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佛光—从五台山到云冈石窟【9】云冈石窟(上)
7月23日,今天我们要去行程上最后的目的地——云冈石窟。
一路走来,从唐宋看到辽金,这次要回到北魏了,回到五世纪中叶。
在《龙壁》里,提到大同最显赫的时代是成为北魏王朝的都城,北魏是第一个由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在北方建立的中华大地上第一个稳固的政权。
公元1世纪,从远古大鲜卑山的一个洞穴,走出一个部落——拓跋鲜卑氏。他们几度南迁,浴血拼杀,称雄北方,在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不久正式定都平城,史称北魏,开创了中国的南北朝时期。
拓跋鲜卑原来的信仰是杂ト、巫术、多神教崇拜。直到定都平城后,开始接触中原地区的佛教,才逐渐注意佛教。北魏佛教的兴盛,始于平定凉州(北凉)。在灭北凉时,把凉州的高僧、工匠虏掠到平城,它所掠的人ロ,至少在百万以上,使原来很发达的凉州佛教得以东传,北凉佛教的东传造成了北魏佛教的兴盛。北魏成为中原北方的大国,西域各国纷纷遺使,表示友好。这也开通了以龟兹为代表的西域佛教艺术东传的通道。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知道自己是北方少数民族,他觉得佛教是外来宗教,可以用来消除中原百姓的民族意识。拓跋珪一边打天下,一边敬佛,对佛寺中的僧侣都很尊敬,不允许军队骚扰佛寺,还时时注意寻访高僧。建都平城后,马上建造了佛塔、佛殿、讲堂、禅堂,真是用心良苦。道武帝最得意一位叫法果的僧人,请到平城,加封为“道人统”,大概就是北魏佛门的教宗。法果时常在道武帝左右,办事也很合“朕意”。法果把道武帝称为“当今如来”,进行跪拜,打破沙门不拜王者的规矩。在皇帝与沙门握手言欢,合作融洽的北魏,佛教的发展可谓是一马平川。北魏佛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佛教依附于皇权。
但是佛教在北魏也不总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到了太武帝拓跋焘,风向变了。拓跋焘是拓跋珪的孙子,一员战神,12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拓跋焘17岁继位后整顿吏治,励精图治。曾亲率大军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等地,结束了十六国的纷争,终于将北方统一在北魏的旗下。
太武帝本来也是笃信佛教的,后来却成了中国历史上灭佛的四位皇帝之一,而且是第一位。北魏为了缓解鲜卑与汉族的矛盾,实施胡汉分治。为的是求得民族团结,但民族矛盾还是越来越激烈。太武帝任用了很多汉族知识分子,开始迅速地汉化改革。其中有个三朝元老崔浩信奉道教,他利用道士将太武帝从佛门引入道门。太武帝倒向道门,年号改为“太平真君”,开始镇压佛教。要求青壮年沙门还俗,囚禁和杀害高僧。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卢水胡人盖吴在陕北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起义,关中大乱。不久,拓跋焘亲率6万精锐骑兵西征,进入长安。拓跋焘偶然到一个佛寺观看马匹,发现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崔浩趁机劝帝灭佛,于是太武帝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杀尽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这一灭佛活动持续了十四五年,从长安扩展到关中地区,以至整个中国北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常年征战,国库空虚,而除了鲜卑贵族和朝廷高官以外,就是佛寺非常有钱,而且很多人进寺院修行也是为了逃避税赋徭役。这就动了信奉道教的太武帝的奶酪。
当时太子拓跋晃监国,他是虔诚佛教徒,再三劝阻太武帝,但没有效果,他深深地知道父亲暴虐的性格绝不会容忍自己违抗,但执行如此残忍的命令,亲手灭佛,他做不到。正当拓跋晃举棋不定的时候,一个和尚竟然找上门来。
