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个地方出差,就买一份当地地图
39岁。前媒体人,现供职于某律所
━━━━
大家好,我是土城。今天简单说说为什么民国初年旅行指南多了起来,以及今天的阅读书目《老北京旅行指南》在众多的指南中有何特色。在我看来,近代北京旅游发达起来,跟北京交通发展和宫苑(公园)开放密切相关。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外国人涌入,与此而来的还有公路、铁路、汽车、电车、自行车等现代交通设施和工具。同时,现代意义上的旅社也开始出现。20世纪初,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外公司在上海、南京、北京开设旅行社。1923年,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旅行社在上海创办并在北京设立分部,这都奠定了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老北京旅行指南》中写道:“民国三年十月,在东西华门内之太和中和宝和文华武英各大殿,设古物陈列所;民国七年,在午门楼上设历史博物馆;民国十四年,该故宫为故宫博物院。昔日帝王之秘窟,今可任人游览矣。”我们读邻2017年曾经读过季剑青老师的《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该书第一章即“宫苑的转变”,对宫苑变旅行目的地的做了深入梳理。在清朝覆亡以前,对读书人、普通人而言,帝京宫苑充满神秘色彩。为体现共和的价值观念,从1914年起,宫苑开始有限对外开放。当时报纸云:“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人脚跟”。商务印书馆编辑庄俞数次北上,遍游宫苑名胜后,他在《小说月报》上撰写了一系列游记,通过今昔对比,以其游历证明共和体制的优越性。历代帝王兴建宫苑,都是为宣示皇权。但宫苑修建劳民伤财,修完就与百姓无干。民国初年宫苑陆续开放,但部分宫苑对外开放却受到延迟。1913年,袁世凯将总统府迁入中南海,北海则由其护卫部队拱卫军进驻。为防止行人窥视中南海总统办公区域,北海和中南海之间筑了墙,暗示其“宫禁”属性,备受非议。1924年,段祺瑞执政,撤出中南海,北海公园开放,但中南海仍然禁止游人进入,林语堂撰文批评,呼吁开放三海,归还国民,认为“民国官僚办事不应再有宫禁重重的景象”。1929年5月,中南海正式开放为公园。宫苑变公园,子民变国民,在庄俞、林语堂等看来,身份的主体姿态在宫苑开放中体现出来,是检验共和政体成色的标尺。据王京传《1912-1937年的北京旅游开放》一文介绍,1914年,开放的京畿名胜包括天坛、文庙、国子监、黄寺、雍和宫、北海、景山、颐和园、玉泉山、汤山、历代山陵。此后,天坛、地坛、先农坛、北海、中南海、颐和园相继开放。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后,故宫也归政府管理,1925年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这里三处对比,可以宫苑开放总体是循序渐进的,其主要间断,在袁世凯迁入中南海。晚清、民国期间有关“北京指南”的书很多。直接用《指南》为书名的有:1914年洪亮编辑的《京汉旅行指南》,1914年撷华书局出版的《新北京指南》,1916年中华图书馆出版的《北京指南》,19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实用北京指南》,1929年北平民社出版的《北平指南》,1931年金文华编辑的《简明北平游览指南》,1935年上海自强书局出版的《最新北平指南》,等等。当然,阅读所限,我不能确认本次主题书是否与众不同。作为一个八十多年后的读者,一打开本书,我就发现了它两个突出之处。一是正文开始前的广告,一是景物图像。这都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其一,它体现了指南的实用资料属性,其二,体现了领先的新媒体属性。与众多对手相比,180多幅照片在那个年代堪称新媒体图库了,对其他对手简直是降维打击。图片中,包括建筑、地图、历史事件以及博物馆陈列。有一幅图为故宫展览的凌迟刀具一套,看得人心惊肉跳。有关宫苑建筑和内廷展览陈列较多,说明编者对传播心理颇有领悟,摸准了游客对宫廷的注意力,极有心思。记得多年前去故宫,发现有许多商家陈列宫苑系列展品,我当时觉得俗不可耐,但游客络绎不绝。我很久没去过故宫,不知现在情况如何。晚晴研究专家姜鸣先生在《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里写过一篇“漫游军机处”,他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去故宫军机处参观时,发现室内乱七八糟,门外挂着“面包、盒饭、包子”招徕游客,90年代卖起了2元一双的文保鞋,后来奏事处还改造为星巴克,到作者2003年重游时,发现食品店成了饭铺,文保鞋依然在卖,可为了保护地板而卖文保鞋的宁寿宫外一辆奥迪车竟然呼啸而过。