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药品为何频频涨价?

导读

常用药涨价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 

常用药为何频频涨价(图片来源:制药网)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药品涨价主要是药品供应短缺短时间很难改变所导致。事实上,目前诸多药品,都在主动或被动的涨价。如此前,安徽省芜湖市药品医用耗材管理中心发布《2020年市属公立医院药品价格调整情况公示》,对于药品市场价格过低,造成部分药品供应不顺畅的6个品种,进行了适当调价。
  如氯 化钾缓释片0.5g*48,同厂家同品规此前在安徽的价格是9元,被调价后涨至14元,涨幅达55.6%;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ml:10mg,同厂家同品规此前在安徽的价格为0.3元,在调价后调至1.6元,涨幅高达433.3%。其中,涨幅较大的是注射用苄星青霉素120iu,此前其在安徽的价格为3.9元,调价后涨至26.1元,涨幅超500%。
  从整体来看,其实目前涨价的药品大多是低价药、廉价救命药,有的还是各地短缺药目录的常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药品频频涨价,主要由于三个原因:首先是市场调节的机制还不充分。涨价药品多数具有市场容量小、竞争不充分的特点,往往临床必需,缺少替代,容易出现“以缺逼涨”的态势。
  其次,是一些药品或者是原料药生产环节高度集中,原料药分销的渠道容易被控制,被通过垄断控销来达到获取暴利的目的。
  除此之外,成本因素的增加(如人工成本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环保投入增加等)也加大了药企额外的成本支出,在医改降价大势下,投入与产出失衡,也导致药企不得不靠涨价,来增加利润。
  不过,药价毕竟与民生息息相关,为应对当前药价过快上涨,对于不合理的涨价国家已经展开行动,如国家医保局就正通过约谈,采取公开曝光,中止挂网、失信惩戒等措施来敦促企业主动纠正药价。除此之外,国家也正在加速完善短缺药品采购和储备政策,试图从源头解决部分短缺药品的原料药和制剂市场垄断等问题。
  总的来说,药品本质上属于商品,具有逐利性,所以短暂性的药品短缺会长期存在,而由此导致的价格上涨也会时有发生。但未来,在国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有形手”的调控,进一步完善药品短缺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完善短缺药品采购政策等背景下,常用药、短缺药价格预计将会更加合理化发展。

文章来源:制药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