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是一种 专业的能力和素养

审美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包含很多方面,也涉及很多层次、门类和领域,比如有文学上的审美,有艺术上的审美等,文学上的审美又可分为古典文学上的审美、现代文学上的审美等,艺术上的审美也可分为传统艺术上的审美、现代艺术上的审美等。当然,如果再细分的话,还可分出更多的审美单元与内容,而且面对不同的审美对象,审美的视角、标准等也都各不相同。所以探讨有关审美的话题,一定不能泛泛而谈。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这么细分呢?首先是事物与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学科分工不断细化、深化的结果。其次笔者发现,现实中很多文化程度颇高的人,或者说具有一定知识,在文学上也有着一定修养的人,对艺术方面尤其牵扯到对艺术本体的认识与评价时,却知之甚少,分不清到底什么是高级的艺术,什么是低俗的艺术,什么是专业的艺术,什么是江湖的杂耍,只会在美学的某些常识层面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却难以触及到艺术创作的本体部分,难以展开较为深刻的、具体的、富有针对性的阐释和论述。换句话说,即便知识储备再足、文化修养再高,倘若没有经过相对专业的艺术审美方面的影响和训练,可能依然是个美盲、艺盲。

另外笔者也一直认为,有了知识不等于有了审美,有了文化也不等于有了审美,知识和文化本身并不会自动生变成审美力。何况文学上的审美与艺术上的审美,本身也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和概念,虽然彼此之间会有密不可分的交集,但也绝不能简单划上等号。不是说一个人有了知识、有了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没那么简单。也就是讲,艺术审美其实是一种相对专业的能力和素养。既然属于专业范畴,毋庸置疑这中间就存在必要的培育、转化环节,比如需要我们主动对所要了解的艺术门类进行相关的学习、参悟,甚至反复体验、实践,还需要依靠专业人士的点播、周围良好环境的熏染等,方能得以更好实现,否则,恐怕知识依旧是知识,文化依旧是文化,都与审美力尤其是艺术上的审美力产生不了多少实际的关联和反应。

更何况在整个艺术界特别是书画界普遍存在轻文重墨、文墨分离,以及新思潮、新理念等不断涌现的当下,即便是艺术家群体自身,传统派与现代派、架上绘画与观念艺术等,对彼此领域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认知盲区和审美偏见。很多传统一路的艺术家根本不具备现当代艺术审美思维,而很多现当代艺术家也根本不具备传统美学底蕴,就更别说林林总总、高高低低的个体化审美能力差异问题了。

其实不只艺术界如此,文学界也是。很多搞古典文学的看不上搞现代文学的,搞现代文学的又看不上搞当代文学的,而且彼此之间也大都不具备跨学科、跨领域融会贯通的审美创造与感知能力,以致于搞现当代文学的不会写,也不懂得如何欣赏古体诗文,搞古典文学的不会写,亦不懂得如何欣赏现当代文学创作,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既是现象又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即不同门类、不同领域的审美,需要相应的、专业的审美素养才能保证其完成。但可悲的是,一些人却总是意识不到这一点,总是自以为是,自认为掌握了审美要义,通晓了审美规律及内涵,其实不过是一家之言、管窥之见,自欺欺人罢了。

因此无论是文学上的审美,还是艺术上的审美等,都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绝不能敷衍对待,因为它涉及方方面面,也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肯定地讲,没有正确的、高级的审美观、审美能力,看问题、做事情就会无趣很多,甚至会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譬如,很多地方在文物修复过程中就因此出现了纰漏,把原本沧桑庄严的千年佛像修缮成了“小鲜肉”,造成了文物的严重损害。再譬如,在城市设计规划过程中也因此闹出了笑话,为图省事,有关部门把原本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的街道招牌简单粗暴地整改成了统一黑底白字“殡葬式”“灵堂式”的装饰风格,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美学应有的品味,拉低了大众审美应有的水平。难怪会有专家、学者及网友不断呼吁并提出“美盲比文盲更可怕”“管理并不可怕,低级审美才最可怕”等的观点。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审美问题,既要切实加强美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落实,又要尊重它的专业性,使其从根本上得以更好地改善和提升。不能只图所谓的管理方便,或者一味追求所谓的实用主义而导致社会审美能力的逐渐麻木、退化,甚至丧失。相反,要在我们曾经有过的、璀璨的历史文艺审美基础之上,结合健康的时代风貌,创造并彰显出更高水准的当代审美特色与格调,唯有如此,才会不负时代的发展,不负文明的进步,才会跟得上大众日益增长的审美意识,才会满足大家过上美好精神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而作为一名专业的文艺家、评论家,也一定要对此具有高度的思想认识、深厚的人文情怀,不仅要积极投身到大众美育的普及中去,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会做出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还要对一切肆意践踏和伤害美的行为,敢于指出,勇于纠正,真正体现出新时代一个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为艺术评论家 王进玉)

