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在课堂
最美的风景在课堂
几天前,在一所学校参加一个关于课程建设的活动,学校把一名蔡姓老人请到了课堂。他是糕点模具制作的传承人,家里几代从事此项技艺,孩子们曾去他的工厂参观,今天他又带着模具来到课堂,亲手教孩子们制作月饼。
显然,老人并不擅长讲解。他无法像老师那样把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规划为具体的步骤,并明确告之孩子每一步骤的重点和难点,但这并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这一群小家伙,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做起来一丝不苟。老人和老师都在学生中巡视,孩子们更愿意和老人交流、向老人请教。就连观摩的教师也跃跃欲试,围着孩子们津津有味的看,还有人忍不住“指手画脚”。
最后,孩子们用文字记述了本次活动的感受和体验。有的孩子竟能写出美妙的诗句,让人眼前一亮。写作训练因为有实践活动的支撑而显得扎实有效,避免了空洞和机械;实践活动因为写作训练的介入而得到拓展和提升,避免了盲目和低效。二者可谓相得益彰。我突然想到:课堂因开放而美丽。
课堂,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一直以来关注并思索的问题。谁也不能回避,儿童在校读书以及教师在校教书的日子里,他们的绝大部分时光在课堂上度过,倘若把课堂封闭起来的话,则无异于把他们的生命置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在封闭的环境里生长的生命一定是畸形的、压抑的,或是弱不禁风。因此,就课堂的生命意义而言,它应该也必须是开放的。这一点似乎已经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人们正在探索如何打破封闭的课堂。
我小时候,有一门课程叫“课外活动”,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门课;再后来,“课外活动”以小组形式实施,称为“课外活动小组”——既然是小组,便具有了稀缺性,就不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课程——有的人兴高采烈的去“课外活动小组”,有的人只能坐着教室里望洋兴叹;再后来“第二课堂”出现。这一名称使用的不谨慎,导致其短命的厄运——既然存在“第二课堂”,那就必然存在“第一课堂”。既然存在“第一课堂”,那就要先把“第一课堂”做好,谁还有工夫搭理“第二课堂”呢?再后来,又出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了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出现了“社会大课堂”。这次似乎是动真格的了,建设了很多“社会大课堂基地”和“资源单位”,并拨付专款用以开展此项活动;再后来,又从每个学科中拿出10%的课时,用以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通过这番梳理不难看出,“压缩课堂而扩充实践”是破解封闭课堂的基本对策。其有效性毋庸赘述,而其局限性亦非常明显。首先,它割裂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联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呈现“两张皮”;其次,它造成教学与实践的矛盾对立,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争夺课时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一对策所导致的最明显的恶果是:课堂教学因被压缩而更加的封闭,实践活动因被扩充而更加的无序。因此就有些学校通过“暗箱操作”,让实践活动“缩水”而为课堂教学“输血”。把实践活动从课堂教学中剥离出来另立名目的做法,实乃权宜之计,甚至是饮鸩止渴,将会越来越乱——名目繁多的课程会让老师和孩子们不知所措。
建设开放的课堂并非只有“走出去”一条路,“请进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老艺人可以走进课堂,家长、村民、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为什么不可以?我们需要在课堂与社会之间建立一条双向通道,既能够走出去,又能够请进来,这样才能让课堂真正的实现开放,让师生的生命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传统文化要进课堂、京剧要进课堂、足球要进课堂,口子越来越大,会不会把课堂冲的七零八落呢,师生会不会不堪重负呢?建设开放课堂并非只有“加法”这一条路,整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整合中华传统节日的教育,京剧为何不能整合、足球为何不能整合?如果不是从培养某一单向技能的角度看待这些需要走进课堂的内容,而是把它们视为滋养生命的不可缺少的营养的话,课堂的大门需要大大的敞开!
课堂的大门一旦打开,教师的作用就会受到挑战。做月饼你肯定不如老艺人,唱京剧你肯定不如爱好者,踢足球你肯定不如运动员,但不用担心,所有这些都可以转化为为你所用的素材,经你的设计和整合,做月饼就不仅仅是做,唱京剧就不仅仅是唱,踢足球就不仅仅是踢,你能够让这些实践活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教育价值,犹如画龙点睛、点石成金一般。
在那节课上,一个小男孩写到,他想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送给远在故乡的爷爷奶奶,他想念他们。念着念着,小男孩哽咽了。这便是点石成金的最好例证。
有人说“教育最美的风景不在课堂在路上”,这个观点我不能同意——既然如此,干脆不要来课堂,就一直在路上吧。课堂毕竟是主业,不要把最美的风景寄托于课堂之外。即使不去拆除学校的围墙,也要拆除心里的围墙,建设开放的课堂,教育最美的风景其实就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