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小伙丁真是实火无疑了,被带火的还有藏族文化,这也太美了

    新氧2020-11-20 00:31:43

    在我们主流的审美视野中,更关注的是商品化的美人,她们自我塑造,成为更为通用的审美话语,更符合当下的审美逻辑。而丁真的出现,更像一种天然去雕饰,他没有想成为任何人,却因此打动了每个人。这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中,缺失的一种美。

    让人想起沈从文《边城》里描写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皮肤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澈如水晶。自然长养他,教育他,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

    所以,今天氧叔想讲讲藏族地域美人,以及曾经不为我们所了解的藏地之美。

    藏族地域美貌特征

    大部分人所了解的西藏,其实只是西藏的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藏分为四个主要地区,青海、四川、云南、甘肃,都有藏族分布。丁真就是属于四川西藏的藏族。

    大家有没有发现,藏族长相不像中亚地区那样有混血感,却很容易被分辨出来。比如氧叔之前写过的中亚地域美人,几乎每个美人脸上都能捕捉到欧罗巴特征,但是藏族美人给人的感觉,就非常东亚。

    藏族美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面部轮廓流畅的同时五官立体又锋利,给人感受还很温柔。比如曲尼次仁和佟丽娅、娜扎相比,都算是面部立体度高,且鼻骨条件优异的类型,但是曲妮次仁却没有娜扎那样强烈的异域感。

    主要就是因为面部大转折块面的纵深,以及眉弓、眼窝深浅类型的差异。中亚地域是蒙古混欧罗巴长相更多一些,而藏族保留更多古汉族基因,可以看到颞部、额骨、颧骨、颧弓过渡都是非常柔和、柔顺的,身材高大,长脸、高鼻梁、鼻骨细,是更加东亚的长相面貌。

    藏族美人未经修饰的时候,皮肤相对较黑、高原红特征明显,所以人们往往不认为藏族出美女。实际上,她们是典型的云端大美人配置,高面型居多,高颅,眼裂大小适中,眼距适中、颌骨较平。

    鼻型是藏族美人最重要的辨识度来源之一,鼻骨狭长锋利,鼻腔宽阔,鼻型偏长,共同构成他们面部的精致和立体感来源。蒲巴甲经常被说跟王力宏长得像,实际上蒲巴甲的鼻部条件要比王力宏更挺拔、精致。

    东亚人中中的古西北类型,也是西藏乃至河西走廊地域,比较常见的类型。古西北长相比较接近大家认知中的兵马俑长相,骨骼偏方正,面部瘦削立体,张艺谋的长相就非常典型,同类型长相在藏族中也可以寻觅。

    这样的架构在女性身上,就会呈现出清秀、古典的长相特征。藏族演员杨秀措就很典型。

    古西北类型是东亚人中占比很高的类型,蒙古地域也有很多。比如氧叔之前分享过内蒙美人,咏梅的架构就跟杨秀措十分接近,只不过咏梅的五官特征更偏北亚飒爽感,而杨秀措的眼眶明显更深。

    眼眶深浅,是判断异域感和眉眼立体程度的一个指标。面部长相的逻辑就是,一个立体的眉骨一定会有优异的眉心三角,配套一个偏深邃的眼窝。藏族美人具备以上条件的同时,还拥有一个非常东亚的轮廓,这就是我们一眼能认出他们,同时有不觉异域感的主要原因。

    汉文化与西藏文化审美差异

    中原文化对美的定义偏向世俗层面,更在意他人评价与视角。而藏族对美的定义更偏向宗教精神层面,善是根本追求。审美也是受宗教艺术影响,也可以说是可以说是来自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中亚以及中原内陆的宗教文化艺术共同铸就了藏族审美。

    孔雀河尽头的冈仁波齐峰,被古代印度人看作印度教法力最广大的湿婆神的居所,是世界的轴心。

    藏族人喜欢色彩丰富且意义非凡的宝石,比如珊瑚、琥珀、绿松石等,它们的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被认为是五尊护佑菩萨的象征。

    色彩冲击力强的同时装饰繁复,从我们见惯了商业社会快时尚的视角看来,会觉得这种风格既不修边幅又神秘,古朴且优雅。

    比如在阿里,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最偏远的地方。阿里普兰地区盛行羔皮袍,而阿里普兰服装最有代表性、最精美、最独特的,是妇女的“孔雀”服饰,银制叶子形成面帘垂于眼前,这一套价值连城,基本上是一个家族共有一套。

    对于他们来说,佩戴这些饰物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游牧民族更倾向把值钱的东西随身携带。

    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Mihaela说:她是我遇到的最优雅的女性,她是有两个孩子的藏族母亲,在她帮我开门之前,她一直在打扫屋子,但却带着珠宝。

    藏北和康巴地区都是以牧民为主,穿着更注重实用性和保暖。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审美差异,往往主要来源于生活方式。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习惯儒家思想的浸润,曾经我们商周时期崇拜鬼神,而后崇拜祖先,而藏族人民崇拜神山与神灵。

    我们会在时尚杂志上看到所谓的藏族风格,以一种被精心包裹伪装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

    即使是杜鹃,面对真正不施粉黛却澄澈的藏族美人,氧叔认为后者更珍贵。

    先入为主的审美评判莫不是一种傲慢

    不同的文明与地域,秉承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差异很大。就像丁真被网友先是捧上神坛,随后又被扒出所谓的中指照,继而又有反转,这个手指在藏族中并没有任何不好的意思。

    人们用围观的心态看待他们,却不曾给予真正的尊重。本质上是只是一种傲慢而已。本质上依然是:我想看到我想看到的。

    氧叔觉得对于每天信息爆炸的我们来说,缺乏的不是学习如何变美,而是如何培养真正的审美格局,与开阔的审美视角。

    那么如何培养审美格局与视角?氧叔觉得第一件事,就是去除我本位思想。何为我本位思想?即面对一件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觉得如何如何,我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办。比如氧叔就看到网友说,觉得丁真最好趁热度出道,可以走李子柒那样的路线,咱们也愿意看这种。也太自我感动了。

    第二点是,面对自己不了解的审美类型,先去除价值评判。不做判断,而是更多先去了解背景,以及这件事形成的原因。比如面对看不懂的艺术作品,先了解作者本人的创作背景,生平,年代等基本信息。面对少数审美,也是如此,她们的衣着服饰长相,自有自己存在的原因,相比起我们微不足道的看法与观点,这样的美,显然是更值得尊敬的存在。

    但遗憾的是她们并没有以这样的身份参与现代世界。在这个非常全新的时代里,人们已经缺失了这样的一种美。

    氧叔之前看过摄影师Mihaela的一系列照片,她拍摄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女孩,没有一个是所谓纯欲绿茶风,或所谓白瘦幼、欧美风类型的女孩,每个人都神态自若,美得笃定。

    这是一位吉尔吉斯女孩。

    尼泊尔女孩。

    亚马逊热带雨林女孩。

    缅甸女孩。

    蒙古乌兰巴托女孩。

    如果我们搜索美女,很快就能得到一系列美貌范式。幼态美,成熟美,浪漫法式美,性感尤物美。却无法得到这样不加雕琢但如此鲜活的美。我们看惯了光鲜亮丽的审美商品,所以被对这些坚定又朴素的美震惊。不被定义的美,恰恰是我们无法定义的那些。让他们自顾自美下去,就是我们最大的尊敬。

    先让小我消失,天地之间自有大美,而后,我们才能见到真正广阔的美与自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