他当时对这种煮鹤焚琴的做法感到心痛不已。话归正传,《老北京旅行指南》对图片的运用,特色之处在于:在本书中,图片不再只是文字的辅助,不只是书本的装饰,而占领更重要的位置。这是阅读观念和传播习惯的进化,所以说,这本《老北京旅行指南》,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可以看作当时的旅行黄页,是当时的旅行百度、携程和马蜂窝APP。这本指南胜在信息量,再在信息量中夹杂文化因子,可以覆盖各种层次读者对指南的需求。旅游和商业密不可分,这道理在民国与今天是一样的。对商业和旅行的认知,近一百年前的人,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呢?从这本书中对广告等商业元素的运用,我感觉区别不大,区别主要只是工具的变化。我前面提到的几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旅行APP,哪一款不是将旅行与商业融为一体?所以,在我看来,这书中的广告,值得注意。比如,第一部分第2页是大陆银行,第3页和第4页是鹿胶阿胶的广告(中英文),然后是《实报》的广告。(我不了解《实报》,搜索了一下,该报纸是1928年管翼贤创办的小型报纸,该报以下层民众为主要对象,发行量最高时曾达10万多份。后来,管氏在抗战期间投靠日本,所以在我在孔夫子网上搜索到一处实报的介绍上写着“汉奸报纸”。本书的序一正是管所撰写。)在正文业内,广告索引有三页之多,项目在180个左右。这都是很了不起的认知,跟我们今天APP上无处不在的商业推广如出一辙。在内容上,《老北京旅行指南》对历史沿革的梳理很像地方志的写法,与今天的旅行指南大为不同。今天旅行指南基本只谈干货,对经典景区作客观介绍,不叙述其发展。将历史、文化着重处理的做法,应该是凤梨将其列为本月主题书的原因之一吧。比如,对城内饮水之难的介绍与解决办法的介绍让我印象极深,它兼具生活史和城市发展史价值。庚子之役后洋井引入,主人计桶取资,所入颇丰。后来经商部在工艺局设置凿井专科,聘日本人为工程师凿井。山东人操此业者众多,后来发展至借端要挟、市民多为所窘者,人称水阀,与粪阀鼎足。以今天就是扫黑除恶的对象了。后来官厅严加取缔。晚一点,农工商部取法欧西,设立自来水公司,派周学熙为督办。周学熙是近代实业家,父亲曾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这位为清政府督办自来水公司的周学熙,后来入袁世凯幕僚,成为北洋政府财政总长,成为著名的开滦煤矿的创始人。自来水公司最早在东直门外建立水塔、吸水机,后来在城内街巷埋设水管,供市民之用。民国后,市政当局对卫生更为注意,自来水须逐日化验,确保洁净,城内饮水较为便利。但该公司“经营不善,取价稍昂”,到成书的时候,自来水还没有普及全市。这一节对饮水的介绍十分详细,今天的旅行指南很少如此。只看指南的实用资料实质,本书本不具有文化的意义。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资料因时间催生了价值——为什么凤梨心心念念把它列为阅读书目,可能也有这等用意。资料放在时间线上对照起来看,变得非同一般。不同年代的景点介绍、呈现方式,其中的差别,别有意味。我有几年出差多,每到一个地方就购买一份当地的地图。后来这个习惯停了,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搞研究,为什么要买地图,而且,我在2000年买的地图和2010年买的地图差别极小,为什么还要买呢。这个看法,后来又发生变化——不同地图的变化,其实是空间与人关系变化的凝固。旅行指南在出版后的几年可以做工具书,但时间长了就成了凝固的历史资料,其中的差别可以作为一幅“历史变迁图”看。如果你有热情,可以将历年北京指南的变化之处勾选出来,可以连成一幅历史变迁图,而且这个历史变迁图是自动生成的,是时间自动生成的。
《北平旅行指南》是遭遇降级的迷失北京| 新老东京旅行指南之客舍何处| 写得这么细,就怕你被坑| 散文式旅行和小说式旅行| 那些年,我和孩子们是这样穿越北京城的| 按「梁陈方案」改造这座城| 别把菜单误认为是食物| 无论如何,我感觉到那就是北京了| 我在北京的三个“世界”| 带上这份攻略,想象尘烟中的北平城| 如果,如果北京不再是首都| 电信往事考古:由晚清日本游僧一则北京纪事说开去| 凌晨三点半,我在家乡找一支烟| 一期一会:帝都租房记| 纺织城里的职工是很自豪的| 喝多了,我的北京便烂熟于心了| 不安的佛教徒| “走异路,到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 浓淡稀稠,一起喝豆汁儿的,难找| 如果真穿回北平,记得去“敲一杆”| 时空穿越指南| 北京一半以上的副食供应曾来自这儿| 考导游证的,没一个本地人|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