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求而不得

最近看了两部电影,都与“遗憾”有关。

第一部是《你好,之华》。

这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有人慌张地见面,有人简单地告别。姐姐袁之南离世的那个清晨,只匆匆留下一封信和一张同学会邀请函。 
  妹妹之华代替姐姐参加同学会,却意外遇见年少时的倾慕对象尹川。往日的记忆在苏醒,但再次相见,已物是人非。

——豆瓣电影

之华喜欢尹川,尹川喜欢之南,之南嫁给了别人。

之华青涩的初恋,在刚萌芽之时就被拒绝。

尹川念念不忘了一生,写出的唯一一本书叫做《之南》。

之南过得不幸福,最终自杀。

刚看完电影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不叫做《你好,之南》,因为年少时的之南是众星捧月的美好少女形象,而多年之后整个故事的展开都是追寻着“之南为什么要自杀?”和“之南自杀之后,每个人的日子要怎么过?”。

可是回想起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自然而然想起来的,却是平凡的之华。

少女时候,怯生生的之华。对于自己喜欢的男生,总是给他带好吃的糖水罐头,想要和他成为亲密的朋友,偷偷扣下了他写给姐姐的情书,被发现之后窘迫无比,连忙把情书都交给姐姐之后,也终于鼓起勇气递出了自己的情书。

被拒绝后的之华,连流眼泪都是怯生生的,眼睛垂着,嘴唇打着颤,哭也哭不大声,小心翼翼地怕吓着谁似的。

成年之后的之华,也并没有勇敢多少。在尹川来家里找她的时候,关着门翻箱倒柜地找口红。不敢当面承认自己其实不是之南,只敢在信里旁敲侧击地问:“你还记得我的妹妹,之华吗?她不怎么起眼,如果你忘记了,那也很正常。”

这样的怯生生,太容易叫人共情了。

我们都有过这样怯生生的时刻,望着某个人,想着TA怎么这么好呢,我怎么不够好呢。

大多数的时候,在一段感情里,总有一个“高攀者”,和一个“屈就者”。

拦在中间那条线可能有各种理由,有的更世俗些,家里穷一些的那个算是高攀了,学历低一些的那个算是高攀了,长得丑一些的那个算是高攀了。

有的更无奈些,投入得少一点的那个算是屈就了,在意得少一点的那个算是屈就了,爱得少一点的那个算是屈就了。

“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这往往是屈就者的陈述,真对不起,伤了你的心,请你忘了我吧。

“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无关。”

这往往是高攀者的陈述,走到分开这一步,若你忘了我,我该多伤心啊。

所以“高攀者”往往是更难走出遗憾的那一方。

没走出来的之南,尹川,他们最美好的时间永远地留在了毕业典礼上,之南温柔的声音响起的那一刻,“如果你要问我的梦想,我说不出来。但这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说明我们的未来还有各种可能。”

那些未来却堵在了死胡同里。

而走出来的之华,终于在多年之后,面对自己年少时喜欢的男孩,可以微笑着与他握手告别。回家看到自己爱吃醋的老公,用幼稚的一次性杯子串着棉线给她“打电话”,讨饶说:对不起老婆,我错了,明天我给你买新的苹果手机。

生活是平淡的,可谁又能说,平淡本身,不是一种幸运呢?

第二部是《廊桥遗梦》。

弗朗西斯卡去世了,留下的遗嘱要求孩子们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罗斯曼桥。困惑的孩子们翻看母亲的遗物,揭开了母亲生前的一段动人感情。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主妇弗朗西斯卡送走了丈夫和孩子们,独自做着家务。摄影师罗伯特·金凯误打误撞来到这里,向她打听罗斯曼桥的所在。她平静的心起了波澜,于是带他来到桥头。当天的工作结束后,他送她一把野花致谢,并接受她的邀请,与她共进晚餐。第二天凌晨他走后,恋恋不舍的她回到罗斯曼桥,将一张字条钉在桥头,邀请他再次共进晚餐。他再次接受了邀请。两人在罗斯曼桥相会,爱情的火焰在两人心中熊熊燃烧。他请求她随他一起远走,但她割舍不下现有的家人和世俗的幸福。他黯然离开。 十多年后,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去世。又过三年,她收到了罗伯特的死讯。他把大部分的东西留给了她,并要求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罗斯曼桥。

——豆瓣电影

四天的相爱,换来了一生的回忆。

男女主角的最后一次见面,让我流了不少眼泪。

电影里安排的冲突更为强烈,在一场倾盆大雨中,女主角坐在副驾驶座上,男主角在街上淋着雨眼巴巴地望着她,一句话都没有说,可是每一个细胞都在无声地呐喊着:“跟我走吧!跟我一起走吧!”

女主角用尽全力才能阻止自己,没有下车,握着车门把手的指节太过用力,而微微发白。

而书里的设定则更为遗憾,她看到了他,而他没有。

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交叉路口的红灯前,他的车右转了,而她的车等在了直行的红灯前。她转过头看向右侧,只能看到他的背影,然后慢慢模糊,于是只能看到他的车灯,然后又慢慢模糊,最后他完全的消失了。

红灯转绿灯,身后的车不耐烦地按着喇叭催她直行。车子行驶起来的瞬间,她的眼泪夺眶而出,为了曾拥有过却又亲手放走了的爱人。

我对朋友说,“如果我是弗朗西斯卡,我一定会跟他走的。“

哪顾得上我走之后,丈夫和小孩是否会在这保守的小镇中受到众人的闲言碎语而无法自处,而我或许也将因此而内疚终生。

这是我不管不顾的少年心性,相爱就是要努力在一起啊。

但是电影和书里描绘的感觉太过美好,促使我不得不反过来去想,相爱一定要在一起吗?没有在一起的遗憾,是不是也是一种美呢?

且不说在一起之后的鸡毛蒜皮是否会磨平我们热烈的爱,如果没有分开,我不知道自己原来可以挂念你这么久。

我把我们之间的所有写进了日记里,每一年我生日的那一天,我都允许我自己读一读这几本日记,就好像和你在一起一样。事实上我记得和你在一起的每一个细节,它们好像织成了一张绵延的、温厚的毛毯,无时无刻不将我庇护。

你是我最大的遗憾,你也是我最大的力量。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本小说,类似青春疼痛爱情系列。书名和故事梗概我全记不得了,只记得女主角的初恋叫做萧山,在她的眼里这是个永远美好的少年,但两人最终分手了。

在她长大,遇到各种惨事的时候,她都会默默念着,如果萧山知道,如果萧山知道。

萧山是她幻想中的英雄,如果萧山知道,他一定舍不得我如此难过,如果萧山知道,他一定会来陪我,如果萧山知道。

有一天我们会明白,萧山不会知道,萧山也不会来。

那一刻我们明白,世事岂能皆有成全,那些把我们钉在原地的遗憾,终于成为了我们能够怀抱着前行的遗憾。

(0)

相关推荐