这个人就是昙曜,他来自凉州,随着被鲜卑军队押解僧众们长长的迁徙队伍,来到平城。昙曜把自己整理翻译的佛经推到拓跋晃面前,告知自己以决定以身赴死,光荣殉道,并托付拓跋晃保护这些经卷,也许未来还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也许是昙曜给了拓跋晃勇气,拓跋晃做了一件违背父亲旨意的事情,他把父皇的诏书缓发数日,使昙曜等平城的僧人有足够的时间逃亡到了武周山中。那座山是鲜卑人心目中的神山,没人敢于搜山抓人。很多佛像、经论得到密藏,然而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史称太武法难。
灭佛之后的太武帝后来的日子也不好过,他后悔了,又得了重病,怀疑是佛祖对他的报应。在太监宗爱的煽动下逼死了太子拓跋晃。45岁时被太监宗爱杀死。中国历史上灭佛的四位皇帝都没有得享天年。
(网)
452年,太武帝拓跋焘的长孙拓跋濬继位,是为北魏文成帝,当年就颁发诏敕恢复佛教。
在文成帝恢复佛教的第二年,昙曜应召从中山(河北定县)来到平城,走在大街上遇到文成帝的车队,车队里的马咬住昙曜的袈裟不放,文成帝知道是昙曜后,认为是天赐高僧,后来让昙曜接任了最高僧官“沙门统”。
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就是想说明白昙曜为什么会想要武周山开凿五个大石窟,雕刻了五尊巨佛。复佛之后,昙曜痛定思痛,他要想一个万全之策,使佛教能够永远流传,那就是要得到当代统治者的支持。于是,他打破常规,让洞窟内的主佛能体现北魏皇帝的容貌,即“令如帝身”。昙曜在谨守佛法东传以来固有的雕刻法度的同时,大胆创新,果然让五个洞窟内的五尊主佛,呈现了北魏建国以来五位皇帝的容貌: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景穆帝(追认)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濬。大佛的身高从13米到15米不等,气势磅礴、法相庄严,手臂或抚于胸前,或自然下垂;双腿或跏趺而坐,或交叉置于莲座,既雕凿出了佛国的神圣与静穆,又体现了拓跋血液里的剽悍与刚毅。
(网)
从此,留下了1600多年前的云冈石窟,展现了雄伟的旷野之美,集合起其他民族古老文明的精华,永远讲着拓跋鲜卑的故事。
我们先去观音堂参观了三龙壁和观音堂,然后来到了中国最棒的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
(网)
2007年我和一帮朋友在回京的途中来到云冈石窟,除了最大的那尊佛像几乎都忘了。从山西回到北京后找出上次的照片,引出一些回忆,发现云冈石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好看了。
云冈石窟的大门很气派,造型也很艺术。
最醒目的是一尊昙曜的塑像,瘦骨嶙峋,耳垂很大。我念着“云曜”,寅笑着纠正:“昙(音坛)曜。”这回记住了。
进门后一条大道,两边是两排石头的大象驮着佛塔,
还要过一条河,再走一段路才看到山壁上一个个石窟。
那天游客不少,很多石窟里面挤满了人,转身都困难,没一会儿,我们几个就谁都看不着谁了。只好顺着人流往西,看完一个洞再去隔壁的洞窟。看完了脑子里已经搅成一锅粥了,昙曜五窟是最早建造的,也比较好分辨,就先从那里开始说吧。
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是现在的第16窟至第20窟。这五个窟都是由石门、石窗保护着的石窟。
第16窟,窟里正中一高13.5米的释迦立像,立于莲花座上。佛脸形瘦长,面容清朗,头上发髻有水波纹,是典型的犍陀罗佛像艺术风格,身上衣服挺严实,胸前还有飘带垂下。有说他的衣服是褒衣博带式样,就是汉化了,也有说是古印度传来的僧衣。至于说雕刻的是北魏哪位皇帝,说法不一,通常认为第十六窟代表的是文成帝拓跋濬。就是恢复敬佛,让昙曜开凿石窟造像的那位。
第十六窟的佛像比较特殊的是明显佛像靠后,贴着石壁。
第十七窟,
说明牌上写着这是弥勒三尊洞,窟里的主佛是菩萨装的交脚弥勒,高15.6米,头戴宝冠,胸佩蛇饰及短璎珞,臂着钏,斜披络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肠长裙,狮子座,具有浓郁的异域情调。西壁立佛面庞浑圆,造型古朴壮美。东壁坐佛双肩齐挺,服饰线条流畅,刀法娴熟。
