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德经·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为学日益,
苏辙:不知道而务学,闻见日多,而无以一之,未免为学者也。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原成:为学者日益。
原成:学,教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按兑命,上学字谓敎,言敎人乃益己之学半。敎人谓之学者,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敎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
为学者,以主观意志改造社会为能事者也。弗学者,犹“行不言之教”者也。益者,行为过度也,所谓“益生曰祥”者也。主观意志膨胀者,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凡物以好恶之心为准绳。
为道日损。
苏辙:苟一日知道,顾视万物,无一非妄,去妄以求复性,而性实无几。孔子谓子贡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原成:闻道者日损。
原成:闻,问也。思想上接受“道”的约束,所谓居无为之事也。行为上不以外力胁迫干预自然与社会,所谓行不言之教也。损者,行为内收敛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苏辙:去妄以求复性,可谓损矣。而去妄之心犹存,及其兼忘此心,纯性而无余,然后无所不为,而不失于无为矣。
原成: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也。
原成:“无为而无不为”疑衍文。若非,则应写作“无为而无以为”。乃合老子本意。
闻道者以“不言”来内敛“主观意志”,以达到抑制好恶之心的目的。若此,则行不言之教矣。损之者,内敛主观意志。又损者,抑制好恶之心。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苏辙:人皆有欲取天下之心,故造事而求之,心见于外,而物恶之,故终不可得。圣人无为,故无事,其心见于外,而物安之,虽不取天下,而天下归之矣。
原成: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原成:取天下者,改造世界之谓也。无事者,闻道者也。有事者,为学者也。凡物以好恶之心审之,则必生爱恨之情。爱恨之情生,不足以取天下矣!谨记“益生曰祥”,则爱恨之情平矣!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