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摄影 • 艺术》——序言
按图索骥:摄影艺术,简言之,即让所拍摄的照片在取景、构图、布光、用色和利用阴影上,均沾点艺术气息,带些艺术美感,从而看上去更有味道,更耐回味儿。以上图为例:取景:福建霞浦滩涂大景,景物选择:海水、滩涂、赶海女构图:采用了“曲线图形”和“九宫格”,尤其是挑担的“赶海女”处于“九宫格”右上方内角的位置上,将此唯一的动感人物放在画面其他任何地方都会显得不合适,不信您来试试。布光:黄金时刻,面对太阳,逆向布光,取滩涂及人物的剪影。用色:主色调为金黄色与黑色,海水里微微地泛着紫色和浅绿色。摄影应该是大众的艺术。学习和掌握摄影艺术知识,一方面是为了拍摄好看的照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欣赏自己或别人所拍摄的照片。比如,从光线的角度,掌握和运用“三点布光”(顺光、逆光、侧光)的用光技术;从色彩的角度,学习和使用“色轮”(相邻色、对比色、互补色)的用色技巧;从构图的角度,学会和采用“黄金分割”与“九宫格”等的布局技法......有了这些摄影艺术知识打基础,平日里常见的“眼前景”会变得丰富许多;平日里不常见的“瞬间景”会被频频抓拍;平日里脑子里积累的“意中景”会与所拍摄的画面融合,再来点儿即景抒怀和寄情于景,不定什么时候,也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一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拍摄出值得细细品鉴和久久回味的大片。摄影,在我眼里,与赋诗作画、阅读品评、舞文弄墨一样,都能够陶冶性情,淬炼修为。小时候看到别人画画,很羡慕,想学,一是没有经济条件,二是没有人指点,所以想也是白想。自从拿起相机,喜欢上摄影后,儿时画画的情结似乎又被勾了回来,不过用的不是画笔和手,而是相机和眼睛。在水中拍摄一幅倒影,看着像幅油画,便珍藏起来,并以“××油画”为名贴在网上与摄友共享。惹得某个摄友十分得不高兴,发嘎说:“绿乎乎地一团,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哈哈,其实,那就是我心目中的“油画”。喜欢上摄影后,我发现摄影与绘画有许多共同之处。唐代诗人及画家王维在其《画学秘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寥寥数语,既为绘画之理,亦是摄影之道,所谓:“顺其自然,功在造化,真积力久,潜心好学,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初唐诗人卢照邻也就是在暮春时节到郊田之外去散步,看见了树上挂罥的蛛网,花丛飞舞的蝴蝶,水边轻摇的竹子,竹下乱摆的花朵。蛛网、蝴蝶、竹子、花朵,这些个春天田野里的寻常景物,到了诗人笔下,就变得景中有情,言外有意,意韵浓洌,妙趣横生了。好诗,读来朗朗爽爽,品来回味无穷。无怪乎,吴乔在《围炉诗画》中说:“意思,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摄影也是一样,景物人像,素材也。摄技,则炊而为饭;摄艺,则酿而为酒。同样的景物人像,不同的取材手法,不同的构图角度,不同的布光方式,不同的用色技巧,其结果肯定不同,而结果不同,美感亦不同。拍摄时,如果能够寄情于景,寓意于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画面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尺牍之间,泼洒山水之情,如此这般,所拍就的图片肯定会十分吸引人。掌握摄影艺术,让所拍摄的画面展示出,道与文、情与采、真与奇、华与实、情与志、风与骨、隐与秀,岂不是摄影人孜孜不倦追求的意境么?“五一节”假日期间,不少人都出去挤油加油去了,我自己呆在家里,悠哉悠哉,整理点儿以前的摄影和现时的感想,命篇曰《元元摄影 · 艺术》——序言,在这里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