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为何不劝阻?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称帝后一日在朝堂上下诏曰:“朕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如今二弟关羽被孙权所害,我必要给关羽报仇雪恨。”说罢,赵云站出来劝阻,刘备不听,继续下令练兵准备亲征。
朝中很多官员都去找诸葛亮,让诸葛亮带头再去劝谏,诸葛亮于是带着百官前去苦谏刘备,刘备稍微犹豫了。这时候张飞来添油加醋了,坚持请大哥出兵为二哥关羽报仇。第二天,从事祭酒秦宓又劝谏,刘备气死了,把劝谏表扔在地上,说:“朕意已决,无须再劝。”
历史的真相和《三国演义》还是有区别的,历史上诸葛亮是没有劝谏的。而赵云、秦宓两人确实是劝谏了的。对于夷陵之战,诸葛亮只是在事后感叹道:“如果法正还在世,一定能劝阻刘备,使他不进兵东吴,即使进兵东吴,也不会遭到如此惨败!”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劝谏呢?
原因只能猜测,其一,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本身是没有错的,他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夺回荆州战略要地,而且双方的兵力蜀军是略占优的,这场战争的胜负是难料的,诸葛亮也摸不准输赢。
其二,赵云和秦宓两人的谏言基本已经包括了诸葛亮的想法意见,赵云地位也够高了,秦宓又是益州学士,他们的话都不听,诸葛亮又何必自讨没趣呢?
其三,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如果他站出来说不同意刘备东征,那么朝中会更混乱,军心会更浮动,反而对蜀军不利。
其四,诸葛亮从出山以来,都是秉着东和孙权的原则,而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东吴也位高权重,诸葛亮的劝谏可能会落人口舌。
另一方面,在偷袭荆州、斩杀关羽后,孙权闻刘备将来讨伐,遣使求和,遭到刘备的拒绝。
紧接着,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哪知道诸葛瑾的这封信,更加激怒了刘备。在此背景下,诸葛亮因为和诸葛瑾是兄弟关系,出于避嫌的考虑,就更不应该劝阻刘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