这尊坐佛有15米多高,两条长腿交叉,被称为“交脚弥勒”,因为头戴宝冠所以说是穿菩萨装的弥勒。也许是弥勒的腿太长了,这个窟的地面下陷了1米。第十七窟窟小像大,有咄咄逼人之势。
这次在云冈石窟看到很多交脚的佛像和菩萨像,这种坐姿来自印度和中亚,是帝王和贵族的尊贵身份象征。魏晋时期古印度的弥勒菩萨造像类型传入中国时,国王的交脚尊贵坐姿也成了有帝王风范的弥勒造型,尤其是皇家石窟。
至于说弥勒身上的首饰,站在洞窟外地面上的我一件都看不出来,风化得挺厉害。
此窟东西两壁各有一尊佛像,东为坐像,西为立像,也非常魁梧,但风格与主像不同。保存得挺好,不像与主佛同时期的雕像,由于有这三尊像,十七窟被称为“弥勒三尊洞。”
窟里的佛像是被文成帝追尊为景穆皇帝的拓跋晃。作为文成帝的父亲,曾经保护过昙曜高僧的皇太子,虽然没有等到登上皇位那天,就被逼死。对于文成帝和昙曜,他都是永志不忘,必须要立像纪念的人。
第十八窟
刚刚走到第十八窟的外面,从石窗和石门里已经看到一尊魁伟的立佛,让人心生敬畏了。
说明牌:“第十八、十九、二十窟为一组,第十九窟是中心窟,开凿世间最早。第十八窟设计严谨,布局完整,北壁主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颊丰圆,鼻梁高挺,浑厚质朴,身披千佛袈裟,两侧分别配置胁侍佛、胁侍菩萨及十大弟子像。左胁佛头顶华盖,面庞浑圆,体魄伟岸。左胁菩萨头戴花冠,秀丽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为西域人特征,或提瓶静立,或拈花微笑,或闭目倾听,或若有所悟,或喜从心生,鬼斧神工,令人叹绝。”
洞窟里非常高阔、宽敞,主尊佛像是一大立像,高15.5 公尺。神情庄严,目光睿智,身披世上独一无二的千佛袈裟,安详沉静地站在那里。
主佛两侧雕有胁侍菩萨,一个风化得很厉害,另一个比较完好,尤其是头部,脸盘丰满秀美,高鼻长目,头戴宝冠,花冠由莲花、忍冬、联珠纹组合而成,中间还有个小坐佛,精美繁复。花冠下露出的头发,一绺绺好似花瓣排列。耳垂戴着漂亮的耳环。表情温柔可爱,是云冈菩萨造像中的极品。
洞窟东西两壁各雕一个胁侍佛。胁侍立佛高9.5米,头顶上方均罩华盖,袈裟轻薄贴体,赤脚踩在莲座上,与主佛共同构成三世佛格局。
在佛陀的侧后的墙上,胁侍菩萨头顶上方,基本都刻满了雕像。主佛左右各雕有五个弟子像,合为释迎牟尼的十大弟子。左侧的雕像保存的比右侧的好多了,这边五个弟子的脸,胡汉间隔,相貌各异,惟妙惟肖,笑容可掬,仿佛对佛陀的教诲已经心领神会。
非常精彩的是迦叶的头像从佛陀身后破壁而出,仅有脖子和脑袋探出来,如挣脱苦海似的喜悦陶醉,深目高鼻,完全是有点夸张的欧洲人的脸。这张脸是中国石窟自弟子造像中最有代表性的佳作。
还有一处细节也很精彩,就是在高度10米以上的地方,佛陀左手握着袈裟,在袈裟缝隙里居然雕刻了图像,佛身披通肩袈裟而立,有一人匍伏在地,一缕长发铺布于佛足下。雕的是“儒童本生”故事图,是说儒童遇到如来佛走过来,见地上有淤泥,他又将自己的长发披散在地,让佛足踩过去。因此他得到了佛的授记——预言儒童未来可以成佛。为什么要在这不被人看到的地方雕这个图,也许是工匠的秘密,他希冀通过开凿石窟的功德,能够获得佛的授记。
(网)
十八窟的布局主题突出、层次有序、雕刻精美。这一窟是昙耀五窟中最豪华、最讲究的一窟。成为“立三佛洞”。
一般以为主佛是北魏第三任皇帝──太武帝拓跋焘的造像。
第十九窟
非常不巧,第十九窟正在做数字化工程的现场数据采集,这段时间不开放了。
发小转给我几张她翻拍工地上的照片,就着这几张照片,我把网上的资料简单说几句吧。
说明牌“宝生佛洞(第十九窟)公元460-470年。主佛像结跏跌坐,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佛。佛像耳轮齐肩,下颚崩毁,举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南壁罗睺罗因缘是云岗最早的佛教故事图像。窟外东西各开一耳洞,内一倚坐佛像。这种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既有变化,又显庄严,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创举。西耳洞佛像,耳廓宽大垂肩,体魄挺拔劲健。前壁原有拱门与明窗,约与第20窟前壁同时坍塌。 ”
