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那一片沃土---写在世界读书日之际
打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家里很穷,全家老少九口人就靠父母微薄的工资度日,即便是几毛钱一本的书,也舍不得花钱去买,毕竟生存才是硬道理。
好在家离图书馆很近,于是,每到周末,我都会泡在那里,选上一本书,一看就是半天。什么《平原枪声》、《敌后武工队》、《苦菜花》、《迎春花》、《红旗谱》等等,只要稍稍好看的小说都未曾挪下。
对书的热爱,对书中精彩片段的描写,对书里主人公的崇敬,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
无论是文革初期没有书的年代(以前的书都被除四旧“扫”进了仓库),还是后来在外面打工的日子里,我都没有改变自己的这种爱好,没有书看,我就看“毛选”,两年的知青生活,几乎将毛选看了几遍,特别是《茅盾论》、《实践论》对自己往后的工作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当兵后,虽然每月津贴只有6元,但也会节省开支,挤出钱来买自己喜欢的书看,再后来,随着收入的增加,每月花在购书方面的开销也在逐年提高,家里的书柜做了一个又一个,夫人曾经为我算了一笔账,说我花在购书上的钱比买穿的要多。
实际上这话一点不假,对衣着打扮,我历来的观点是即穿着得体,但从不赶时髦,但对买书,的确成了我的一种嗜好。
不论是出差,还是到外地旅游,我到了一个地方最先逛的不是商场超市,而是新华书店或购书中心,购书、读书多少年来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因为出自于对书的这种痴迷,到后来我干脆结束了打工生涯,
索性自己开起了书店:一来为爱好看书的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购书环境,二来也为自己看书找到了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虽然做老板的滋味要比当打工仔强。但却也辛苦,加之书店离图书批发市场远隔几百公里,每周都会去省城进书,那种辛苦程度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刚开店那会,我们这里到省城还没有通火车(也没有高速公路),每次进书都是乘坐汽车过去,晚上9点出发,第二天早上5、6点钟到达省城,再坐公交车到图书批发市场。虽然是卧铺车,但我在颠跛的车上很难入睡,差不多每次都是到了车站等车停下来后睡那么1、2个小时,然后就匆匆地赶去书市进书,忙活一天后又将选好的书找搬运送到车上,然后再沿昨天晚上来的路返回去。一直到火车通了才告别了这种最原始的进货模式。
好在自己热爱这份职业,俗话说做自己熟悉的、做自己喜欢的,这两者我都占了,所以累点、辛苦点也觉得没啥。书店开业以来也比较顺利,开张当月就嬴利,连续几年一直领跑当地民营书业,其中的原因自然与自己多年热爱读书所沉淀在那的文化底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的人开书店首先想到的是赚钱,而我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将最好的图书奉献给读者,于是在我的书架上总有很多书是别的书店没有的,也总有很多书与畅销书榜所公布的八九不离十。
前几年因为房租,因为买书、看书的人群越来越少,我在苦苦挣扎了几年后也迫不得已地走上了一众民营书店所走的路---关掉了我经营了10多年的书店。
现在书店虽然关了,但对书的热爱仍然没有让我放弃买书、读书的兴趣,所不同的只是年龄不同,看书的类别不同罢了,以往感兴趣的更多是管理、励志、财经、军事等方面的书籍较多,而现在比较喜欢的则是健康养生、旅游休闲、栽花种草、人物传记等类别的图书。
买书的渠道也由过去的线下图书批发市场转向了网上书城购书,经常光顾的除了中国图书网、孔夫子旧书网以外,有时也会去淘宝网转转,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图书。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京东跟亚马逊里面的书不是挺多的吗,为什么不去那里逛逛?
大家有所不知,但凡开过书店的人你要让他再掏钱去买那种折扣很低的书,首先一个性价比就很难通过。
再说这几个网站除了孔夫子旧书网会有8、9成新书出售外,其他的都是刚从仓库发出的新书,并且都是正版,不仅书好,价格还低。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在淘宝网买的两套《最美中国系列丛书》和《中国最美旅游线路丛书》,从内容到书的质量都称得上是优品,可售价还不到定价的3分之一。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好像淘金者找到金矿般兴奋,会一口气将买到的书翻个遍。
在我的心中,书就像是一片沃土,它陪伴我从小学到初中、从农村到城市,从军营到工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它给我知识、给我智慧、给我力量。每当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我都会从书中吸取营养、找寻答案,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她是我最好的老师,也是我最知心的伙伴,她将伴随我度过余生,而我则永远也不会离开心中的那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