌弃可以玩玩”,却只是站在那儿笑,并不动手。史太公也急了,估计他也想看看王进有没有真本事,所以问道:“如果想教他,和他先练练怕啥!”这时候王进才说:“恐冲撞了令郎时,须不好看”。话已至此,史太公只好表态:“这个不妨,若是打折了手脚,也是他自作自受。”放开手打吧,打坏了算我的!王进讨得了史太公的授权,才下场出手,一招将史进打倒。
王进的这一番操作,真的值得现在的老师们好好学学。有学生不听话咋整?别急着又打又骂,要先向家长委婉地征求一下意见。要是家长说了,我家的孩子我都舍不得碰,谁敢管我跟他急,那就由他去。如果家长说孩子就该严管,老师你就当他是你自己的孩子,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你才能放开手去管。看来,不仅学生要读名著,老师们也该读读水浒,里面有人生处世的大道理啊!
不扯那么远。王进在史家村呆了半年多,教会了史进十八般武艺。但王进深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史家村住着不是长久之计。虽然史进百般挽留:“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多少是好!”但王进仍然以怕高俅可能追捕,到时候会连累大家为由,离开了史家村,投延安府而去。
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借口而已,王进在史家村已经住了大半年,高俅要抓早就来了。王进此时已经不怕高俅,他只是看透了史家村并非久留之地而已。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史太公死后,史进和山上的强人有了来往,最终对抗官府,一把火烧了村庄,亡命天涯。要是王进母子在这儿住的话,估计也会受到牵连。到时候再脱身,可能就没有现在这样从容了。
至于王进最后的结局,书里没有具体交待。鲁智深说他真的到了延安府,但史进后来去了延安府却没有找着。但凭王进做人与做事的能力,相信不会出什么危险。反正那时候没有联网,没有人脸识别,不用查身份证,凭他的一身本领,想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过安生日子太容易了。
王进并不在梁山好汉一百单八人之列,但施耐庵在他身上却用了相当多的笔墨。比起快意恩仇的梁山好汉来说,王进也许显得有些软弱可欺,但他的结局,却好过许多天罡地煞。
也许,施耐庵也是想用他来和梁山好汉进行对比。身逢乱世,除了逼上梁山,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王进在凶险的环境下看得开、拎得清、办得好,保全了自己和母亲的性命,算得上是个明白人。对于想平平安安过日子的普通人来讲,这未尝不是最优的选择。
相关:高俅:有一种人发迹,只因为他人见人厌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热文回顾:
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别离票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孩子越优秀离我们越远,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们努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