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摄影 • 题材》野生动物——主旋律之四

篇头语——命篇曰:元元摄影。其中蕴含的意思是:“元元摄影”者,其摄影的主题或素材为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景,平凡之象也,拍摄时不刻意追求新奇特异,不潜心寻求“图不惊人誓不休”。”一心似水惟平好,万事如棋不著高“(戴复古)。
十几年前,我喜欢上摄影后,第一次对野生动物产生兴趣,是在登封三皇寨冬天的一个傍晚。三皇寨冬季的山野,一片寂静,斜阳夕照,山脚下小湖的冰面上泛着金黄色的光,一群绿头野鸭在冰面上追逐、嬉戏、飞腾、盘旋,那场面真的是美得让人发抖。赶紧举起相机(当时的相机是:佳能的5Dmark2,配置标准镜头),但镜头太短了,够不着,只好眼瞅着大好的景色,望鸭兴叹!
第二次面对野生动物,是2012年在三门峡的湿地公园和平陆的三湾,这两处皆是西伯利亚白天鹅冬天的栖息地。每年的11月中旬,天鹅都从北方飞来此地越冬,次年的2月中旬陆续离开。数千只天鹅在三门峡和平陆三湾的黄河湿地里觅食、游弋、嬉戏、飞旋,每年都会吸引成百上千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捧场。当然,也就是天鹅,换了别的什么,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执着的摄影迷了。拍摄天鹅有一种拍不厌的感觉,原因是它变化多端,每秒钟都在不停地变换着姿态、变换着队形,用姿态万千、形态迥异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再加上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千变万化的光线,每年100天,天天拍摄,每天都能够拍出不同的姿态、不同队形,不同组合,不同明暗,不同的动静,不同的虚实,拍出了彩儿来。这次我使用的相机还是佳能的那款,但加了个400mm的镜头,拍摄的效果好多了,但镜头还是短了点儿。
第三次面对野生动物,是2016年在加拿大哈法市的海边和儿子屋后的小湖边,在海边遇到的是海鸥,而在湖边遇到的是松鼠和林鸟。我将哈法海边的海鸥称之为“梦幻海鸥“。构成“梦幻”的条件:一是哈法海滨有一条长长的用一根根圆木打造的码头;二是码头下面有海鸥喜欢的海星:三是不远处几幢高楼大厦的影子倒映在码头前的海面上,在蓝色的水面上勾勒出一幅幅波光嶙峋、涟漪四射、梦幻一般的五色图案。落潮时分,海鸥成群结队飞来这里觅食。它们在这里追逐、嬉戏,搅得海水皱起,浪花飞溅、波纹四溢,而由此形成的水面图案,奇形怪色,变幻无穷。形态各异的海鸥,成了梦幻般图案里的模特,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出各种走秀的姿态,令人眼花缭乱。需要强调的是,我这次使用了佳能1DX相机、24mm-600mm的镜头和高速连拍,将海鸟捕食、追逐、嬉戏、喧闹的瞬间,以及海水五色斑斓的图案,近景远景,全都展现无遗,可谓美仑美奂。对了,湖边的松鼠和林鸟亦很有味道,但由于篇幅的缘故,不再啰嗦了。
然而,最让我难忘的野生动物,还要数2017年西藏之旅中遇到的藏盘羊、藏野驴、藏原羚、藏羚羊、野耗牛、黑颈鹤、金头雁......原因是它们大都生活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羌塘高原”和“无人区”里,实在是太稀有了,着实是太难得一见了,“物以稀为贵”,所以,对它们我打算在这里多费些口舌。
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远远地、好奇地打量着你,看看你们这些个陌生的物种想干什么,随时准备做出反应——逃之夭夭。在西藏,遇到藏原羚时的情形是这样,遇到藏野驴时的情形也是这样,其后遇到藏羚羊和野耗牛时,情形亦都一样。这一双双黑溜溜警惕的大眼睛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而这种好奇和警惕的本能,实际上就是一种“野性之美”。
本次入藏的旅途中,在遇到绵羊、耗牛、马匹等家畜时,它们基本上对我们都是视而不见,好像我们是多么不屑一顾似的,只顾低头啃草,那管他人觊觎。这大概就是家畜的德行吧。在它们眼里,我们既不陌生,也无威胁。它们看我们顺眼,我们看它们温顺。所以,虽然近在咫尺,大家相安无事。
藏野驴则不然。在它们眼里,我们是陌生的物种,是一群不速之客,所以,保持距离,是野性的第一美;然后是保持警惕,再后吗,就是随时准备逃之夭夭。在羌塘高原,藏野驴是我见到次数最多,也是数量最多的野生动物,但它们从来都是在距离我们30-50米开外的地方,然后紧紧地盯着我们,只要我们当中有人试图做出接近的动作,它们就开始奔跑,跑一阵,感觉安全了,停下来继续盯着,直到我们离开,否则是不会低头吃草的。这就是“野性”。
如果换成野耗牛,那么,该警惕和紧张的就换成我们这些个不速之客了,因为这时,紧紧地盯着它们,随时准备逃跑的就变成我们了。据说,野耗牛的攻击性很强,即便是坐在车里都不是很安全(它会将车顶翻),所以,遇到野耗牛,我们需要做的是,离它们远远的,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儿,赶紧拔腿,逃之夭夭。
“野性”里包含有一种双方相互提防的刺激感。失去了这种刺激感,也就没有了美感。
结尾语:
野生动物这一摄影题材,既刺激,又诱人,如果遇到机会,天天拍,时时拍,分分秒秒地拍,怎么都拍不厌。需要注意的:一是要有好的摄影装备,最好是有600mm以上的远摄镜头和高速连拍装置;二是要有耐心,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

元元摄影-011:野生动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