第十九窟窟是当时开凿最早的一个窟,第二十窟是紧随其后的第二个窟,两个窟造像形制大致差不多,雕凿艺术是完全北凉佛教凿窟技艺,基本沿袭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和秣菟罗艺术风格,改变的是犍陀罗艺术佛头,面相不那么印度,圆脸,细眉长目,眉间有白毫,鼻梁方直,口唇棱角分明,上唇有髭,口角上扬。衣服不像秣菟罗那么贴体,增加了花饰及衣服褶皱,耳朵夸张到垂肩。
第十九窟的佛像气势雄伟,最大特点是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
第十九窟的主佛是太宗明元帝拓跋嗣,是北魏第二个皇帝,文治武功也很了得。
第二十窟
说明牌“第二十窟(白佛爷洞)公元460-470年。窟前立壁与窟顶早年崩塌,辽时建有木构窟檐,后毁于兵火,形成露天造像。主佛高13.7米,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有八字髭,手结禅定印,质地厚重的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大佛挺拔健硕的身躯,气势雄浑的神情,突出表现了鲜卑游牧民族的强大,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与象征,也是中国早期佛教雕刻艺术的空前杰作。大佛两侧各一立佛与胁侍菩萨,西像惜毁。”
第二十窟最好看,首先因为没有挡头了,佛国的石门、石窗在辽代坍塌了。一尊巨佛坦坦荡荡地在光天化日下坐着,佛陀雄浑的气派直击信众的膝盖,佛陀深邃的眼睛直视信众的眼睛,安详善良。宽厚的双肩托起下垂的双耳,那衣纹凸起的袈裟,袒露出右肩,披在佛陀挺拔健硕的身躯上,浮现犍陀罗的风格。佛虽然坐着却显得分外高大,让信众遐想当佛站立时直达云天的魁伟。这尊造型雄伟,气概不凡的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昙曜把他心中对佛陀的崇敬和帝王的威严权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露天大佛背光外缘西壁的飞天是云冈石窟最有代表性的飞天。飞天虽然有点残破,还是被称之为“菩萨形飞天”。飞天头戴花冠,颈佩珠环,通体长裙飘逸,手捧鲜花。她身段微屈,已然凌空,但姿态却是那样端庄沉稳,一副虔敬的神态面向佛头,比一般的飞天要更加动人。
这张老照片是1955年宿白先生(前排左五)和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52级学生在云冈实习拍的,可以看到那时候的第二十窟里的佛像远没有我们看到完整,之后的几十年文保人员的辛勤劳动,我们才能欣赏到这座佛像艺术中的精品。
(网)
这尊佛像推测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形象雕刻的。
昙曜五窟的这五尊佛像保留了很多印度佛教的风格,当时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开凿昙曜五窟的工匠,大多来自西部凉州。昙曜五窟则因地制宜,形成了平面呈马蹄形的大像窟。窟顶是穹隆形的,洞窟小佛像大,像印度只容一个人修行的草庐式洞窟。佛像穿着的都是印度犍陀罗风格的袒露右肩的袈裟或通肩袈裟,菩萨光着上身,带着首饰,下身穿着羊肠裙子,很像印度贵族的打扮。佛的细眉长目,深眼窝,高鼻梁,嘴唇略厚,都明显受了印度佛教的影响。虽然北魏工匠在创作云冈石窟时,对于犍陀罗及秫陀罗风格的掌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他们熟练应用两种风格的雕刻手法,同时加上凉州造像模式,刻画主尊造像的袈裟,不像印度的完全裸肩的右袒式袈裟,平城不是印度,气候凉多了。他们给云冈石窟佛像的披上的袈裟,用袈裟边缘遮盖住后背及右肩,让佛像身体裸露得少一些,太暖心了。
以凉州匠师为首的北魏工匠们在昙曜和尚的主持下,创造性地融合了印度和西域造像的艺术精华,在平城武州山麓雕凿出惊世骇俗的昙曜五窟。北魏豪气万丈的气魄开启了中国佛教造像的云冈时代,表现了鲜卑这一北方新兴民族的内在精神。
(网)
在大佛前一定要合个影,请佛祖保佑我们安康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