(0)

相关推荐

  • 拙谈文学鉴赏

    肖旭 自从有文学创作之日起,就伴生了读者接受问题.以我国传统的说法,这便是文学鉴赏.随着文学创作的日趋丰富与复杂,文学鉴赏活动也相应地不断发展,这也促使人们对鉴赏规律加以探索和总结.这种鉴赏规律的科学 ...

  • 艺术来源

    艺术来源于现实,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了自然界,但它又超越了自然界本身所表现的.以绘画为例,很多艺术创作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它有我们作为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这里边是包含着情感的,某一时间人们认为肥硕的马 ...

  • 美术学专业(艺术金融方向:山东财经大学)

    学科门类:艺术学             专业代码:130401 艺术金融是我校在美术学专业之下开创的特色专业方向,培养具备一定审美文化素养,既懂艺术品行业的运作规律及艺术品的鉴赏,又懂金融学的相关知 ...

  • 浅议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若没有一定的实用技能,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来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消化- ...

  • 音乐课程总目标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事 ...

  • 狂野,艺术审美的一种品格

    艺术家简介 张立奎,山东临沂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水墨人物研究生班.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解放军美术创作院艺委会委员,荣宝斋画院张立奎水墨人物画研究工作室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 ...

  • 王进玉:审美是一种需要培育的能力

    毋庸置疑,审美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分先天自带和后天养成两大类.天生的审美力与天生的创造力一样,都是天才的标志,但这类人极少,大多数具有审美能力的人,都是在后天逐渐培育起来的,非先天性的.本文主要谈的 ...

  • 写字是一种生活的能力,但是我们的书法家却企图将它沦为艺术 | 邱志杰 一席第863位讲者

    邱志杰,艺术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及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 我们曾经的书法因为业余而伟大.业余不是书法的劣势,而是它的伟大之处.那样的艺术在20世纪被改造成了一种用来 ...

  • 教师组织力,未来校长需要的一种专业能力

    如果说当前的管理状态主要是校长在策划愿景.规划学校文化.引领学校课程建设.计划学校教育活动的话,那么我以为,在不久的将来,教师对学校管理活动的参与度应该会越来越高,因而,校长很有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 ...

  • 10种职场能力,你都具备吗?戳图,一起学习

    10种职场能力,你都具备吗?戳图,一起学习 光明网13小时前 · 光明网官方账号 [10种职场能力,你都具备吗? 戳图,一起学习] 来源: 天津教育

  • AAAAA洞察力的「力」,是种什么心理能力?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能获得「洞察」的体验.当一个人获得「洞察」体验的时候,会有一种「身体融入知识」的感受,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感受,有了这样的感受,这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有本质 ...

  • 盘点除湿热最快最好的10种专业中成药,十胖九湿

    夏季除湿热最好用的10种中成药,十胖九湿 俗话说十胖九湿,意思是十个胖子九个湿气重,不仅如此,湿气重会影响身体很多机能. 湿热下注,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指的是湿热流注于下焦.湿热下注是因喜食辛辣,肥甘 ...

  • 懂得悦己,是一种高级的能力

    物道君语: 人生最好的活法,是悦己. 快字一边是心,一边是夬,就像一颗心有缺口,不断寻求突破.然而当速度超过一种界限,快会让人心惶惶,慌慌,急急,忙忙,那样的体验并不愉悦快乐. 梁文道在<悦己& ...

  • 高考自愿选专业的四个问题,常见的五种专业建议。

    我们的祖先有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少而不学,老而无识"等经典的谚语.都是强调下身为人后需要学习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