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酒”到底该怎么喝才最“舒服”?其实,老祖宗早就用一个字告诉我们了……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们都知道这是活佛济公的口头禅,但很少有人过问他后面说的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但不过,你是不为戒律和世俗所约束,行事自有一套章法;还是照规矩行事,言行加以约束。总之是要坚定自己的内心,用心灵去感悟,用实际行动去坚持。

不过,今天小编不是想说心灵鸡汤的,是想从“酒”这个字说起。“酒”右边是一个酉,而繁体字的“醫”从酉,说明酒在传统医药中的重要地位。酒为百药之长,任何药都少不了酒。这可能与上古之人穴居、巢居,酒可活血、御寒有关,所以,酒有祛病的功效。尤其阴盛阳病,更是离不开酒的。

自古以来,酒是我国古代医疗上的一种常用药物,上古的巫医们在治病时已经知道借助酒力,使药物取得成效,并从中产生了“医源于酒”的认识。

酒能“通血脉”,“行药势”。《内经》上有:“上古之人,作汤液醪醴。”并指出它们的治疗作用是“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后来,随着医药知识的日益丰富,人们由单纯用酒,发展到制造各种药酒来治疗病了。

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药之长”。对于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在众多的药物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药,另一方面是说,酒可以提高其它药物的效果。

所以,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少量饮之)和麻醉剂(多量用之),古代华佗等在施行外科手术时先给病人服麻醉药物“麻沸散”,其中就离不开酒。一是用酒作溶剂溶解麻醉药,二是利用酒的麻醉作用(醉酒),用酒冲服麻沸散,病人片刻便呼呼“熟睡”了。

古人不仅常用酒来服药,更是将各种中药与酒一起经过浸泡或煎煮制成酒剂,以药之功,借酒之力,既可治疗又可预防疾病。战国时期,医药家已能成功地应用药酒治疗许多疾病。《本草纲目》列举了几十种药酒。

其中有用鸡矢和米酒制成的“鸡矢醴”,和用左角发和美酒制成的“左角发酒”。以单味药或一方中主药的药名作为药酒名称,成为后世药酒命名的重要方法。

《内经》中有着大量关于药酒的论述,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素问·血气形态篇》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素问·玉版论要篇》载:“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之主治,二十一日已;见其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

采用煎煮法和浸渍法制备药酒大致始于汉代。约在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曾有论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

用酒浸渍,一方面可使药材中的一些药用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另一方面,酒行药势,疗效也可提高。

东汉医家张仲景的名著《金匮要略》中,就有多个浸渍法和煎煮法的实例。如“鳖甲煎丸方”,以鳖甲等二十多味药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

还有一例“红蓝花酒方”,也是用酒煎煮药物后供饮用,以治疗妇人腹中刺痛。

酒之所以受到古代医家的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饮酒具有养生保健作用。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厚,讲究饮酒方式便是其特点之一。饮酒方式得当,才会有益于养生;方式不当,“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损躯命”。

元人贾铭在《饮食须知》中说:“凡饮酒宜温不宜热”,又说“饮冷酒成手战”,说明酒在不冷不热时喝才是适宜的。

《吕氏春秋·尽数篇》说:“凡养生,莫若知本……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清代朱彝尊撰写的《食宪鸿秘》提出,“饮酒不宜气粗及速,粗速伤肺。肺为五脏华盖,尤不可伤。且粗速无品”。这是讲饮酒应慢,不可速饮豪饮。

《养生要集》中有这样一段话:“酒能益人,亦能损人。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可见饮酒需适度,无太过,亦无不及。太过损伤身体,不及等于无饮,起不到养生作用。

酒在中医治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酒本身是药食两得之品,很多药物因酒制而直达病所,提高疗效,药酒更是病人乐于接受的一种治疗形式。我们应积极发掘、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献中的相关内容,更好地继承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