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进入深水区
让学习进入深水区
作者:李广生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想学会游泳就要到下到河里”“纸上得来终究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这些名言和民谚都说明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实践和体验非常重要。但是,“生命课堂”提出建设有体验的课堂绝不仅仅止步于此。我不希望“生命课堂”成为“伪专家”,喋喋不休的讲述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也不想回答“如何开展体验活动?”这个貌似很重要其实并不是问题的问题,而让它成为指手画脚指挥别人的“假专家”。对于体验,我们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亲口尝一尝”确实可以知道梨子的味道,但也仅仅是知道了梨子的味道,难道我们只是为了知道梨子的味道吗?如果这样的话,其实并不需要“亲口尝一尝”,我们只要知道它比苹果口感脆一点、汁水多一点,也就知道了梨子的味道。世界上有那么多梨子,难得都要亲口尝一尝吗?下河游泳的道理也是如此。确实,亲身实践在河里练习可以很快学会游泳。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游泳呢,难得仅仅是为了戏水吗?若是如此的话,不学习游泳,带上救生圈戏水,也是很快乐的。有体验学习才会发生,这并不意味着深层次的学习或是更有意义的学习发生。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师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参与了、体验了,热热闹闹的,有时还表现出精彩纷呈,但是他们又学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呢?“低位徘徊”是我一直关注的一种现象,孩子们明明学习了、思考了、参与了,为什么看不到明显的发展呢?在有生成的课堂中还要继续探讨这个问题,这里我给出的答案是:缺乏深度体验。浅尝辄止、小富即安的教学让体验浮于表面,活动更为关注形式,教师热衷于气氛,从而导致深层次的学习不能发生,或是说学习的深层次目标无法实现。
挑战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特别是教师,需要深谙挑战的奥秘,因为它是推进深度体验的关键。“生命课堂”是有挑战的课堂。
人们对于挑战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害怕挑战,这是担心失败的缘故,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另一方面喜欢挑战,这是希望获得更大成就的缘故,自我超越是人的天性。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对于建设有挑战的课堂是非常必要的,错误并不等于失败,教师需要建立这种观念,并树立从错误获得成功的信念。教师的观念和信念影响着课堂的温度(上一章我们曾重点探讨过这个问题),也影响着课堂体验的深度。鼓励孩子不断超越自我,培养他们的勇气和信心,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也更有挑战性的职责。
理解学生原有水平和学习策略是建设有挑战的课堂的基础。值得借鉴的理论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们都非常熟悉。但应用时教师似乎更为关注学生的成绩,并把这个通过并不严谨的考试得出的成绩视为学生的起点。在学校调研,我问一位老师:您了解您的学生吗,并能依据他们的情况开展教学吗?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告诉我,哪些学生是水平高的学生,哪些学生是中等或水平低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或要求。在场的所有老师都这么回答。如何区分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回答又是完全一致:成绩。成绩已经成为贴在脸上的标签,帮助教师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造成成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大家反而语焉不详。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清楚造成成绩差异的原因,那么为提高成绩而采取的措施毫无疑问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无效的。
学习策略是造成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知道学生学的如何,更要知道他们是如何学的。以此为基础设计有挑战的任务,才能让他们获得深度体验。
我们必须要承认,学生面对同一个学习材料或同一个学习任务时采取的学习策略是不同的,极有可能是这种不同造成了他们成绩的差异。漠视这种不同而一味的在提高成绩上下功夫,极有可能事倍功半,对有些孩子来说是痛苦的体验,而对有些孩子来说则是无聊的体验。无聊和痛苦都是深度体验的杀手。
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可以用其质量来衡量,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这是物理学上的概念,与孩子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惯性的概念不完全一致。一节关于惯性的课即将结束,教师询问学生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或感受。一个孩子说他知道了惯性的定义,并且知道了惯性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另一个孩子说这节课最大的感受是惯性很奇妙,推动一个大箱子用的力比推动一个小箱子大,说明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行驶速度是80公里每小时的汽车与行驶速度是40公里每小时的汽车相比,刹车距离要远,却不能说明速度越快惯性越大。深度体验正在改变着他的认知方式。这就是深度体验的奇妙之处,它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还能促进质的变化。
每节课都要有挑战,不仅挑战知识量的积累,更要对学习策略进行挑战,这样学生才能每节课都有收获、都有发展。作文课是让教师普遍头疼的教学,教师看不到孩子明显的进步,似乎上不上作文课都一样,写的好的依然写得好,写的不好的依然写不好。我们教给了他们那么多的写作技巧,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描写、如何议论,但他们为什么还写不好呢?缺乏深度体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而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挑战的缺失则是导致体验不能深入的主要原因。
“这节课我们学习景物描写。”一节作文课如果这样开始,学生的大脑立即进入“等待”的状态,等待教师把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他。事实却是即便他们理解了这些方法和技巧也不一定能描写好景物。“选取一处的景物,看看能不能通过你的描写,让你的同学也想去观赏。”挑战出现了。这时候的挑战不是如何描写景物,而是如何吸引同学,是更高层次的挑战,也是更有意思的挑战。一系列问题就会出现:同学们喜欢什么、能够吸引同学的要素有哪些、如何把这些要素呈现出来,等等。你会发现这是对认知方式的挑战,因为情感的注入,孩子们写出来的东西就不再是辞藻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
教师对任务目标的高期待和清晰地解释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度体验的关键。教师简单的把任务进行布置,让学生误以为完成了任务就实现了目标,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深度体验就很难发生。教师必须要明确告诉学生,为什么布置这个任务,期待他们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等等。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就不再是懵懵懂懂、稀里糊涂的学习,在目标引领之下,在高期待的激励之下,他们会向自己发出挑战,从而进入到深度体验和深层次学习之中。
教师习惯用指令组织教学,如:“认真阅读课文”,不屑于对指令做出更多解释,好像学生是一台学习的机器,按下开关他们就会自动进入学习。学生得到这样指令,往往为了完成任务,匆匆读一遍课文,学习浮于表面,“认真”变成一句空话。如果教师稍微花一点心思,对这个任务做一番解释,比如这样:阅读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不仅能读出作者,还能从文章中读出自己,越是用心越能发现其奇妙之处(高期待)。请大家阅读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你发现的属于你的独特的理解,比如:用一个词概括主人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文章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明确的目标)。虽然你没有提出“认真”的要求,但可能他们会读的很认真。
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没有认真思考,自己本身就是糊涂的,但他们更愿意把责任推给学生。
“生命课堂”倡导的有深度体验的课堂,让学习进入深水区。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